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阅读教学怎么教.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53867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阅读教学怎么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低年级阅读教学怎么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低年级阅读教学怎么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低年级阅读教学怎么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低年级阅读教学怎么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年级阅读教学怎么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阅读教学怎么教.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年级阅读教学怎么教?(2010-12-03 15:21:55) 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杂志2010年第11期主持人:薛法根参与人:沈玉芬 姜欢晓 孙建兵 张 勍 王晓奕 朱菊英 钱一欢主持人语:比“怎么教”更重要的是“教什么”,教什么样的内容,就用什么样的方法,适切的才是有效的;比“教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何教”,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就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围绕“怎么教”这个话题,我们需要作系统的思考,着力解决三个问题:如何设定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年段目标?如何从文本中研制出适宜的低年段阅读教学内容?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低年段学生特点,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主持

2、人:就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而言,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的课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很难分清年段,都是粗略地教一教字词、读一读课文后,就是跟着课文的思想内容跑,翻来覆去地问“你读懂了什么”、“你悟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往往一篇课文教完了,低年段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连课文都没有读正确、读流利,更不要说有感情地朗读了。而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语文教师不能正确把握各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或越位,或缺位,造成阅读教学的盲点。更有甚者,教学时跟着课文内容跑,跑着跑着必然就把既定的教学目标跑丢了。因此,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改变低年段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有效策略。沈玉芬:语文课程标准针对阅读教学,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具

3、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具体要求。归纳起来就是4个方面:阅读的方法与能力;阅读的理解与体验;阅读的容量与积累;阅读的态度与习惯。低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应仅仅围绕学习“阅读力”这个核心,设定在4个方面:(1)识读。借助文本正确认读1800个汉字,奠定文本阅读的基础。(2)朗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不指读、不唱读”。(3)阅读。

4、了解词句的意思,能读懂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4)诵读。在文本阅读中丰富情感积累,并背诵优秀诗文50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识读”是借助工具识字;“朗读”是出声地读;“阅读”是不出声地读,是静思默想,潜心体会;读”则重在背诵积累。所有的“读”的能力都需要“情”的内在推动,逐步从“愿读”,到“乐读”,到“好读”,到“勤读”,直至“独立读”。姜欢晓:面对具体的课文,我们往往感觉这个不能少,那个不能丢,于是教学目标就显得多而杂。事实上,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正是从上述4个方面着手,根据文本的教学价值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设定

5、具体而集中的教学目标。以二年级狼和小羊为例,就可以设定这样4个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熟练地认读文中的14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按笔顺描红9个生字。2根据对话前的提示语,区分角色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反问句”;在教师指导下,练习分角色朗读。3联系故事内容,分辨善恶,对“狼”和“小羊”作出自己的评价。4熟记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内容,和同学合作排演情景剧。在这4个教学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到朗读教学是本文的重点目标,表述具体而明确,集中在反问句的感情朗读训练及角色朗读指导。同样一个教学目标,在表述上还需做到清晰、可测。一是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使”、“让”等句

6、式就颠倒了主体位置,宜表述为“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文本中的注音”等,表明学生是在什么样的学习条件下达到目标的。二是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是适度的,可区分水平层级,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如同样是“积累”,可以分为“认读、复现、辨别、运用”等不同的层级水平,而狼和小羊中的积累目标则定位在“熟记”及“表演”,及在情景剧中的运用水平,这样的文本语言积累是在表演中体现出来的,实现了在运用中积累的教学目标,远胜于背诵课文、复述故事或者默写语段。三是教学目标是可测的。阅读教学目标是学生的行为能力目标,应该表述为可以观测与监测的行为动作,如“分辨”、“区分”等,而慎用描述心理状态的词汇,如“体会”、“感悟”等。可测

7、的教学目标将有助于我们根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及设计教学活动。简而言之,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在把握阅读教学总目标的前提下,准确界定年段教学目标的水平层级,进而根据不同的课文,设定具体而集中的教学目标,用恰当的语句加以表述。诚然,教学目标的合理与否,还需看是否切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阅读水平差异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差异,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应该是最合理的。(作者单位:江苏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吴江市芦墟实验小学)研制合宜的教学内容主持人:阅读教学中核心内容的选择其实就是对文本教学价值的挖掘,对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明确小学语文低年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我们首先要区别三个概念:语文课程内

8、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孙建兵: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指为了达到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价值观等要素;语文教材内容是语文教材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指为了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语文教学内容,则是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我们科学地将这三者隔离开了,我们就会自觉地将目

