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导则.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548360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导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导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导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导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导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导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导则.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一年五月目 录序言11.总则11.1.目的11.2.作用11.3.编制原则11.4.规划范围与期限22.工作阶段与要求22.1.工作阶段22.2.工作要求23.规划内容33.1.交通发展战略33.2.综合交通体系组织33.3.对外交通系统43.4.城市道路系统43.5.公共交通系统53.6.步行与自行车系统53.7.客运枢纽53.8.城市停车系统63.9.货运系统63.10.交通管理与交通信息化63.11.近期规划63.12.规划实施保障措施74.技术要点74.1.现状调研74.2.交通调查84.3.现状分析104.4.需求分析114.5.方案

2、制定134.6.方案评价134.7.强制性内容135.成果要求145.1.成果形式145.2.规划文本145.3.规划说明书155.4.规划图纸165.5.基础资料汇编17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序言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明确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定位及作用,规定了编制的基本要求、主要编制内容、规划成果组成,以及编制管理与审查制度。为了指导各城市做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本导则提出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的目的、原则、主要内容、技术要点及编制程序,并明确了规划成

3、果形式和要求。1. 总则1.1. 目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旨在科学配置交通资源,发展绿色交通,合理安排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统筹城市内外、客货、近远期交通发展,形成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1.2. 作用1.2.1.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1.2.2.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各子系统规划的依据,对外交通、道路、公共交通、步行与自行车交通、交通枢纽、停车、交通管理、交通信息化建设等子系统规划及近期规划应符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1.3. 编制原则1.3.1. 应以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贯彻科学发展观,

4、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1.3.2. 应贯彻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优化交通模式与土地使用的关系,统筹各交通子系统协调发展。1.3.3. 应遵循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在交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判断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合理制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方案。1.3.4. 应统筹兼顾城市规模和发展阶段,结合主要交通问题和发展需求,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规划方案应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实施性,且满足城市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的交通要求。1.4. 规划范围与期限1.4.1.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1.4.2. 城

5、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1.4.3. 城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应考虑城市远景发展要求。2. 工作阶段与要求2.1. 工作阶段2.1.1.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工作过程,一般可划分为现状调研、专题研究、纲要成果、规划成果四个阶段。2.1.2. 纲要成果编制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编制相衔接。2.1.3. 规划成果编制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编制相衔接。2.2. 工作要求2.2.1. 现状调研阶段。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规划资料,听取相关部门规划设想和建议;分析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交通问题;根据规划需要开展相应的交通调查。2.2.2. 专题研究阶段。

6、在现状调研基础上,对影响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专题研究,一般应包括交通发展趋势、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等。2.2.3. 纲要成果阶段。重点评价和分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趋势和需求、交通发展战略和交通资源配置策略,提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框架;确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总体发展目标和交通各子系统规划目标;提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布局原则。2.2.4. 规划成果阶段。确定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政策和保障措施;确定城市交通设施布局方案、控制性规划指标和强制性内容;提出对城市交通各子系统规划的指导性技术要求;提出近期规划的策略与方案。3.

7、规划内容3.1. 交通发展战略3.1.1. 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目标,优化选择交通发展模式,确定交通发展与市域城镇布局、城市土地使用的关系,制定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分区发展目标、交通方式结构,提出交通发展政策和策略。3.1.2. 主要内容:(1)确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2)确定各交通子系统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3)确定城市交通方式结构。(4)确定交通资源分配利用原则和策略。(5)提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政策和措施。3.2. 综合交通体系组织3.2.1. 依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总体发展目标和交通资源配置策略,统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功能组织,提出规划布局原则和要求。3.2

8、.2. 主要内容:(1)研究对外交通系统构成,以及城市内外交通的衔接关系,论证大型对外交通设施选址和布局原则。(2)研究客运交通分布,确定客运交通走廊、客运交通枢纽的功能、等级和规模,提出客运系统总体布局框架。(3)论证公共交通系统构成和功能等级,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和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4)研究城市道路干路网组成和功能等级,研究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运输通道,提出规划布局原则。(5)研究货运交通分布,确定货运交通走廊。论证货运交通通道的交通组织模式和管理策略。(6)研究步行、自行车交通组织模式,确定城市不同地域步行、自行车交通的功能定位,提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总

9、体布局原则。(7)研究提出城市停车设施的供给策略和总体布局原则。(8)研究提出交通信息化建设与交通管理的基本策略。3.3. 对外交通系统3.3.1. 依据城市具体情况研究对外交通系统网络和区域交通设施布局,处理好与相关专业规划的关系。3.3.2. 主要内容:(1)确定干线公路网规划布局,规划入城公路与城市道路系统的衔接方案。确定公路客货运场站的功能、等级、规划布局,提出公路客货运场站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建议。(2)论证铁路线路走廊规划布局,确定铁路客货运场站布局及功能定位,提出铁路场站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建议,提出铁路客运站交通集散组织模式和设施配置要求,规划铁路货运站集疏运通道。(3)确定不同类型港

