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析及下水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541139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析及下水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4届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析及下水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届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析及下水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析及下水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届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析及下水文谢植宣 本次佛山一模题的题型完全一致,均为“材料引”的题型。 题目材料由背景材料(核心问题)+提示角度组成。背景材料为郑州市拆除了全市421个报刊亭,核心问题既是“如何看待郑州市拆除报刊亭的行为?”只要围绕其背景材料(核心问题)引发的思考,都可判为符合题意。提示角度有三,一是城市管理的角度;二是城市人文关怀的角度;三是城市文化生态的角度。每个角度审题上不存在优劣之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这样的题型与2014年广州调研的作文命题完全一致,思路如出一辙。均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提供几个不同的写作角度,引导考生展开对核心问题的思考。由此可见,自从2013

2、年高考后,广东的“材料引”作文题型已经日趋成熟而稳定。 只要掌握“材料引”作文题型的审题方法,本题的审题难度不大,每一个考生均有话可说,但写好却不容易,需要考生具备较好的社会的洞察力和成熟理性的思考力。区分度明显,能让一部分关心并思考社会现实的考生脱颖而出。不存在套作的可能,如果还是妄想通过熟记一些考前素材,然后以此应付考场写作,绝对行不通。只能如陈妙云教授所言,敢于写“原创作文”,根据题目的审题立意,确定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展开合理论述,方为正道。材料选取的是一个城市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城市要发展,但城市的管理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近期不时见诸报端的城管与小贩的冲突问题,更是凸显了目前在城

3、市管理上存在的误区与不足。因此,这个题目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思考性。 高考作文,既是为文,也是为人生,可以说,本次佛山一模的作文,不管是命题形式,还是材料内容、价值导向,都颇具水准。城市,该让每一个灵魂得以安放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谢植宣 郑州市以不利于城市管理为由,把全市421个报刊亭全部拆除,面对此情此景,不得不哀叹:难道偌大的城市居然无法安放一个小小的报刊亭? 对于一座城而言,直线飙升的GDP数据,一座座直插云霄、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一条条繁华热闹的商业街这些固然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标志,但是,千万不要忘了,城是为了人而建的,失去了对人的关注、关怀,那么,再繁华的城也只是一座冰冷而而缺乏温

4、暖感的陌生城市。 因此,一座城市不能只是一个石屎森林,而应该让每一个灵魂都有其安放之地。报刊亭虽小,但承载的却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卑微者的大大的希望,承载着一个小家庭温暖而阳光的未来。他们扎根于这方寸之地,给城市带来文化因子的同时,也在用辛勤的双手积攒着生活的希望。他们尽管卑微,或许是年近花甲,或许是仅有小学文化,但只要报刊亭在,生活的希望就在。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小小的报刊亭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他们眼中,却是一个大大的世界。 但一切的希望现在都随着报刊亭的被拆除而变得日益黯淡,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忽然变得严峻而不可测。个人力量的微弱与城市的强大注定了他们的无奈与无助。毕竟,他们只是一些依附于城市

5、发展的卑微个体。当一座城市为了披上靓丽的外衣,旧貌换新颜之时,他们这些卑微的个体往往是容易被视为污渍而被抖落的线头。当一座城市并没有把目光落在他们身上,他们极有可能是被忽略不计的那一部分。更何况,那小小报刊亭的产值怎么可能与一间企业的产值相提并论?那微薄的收益,那占道经营带来的交通不畅,还有那影响市容的斑驳铁皮,这些,都可以成为拆除的理由。于是,一座城市,就真的连一座小小的报刊亭都无法安放了。 但是,一座城就该是如此吗?不,不,绝对不是的。如果一座城无法让每一个弱者走向自尊自强,无法让每一个游荡的灵魂得以安顿?那么这座城的繁华又有什么用呢?是否还要再发生类似毕节那样5个流浪的男孩为了度过寒夜,

6、而龟缩在垃圾箱里生火取暖,结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惨剧,才会引起我们的一丝丝怜悯,一点点同情。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永远站在鸡蛋那方。”是的,一座城市该需要这样的气度和力量,为每一个弱者提供生存的机会,让每一个卑微者重燃生活的希望。城市的目光不应该永远高高在上,只停留在那摩天大楼的塔尖,而应该学会俯下身来,去关注那些生活的底层,去注视那些在地上匍匐而行的弱者。只有这样,这座城才是有生命气息的城,而不是毫无生气的钢铁森林;这座城才是充满人情温暖的城,而不是让人倍感寒冷,在寒风中孤独无助的冷漠之城。 小小的报刊亭拆了,依附于其上的灵魂四处游荡。报刊亭拆了,还可以再建,但一个城市的良心丢了,该去哪里找回?重回以人为本的发展轨道,让城市不再冷漠,让人心得以温暖。让每一座城都能让四处游荡的灵魂得以安放,这时,你我才会是这座城的一员,而不是如尘埃般的过客。 2014年1月6日下午4时于乐中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