9、光锁定在“用什么去教”才能实现课程内容目标这一特定的层面。教师才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进而形成技能、技巧,并能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阅读教学的篇目都是以“选文”的形式出现的。“选文”作为学习课程内容的途径,给我们教师带来的复杂性就是要学会择取。“选文”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的知识点,但有些知识点并不是在低年级就要求学会的(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很多知识点只需要接触,停留在了解的层面即可),有些知识点可能在以前的篇目中已经出现过了。成篇的课文,相当于教学中的直观教具,它给知识的学习添补进经验性的感知。但是感知教具并不是教与学的目的,目的是要通过教具,使学

10、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教材中的课文,用的其实也并不是整篇的“文”,多数情况下,派用场的只是某一侧面的某一点或某几点。但是这些知识点是粘附在整篇的课文中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准确地确定一篇文本中什么是核心的教学内容,什么是次要的。选文教学内容的确立不像低年级识字教学篇目这样的清晰和直白。这要求我们教师要有统观教材的能力,要对照年段教学目标,有选择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课沉香救母为例,这是一篇民间神话故事,为了阅读的方便,分为两篇,第一篇是立志学艺,第二篇是劈山救母。沉香救母(一)是故事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小沉香从父亲口中得知母亲被心狠手辣的二郎神压在华山脚下,他

11、立志救出母亲,于是上山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终于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表现了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课文的语言特色,即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并列式的四字词语使文章显得十分生动。如“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习武练功、腰酸背疼”等。2.关联词语的运用,使语句的表达更丰富。如文中 “一就”和“不管还是都”的句式。3.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根据年段目标及课文所蕴含的知识点,我们确定如下三个教学内容板块:板块一:认读积累。认读并识记文中的10个生字及并列式的四字词语,如“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习武练功、腰酸背疼”等。板块二:朗读想像。

12、借助文中人物的行为动作,想像情景,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沉香望着苍老的爸爸,默默地攥紧了拳头”等。板块三:词句理解。认识“一就”、“不管还是都”等句式,并了解这些句式所表达的意思所在;了解“才”字的不同含义,如“沉香再三追问,爸爸才含着眼泪说出了真情”、“二郎神心狠手辣,神通广大,你才是个8岁的孩子,怎么能对付得了他呢?”当然,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的内容是可以讲授的,很多方面能力是可以训练的。比如复述课文,补充故事内容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等。但这些不是这篇课文的核心价值所在,有些知识点、技能不一定非要在这篇课文中来学习。张勍:孙老师是就一篇独立的课文而言,其实,阅读教学

13、要善于将一篇篇课文与活生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创造性地研制出切中学生心坎的教学内容来,以推进语文课程内容建设。在这方面,薛法根老师所倡导的组块教学,提炼了行之有效的具体策略。他打破一本教材的局限,引领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融合起来,从生活中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形成三个动态、即时、开放的教学内容板块:(1)以语文核心知识为“内核”的内容板块。核心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最常用、最具摄取性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等。教师要从教材文本中发现这些隐藏着的核心知识,进而围绕某一个核心知识点,从文本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按照“教学练”的不同功能,组成教学内容板块,以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14、2)以学生语文能力为“内核”的内容板块。基于小学语文课程(能力)标准,依据布鲁姆能力目标分类学,确定学生年段能力发展目标群,并以此为“内核”,从教材中选择适合学生某项能力训练的语文学习项目,整合成教学内容板块,实现“举三反一”的教学效果。(3)以语文问题解决为“内核”的内容板块。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取学生面临的各类语文生活问题,并以问题解决为“内核”,选择相应的语文解决策略,设计成适合学生实践运用的内容板块,以形成“生本化”的语文内容。在阅读教学中,他以现有语文教材为蓝本,唱好“三步曲”,组编切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板块”。一是“减”:运用减法思维,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

15、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内核”。这个内核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等。二是“联”:根据 “内核”,将社会生活中与之相联并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选编进来,以相同的内容丰富“内核”;以相似的内容区分“内核”;以相反的内容凸现“内核”。以此拓宽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三是“整合”:围绕“内核”,将选编的相关内容有机组合,理清序列,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板块”。看来,研制合宜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对文本作深度解读,以提炼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语文知识,进而调制出适宜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将文本和生活联系起来,生成具有多重功能的教学内容板块,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而更为重要的是

16、,必须切合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什么样的年龄读什么样的书”。否则,就会催生“年纪轻轻的博士与老态龙钟的儿童”。(作者单位:江苏吴江经济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主持人:“怎么教”是一个方法问题,方法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与否,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就应当用什么样的方法。阅读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王晓奕:基于儿童的学习需要。所有的“教”都是为着“学”,教学方法实质上是“教学生如何去学的方法”。教学的方法尽管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一个基点,那就是儿童的学习需要。我们从于永正等特级教师的教学中,就可以琢磨教学方法后面的道道来。比如造句训练,一般教师停留在“对”,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