10、口、码头功能及规划布局,提出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建议,规划港口货运集疏运方式和集疏运通道。(4)确定航空港功能、等级规模和规划布局,规划航空港与市区的快速交通集散系统。3.4. 城市道路系统3.4.1. 按照与道路交通需求基本适应、与城市空间形态和土地使用布局相互协调、有利公共交通发展、内外交通系统有机衔接的要求,合理规划道路功能、等级与布局。3.4.2. 主要内容:(1)优化配置城市干路网结构,规划城市干路网布局方案,提出支路网规划控制密度和建设标准。(2)提出城市各级道路红线宽度指标和典型道路断面形式。(3)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的用地控制要求。(4)确定城市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大型装备运输的道

11、路网络方案。3.5. 公共交通系统3.5.1. 依据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构成和客运系统总体布局框架,统筹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设施安排和网络布局。3.5.2. 主要内容:(1)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车辆基地的布局原则及控制要求。(2)确定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BRT)网络,提出线位控制原则及控制要求,以及停车场、保养场规划布局和用地规模控制标准。(3)确定公共汽(电)车停车场、保养场规划布局和用地控制规模标准,提出首末站规划布局原则。(4)确定公共交通专用道设置原则和技术要求,规划公共交通专用道网络布局方案,提出港湾式公交站点的设置原则和规划建议。(5)提出出租汽车发展策略和出租汽车驻车站规划布局原则。3

12、.6. 步行与自行车系统3.6.1. 按照安全、方便、通畅的原则,结合城市功能布局,合理规划步行与自行车系统。3.6.2. 主要内容:(1)确定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网络布局框架及规划指标。(2)提出行人、自行车过街设施布局基本要求。(3)提出步行街区布局和范围。(4)确定城市自行车停车设施规划布局原则。(5)提出无障碍设施的规划原则和基本要求。3.7. 客运枢纽3.7.1. 按照人性化、一体化、节约用地的原则,优化布局客运枢纽,统筹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3.7.2. 主要内容:(1)确定客运枢纽的规划布局和用地规模控制标准。(2)提出相应的配套设施规划建设要求。3.8. 城市停车系统3.8.1.

13、 遵循城市停车设施的供给策略,综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和地下空间,确定各类机动车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基本要求。3.8.2. 主要内容:(1)确定城市机动车停车分区和不同类别停车需求的供给目标。(2)提出城市配建停车指标建议及管理对策。(3)提出城市机动车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原则。3.9. 货运系统3.9.1. 依据城市功能布局,合理规划货运交通系统。3.9.2. 主要内容:(1)确定城市货运枢纽、场站的规划布局、规模和用地控制指标。(2)确定城市货运道路网络和管理对策。3.10. 交通管理与交通信息化3.10.1. 按照人性化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合理确定交通管理和交通信息化发展对策及设施规划原则。

14、3.10.2. 交通管理主要内容:(1)确定交通系统管理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原则和建设要求。(2)提出交通需求管理的对策。3.10.3. 交通信息化主要内容:(1)提出交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和系统框架。(2)提出交通信息共享机制和共享信息类别。3.11. 近期规划3.11.1. 依据城市近期发展目标和城市财政能力,制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提出近期交通基础设施安排和实施措施。3.11.2. 主要内容:(1)提出近期交通发展政策与措施。(2)提出近期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方案。(3)确定近期建设的交通项目和建设时序。(4)估算近期交通建设投资。3.12.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12.1. 遵循有利于促进规划实施和

15、管理的原则,提出规划的实施策略和措施。3.12.2. 主要内容:(1)提出规划实施的管理机制和对策。(2)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技术经济政策和对策。4. 技术要点4.1. 现状调研4.1.1. 资料收集要求(1)收集的基础资料应包括统计数据、政府文件、调查成果、相关规划文本与图纸等。(2)反映现状的数据资料宜采用规划起始年的前一年资料,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前两年的资料。(3)反映发展历程的数据资料不宜少于5年,且最近的年份不宜早于规划起始年的前两年。(4)相关规划资料应收集最新批复的规划成果和在编的各项规划草案。(5)5年之内的居民出行调查等起讫点交通调查资料可以应用于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5年以上的调查资料可作为参考,需要经过补充调查修正后方可应用。4.1.2. 资料收集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