花边饺子3教学过程.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553099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边饺子3教学过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花边饺子3教学过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花边饺子3教学过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花边饺子3教学过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花边饺子3教学过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花边饺子3教学过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边饺子3教学过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课花边饺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的一篇名作。花边饺子围绕“妈妈”和“我”两代人包花边饺子展开故事,让我们感到时代在变,但深沉的亲情永远不会变。文章以朴素平和的文笔,娓娓倾诉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亲情。设计理念: 深入挖掘教材,合理分解教材,资源重组教材,通过教师、学生、文本、媒体四者之间的相互呼应,多元互动,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母亲之间深沉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3学习作者前后呼应,托物寄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2、、难点 :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师:(出示饺子图片)看,这是什么?同学们,在中国的民俗中,饺子象征着幸福、团圆和喜庆,逢年过节,餐桌必备,人们更是常说,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可以说我们中国人对饺子情有独钟,今天这节语文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品味著名作家肖复兴笔下的-花边饺子。(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梳理,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篇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围绕花边饺子讲述了哪些事?(课件出示自读要求)(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席间巡视)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能来说说课文中哪些字音容易读错,或者哪个句子

3、很难读?(生说出难读的字,难读的句子)师:请同学们回想刚才的问题-课文围绕花边饺子讲述了哪些事?(设想-生:这篇课文讲述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讲小时候,妈妈给我们包花边饺子;第二件事讲长大后,我给妈妈包花边饺子。)师:除了这两件事,大家再看看课文的1-2自然段,想想课文中还写了什么?(设想:生1:写了妈妈一生最爱吃饺子。)师:谁能来补充?(设想:生2:还写了妈妈爱一个人和面、调馅、包饺子。)师:那谁能完整地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学生所言板书。(生:课文主要写了妈妈最爱吃花边饺子,也爱包花这饺子,小时候,妈妈给我包花边饺子,长大后我为妈妈包花边饺子)师:两代人包的花边饺子到底什么样呢?文中对其

4、作了具体描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到文中对花边饺子的描述。(课件演示学生所言)师:让我们齐读这句话,读的时候思考这是一个什么句子,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生: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我从中体会到花边饺子非常漂亮。)师:瞧,这就是花边饺子!(课件显示花边饺子)感觉得怎么样?(生:啊特别好看)所以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来说的?(生:文中用的是煞是好看!)师:特别好看我们可以说成煞是好看,那要是特别好吃呢?(生:煞是好吃)师:那要是特别好听呢?(生:煞是好听)同学们可真聪明,学会了这样生动形象地表达,会使我们的习作更上一层楼呢!三、再读静思,自主感悟师:同学们,就是这煞是好看的花边饺子,蕴藏着妈

5、妈和我各耍的一个小花招,大家想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吗?(生齐:想)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找到妈妈和我各自耍的小花招,再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们各自耍小花招的原因。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拿出笔来,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词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批注,完成后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师课件演示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默读思考)师: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很好,有的同学在认真的圈画,有的同学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把自已的感受写在了句段的的旁边,这就是批注(师席间巡视,指导如何批注)四、精读感悟,体会真情师:同学们的习惯非常好,完成了阅读要求就端端正正地坐好了,谁来汇报一下,小时候妈妈和我各自耍的小花招是什么?生(齐读这两个花招)

6、师:通过这两个花招我们得知,妈妈的花边饺子里包的是肉馅,我的花边饺子里包的是糖馅,请同学们注意看,就在此处作者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小时候长大后,肉馅糖馅,回想我们以前学习的文章,作者这样的写法叫做什么?(生:相互照应、前后照应、前后呼应)师:相互照应,相互呼应都可以。在此我们感受到了此处时间呼应,事物呼应,让我们走进花招,更用心地去品味花边饺子,也许在这煞是好看的花边饺子中还有其它的呼应。让我们先看看妈妈要耍小花招的原因是什么呢?(生1:妈妈耍花招的原因是为了我们健康成长,吃肉馅的饺子。师:啊!那我们一家人都吃肉馅的饺子不行吗?(生2:不行,当时爸爸一个月只有几十元,全家人都吃,钱不够!)师:文

7、中用了一个词,把这样的生活状况叫做(生:拮据)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当时作者家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生3:小时候,靠爸爸的每月几十元工资养活一家人,生活拮据,吃饺子只有挨到逢年过节。)(生4:即使不逢年节破天荒包上一回饺子,妈妈也总是要包上两种馅儿:一种素的,一种肉的。)师:大家看看就在这段话当中,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了当时作者的家当时的生活状况?(生:每月几十元工资这个词我能感受他们家生活很艰苦)(还可以从破天荒这个词感受到他家当时的生活状况)师:“破天荒”这个词你找得很准,(追问)你能不能说说“破天荒”是什么意思?(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如学生不理解,可过渡:从同学们紧皱的双眉中,我感觉同

