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7548600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案设计课 题时间的脚印(统编版八下21)课时1单 位浙江省德清县第二中学课型新 授时 间2019年4月3日(星期三)主备胡 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确说明对象:岩石变迁;理清文章思路:逻辑顺序。2过程与方法:掌握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品味语言,体会用生动的文字写说明文的写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索地质现象的乐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及合作的习惯。教学重点1整体阅读课文,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2分析课文内容,掌握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学生积累或仿写。4自读课文,培养学生自读课文(之说明文)的方法。教学难点1本文涉及的一些地质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如

2、何化难为易,让学生能通俗了解,简单认识?(探究:从分析语言入手)2本文的逻辑顺序属于(主次、概具、现本、总分)的哪一种?如何引导学生辨别和掌握?(探究:交给学生自主讨论)教学准备学情分析: 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围绕岩石变迁,记录时间这一说明对象,按照恰当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来说明的写法,提高对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初二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并且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等基础上,在认知上,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情感上,对科学探究和地质变迁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和体会。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读法、探究法等自

3、主学习和在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的合作的学习方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电子书包(移动终端)、学生分组教学过程课前 播放歌曲 时间都去哪了一、导入新课,把握表达师:(说时间)时间是什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无预设,学生畅所欲言)(时间是一把杀猪刀。时间是宝贵的。时间是不可捉摸的)师:每位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看法,非常好。科学家高士其说时间是旅行家:(我们齐读一下)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和刚才很多同学一样,高士其也用了比喻的方法来说明时间的特点,这样可以达到什么效果?(生动形象的说明时间的性质。)所以,地质科普工作者陶世龙把这段小诗当做自己开头的

4、引子,有什么好处呢?(引出下文,吸引读者注意,引起读者兴趣,也表明文章的主旨)那么,在没有人类的时候,时间又是怎么被记录下来的呢?让我们在这个引子带领下来学习课文时间的脚印。(教师出示课题)师:大家翻开课本第43页,我们学习新课文,首先要?(生:标段)师:全文一共31段。标好段之后请大家默读(快读)一遍课文,本文共2401个字,建议用时5-6分钟。好,开始。(实际给6分钟)(学生自读)二、基于学情,把握方向师:看完课文,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或发现吗?请写在平板电脑-智通课堂上。(学生活动)(老师展示一下学生的疑问和发现,梳理浏览,解决部分疑问,归纳部分发现。)同学们的问题和发现都很好,我们通过接下

5、来的学习看是否能帮一些同学解决问题和印证一些同学的发现,另外为了帮助一些同学解决地质专业知识的一些困惑,老师特意做了一个时间的脚印的配图。并会把你们全部的疑问和发现最后全部截图都会放在给你们的课件中。在平板电脑-智通课堂。(教师可展示一下。)三 、感知课文,把握内容师: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有一个发现,那就是“岩石”二字教学过程多次出现,共达到了18处,现在请大家帮我求证一下。用笔圈画出来。师:自读,要做圈点勾画。板书。师:那么,这篇说明文的对象是否就是岩石呢?(预设:生:题目是时间的脚印,第五段说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这是疑问句,下面就是解答这个问题的。达不到预设,教师可以引导:文章的

6、题目,开头结尾,尤其是第五段。)师小结:自读,要善于筛选信息,抓住重点。)师:非常好,看来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其实就是指岩石的变化来记录时间。那么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我们跟随时间的脚印,来看看岩石的变化过程吧。(教师解读课文题目)师:大家完成学习辅助单一。(教师念题目:自主或合作完成 “岩石变化过程”的思维导图)。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帮助,共同完成。 师:大家在找寻岩石变化的过程和完成思维导图的同时,还要注意在书的旁白处注明一下一些句子段落的说明方法,也留下你阅读的脚印和痕迹。这也是自读,做点简单的批注。(教师巡视、指导提示,教师选择比较完善的同学助学单拍照,上传至平板-智通课堂)。师:(师生

7、一起对照思维导图)。看某一张学生的思维导图,教师引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1是岩石;2是阳光;3是雨;4是空气;5是风沙;6是石头;7是地面上下生物;8是砂砾、泥土、颗粒、泥沙;9是冰河;10是洪水;11是重压;12是砾岩;13是黑岩。 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生:岩石的变迁形成了一个循环。你们觉得影响岩石变化最厉害的是什么因素(预设,引导)生答(无预设)(学生答到时间则:老师也是这么想的)师:我认为是时间。岩石到岩石的这个过程在时间的作用下,记录了历史,反映了地貌,留下了时间的脚印。教学过程师:从这幅思维导图中,我们能否判断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呢?逻辑顺序。智通课堂:A.先总说后分说 B.从

8、现象到本质C.从主要到次要 D.从概括到具体学生选择,教师从选择统计中挑人,学生说理由。四、品味语言,把握写法师:你们判断的说明方法都有哪些呀? 师:哪个说明方法用的最多?(打比方。)师:为什么作者要用这么多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呢?完成学习辅助单二。(教师念题目:自主赏析文中语言,摘抄一处,并写一条批注,同桌进行交流。)比如:(1.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他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的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2.狂风来了,洪水来了,冰河爬来了排比句,生动的描

9、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描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3.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或被动性,生动有趣。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向书页一样平卧着。用“卧”形容岩石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的说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师:岩石变化历经了几千年几万年,这是一个枯燥的漫长的过程,但文章读起来还是饶有趣味的就是因为用了很多的打比方(比喻、拟人)的说明方法。语言比较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专业为

10、通俗,让我们更好理解知识,这是科普作品的普遍特点,也是同学们今后读到科普作品时可以把握的一个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 自读,还可以有自己的品味与感悟五、课堂小结,把握精神师:虽然语言可以生动幽默,但是科学研究都是严谨的,认真的,需要我们去探索的,正如课文的结尾写到: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所以,在科学地研究发展道路上我们是任重而道远的。需要同学们一起努力。(齐读最后一段)。还有,通过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继续学习了学习自读课文的方法,大家一起念:标段,快读(快速阅读),圈画,筛选(抓住重点),批注(做些批注),感悟(心得)六、布置作业,把握学法师:刚才还有一些同学的疑问还没有解决,老师整理好之后发在平板上,同学们可以合作或借助网络解决这些问题。完成学习辅助单三。好的发现可以摘抄在语文书上。下课。板书设计八下8时间的脚印(陶世龙) 辅助学习单一、自主或合作完成 “岩石变化过程”的思维导图二、自主赏析文中语言,摘抄一处,并写一条批注,同桌进行交流。示例: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第3自然段)批注:以拟人化的手法来打比方,把记录时间的岩石比作一个躺着休憩的人,安静等待着人去发现的特点写出来,生动有趣,也引出了下面写岩石变迁的话题。摘抄: 批注: 三、合作或借助网络,解决平板上同学提出的疑惑和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