8、学们对这个词有所感受,却又说不太清楚,对吗?)师:破天荒,可以从破天荒的“破”字入手,破就是打破惯例,第一次,头一回,现在吃饺子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在作者小时候吃上饺子的惯例只是逢年过节,平时要能吃上一顿饺子,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就是破天荒。师:就是这段文字当中,还有一个字最能体现当时作者家的生活状况?生:“挨”这个字能体现作者家的生活状况师:“挨”是什么意思,用你自已的话说说生:挨就是好不容易等到、师:我们把这个“挨”字换换行不行,换成盼和等,自已读读生自由读、齐读。师:“到”“盼”都没有“挨”字最能体现当时对于吃饺子的那种苦盼程度,作者用词之准确,平时我们用词也要像这样推敲,这里的挨就可以

9、说是一字千金。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看,妈妈包的花边饺子里仅仅是肉馅吗?你觉得是什么?(生:我觉得是母爱。)师:大家觉得同意吗?师:这是一种浓浓的母爱。(教师板书:母爱)让我们深情地读读妈妈的这个小花招,品味那份浓浓的母爱。同学们,母亲的花边饺子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记忆里,温暖了作者的童年。但你们可曾知晓?文章中的这位妈妈并不是肖复兴的亲生母亲。她是在肖复兴八岁失去亲生妈妈后,来到他们家,肖复兴对她一度是不理不睬,冷眼相待。是她用无微不至的爱融化了肖复兴心中的冰冻。听到这里,老师不知在你心里是如何看待这位妈妈。(生:)师:是啊!人世间的大爱莫过于爱别人的孩子就是这份大爱,使母爱变得更加伟大,更

10、加厚重,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敬意再来深情地读读妈妈的这个小花招,品味那份大爱无疆。让我们一起再读这段话。师:同学们,在这深沉的爱的感召下,作者我也跟妈妈耍起了小花招,大家看看课文,我耍的小花招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生)我想让妈妈感受到什么呢?(生:我也想让妈妈感受到我对妈妈的爱,来回报妈妈对我的爱。)师:当妈妈吃到了我为她包的糖馅饺子时候所说的话和此时表情怎样?在课文中有没有描写让妈妈体会到这份爱的语句。(生:)师:恩,找得非常准确,那也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母亲和我的这段对话。(大屏出示相应语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读的时候,我读其他的话,女同学读妈妈的话,男同学读作者的话。(师生配合

11、朗读对话。)师:同学们,从妈妈的这段话语和妈妈的表情中,我们都能体会到了什么呢?找两名同学来读一读,只读对话内容。(读后学生评价。)师:母亲在感受着儿子为她夹的这个饺子,此时她心情会怎样?生:此时她的心情会很高兴、很兴奋。师:吃的是什么馅的?心里甜吗?心里很甜,表现在她的脸上(抬手指向大屏)生齐:妈妈的眼睛生:眯成了一条缝。师:从妈妈的话语和妈妈的表情当中,我们体会到:妈妈此时感受到了什么?(生:妈妈感受到了作者对她的爱或孝心。)师:非常好,感受到了作者对她的孝心。(教师板书:孝心。)师:同学们,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种花边饺子是妈妈教会我包的。”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师:妈妈给他包的花边饺子是

12、肉馅的,他给妈妈包的花边饺子包的是糖馅的,这花边饺子里包的不单单是糖馅,包的是作者-一片孝心,妈妈的爱已经在作者肖复兴的身上得到了回报。而这种爱的回报是-妈妈教会我的,就在此时,我相信同学们也感受到,作者在此处有另一个相互呼应,那就是(生:爱的呼应。)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师:这就样,在爱的呼应中,著名作家肖复兴跟他的母亲一起生活了三十七个年头,在母亲去世后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课件演示)(师生齐读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师:这写不完的是什么?(轻轻走入学生中间)(生:写不完的是母亲对他的爱、关怀、是妈妈的疲惫、爱是报答不完的。)师:是啊!母亲的爱永远写不完,母亲的爱一

13、辈子也报答不完啊!就在此时,我们不禁想起了唐代大诗人孟郊的那首游子吟(课件配乐演示)师引齐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配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一个人,无论你身在何方,她总放不下对你的牵挂,这个人就是-“母亲”;有一种爱,任你肆意地索取和享用,却从不要你任何的报答,这种爱是-“母爱”。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是否也有很多话想和你的妈妈说呢?你是否也想为你的妈妈写上一首小诗呢?拿起你手中的笔,让你的情感随着笔尖流淌出来吧!你们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借助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将这首小诗补充完整。课件演示 : (学生完成小诗,师在席间巡视指导)师:老师在下面看你们写的小诗,真的很受感动,能不能把你的那份感动,让所有的同学和所有的老师都感受到呢?谁先来读一读你的感受呢?(孩子们,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她)而就在此时,你们愿意用你们的一生去把妈妈报答吗?(生齐:愿意。)师:我们的妈妈此时一定能感受到这份心灵的召唤。师:孩子们,从你们那一首首情真意切的小诗中。我知道你们读懂了母亲,你们更读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就让我们把今天这首小诗,把这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真情,送给我们的母亲,也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