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选择.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538302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器的选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继电器的选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继电器的选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继电器的选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继电器的选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器的选择.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继电器的选择型号标志一般国产继电器的型号命名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 继电器型号第一部分用字母表示继电器的主称类型。 JR-小功率继电器 JZ-中功率继电器 JQ-大功率继电器 JC-磁电式继电器 JU-热继电器或温度继电度 JT-特种继电器 JM-脉冲继电器 JS-时间继电器 JAG-干簧式继电器 继电器型号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继电器的形状特征。 W-微型 X-小型 C-超小型 继电器型号第三部分用数字表示产品序号。 用数字表示产品序号 继电器型号第四部分用字母表示防护特征。 F-封闭式 M-密封式 例如:JRX-13F(封闭式小功率小型继电器) 。 JR小功率

2、继电器 X小型 13序号 按使用环境选型使用环境条件主要指温度(最大与最小)、湿度(一般指40下的最大相对湿度)、低气压(使用高度1000米以下可不考虑)、振动和冲击。此外,尚有封装方式、安装方法、外形尺寸及绝缘性等要求。由于材料和结构不同,继电器承受的环境力学条件各异,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环境力学条件下使用,有可能损坏继电器,可按整机的环境力学条件或高一级的条件选用。 对电磁干扰或射频干扰比较敏感的装置周围,最好不要选用交流电激励的继电器。选用直流继电器要选用带线圈瞬态抑制电路的产品。那些用固态器件或电路提供激励及对尖峰信号比较敏感地地方,也要选择有瞬态抑制电路的产品。 按输入信号不同确定继电

3、器种类按输入信号是电、温度、时间、光信号确定选用电磁、温度、时间、光电继电器,这是没有问题的。这里特别说明电压、电流继电器的选用。若整机供给继电器线圈是恒定的电流应选用电流继电器,是恒定电压值则选用电压继电器。 输入参量的选定与用户密切相关的输入量是线圈工作电压(或电流),而吸合电压(或电流)则是继电器制造厂控制继电器灵敏度并对其进行判断、考核的参数。对用户来讲,它只是一个工作下极限参数值。控制安全系数是工作电压(电流)/吸合电压(电流),如果在吸合值下使用继电器,是不可靠的、不安全的,环境温度升高或处于振动、冲击条件下,将使继电器工作不可靠。整机设计时,不能以空载电压作为继电器工作电压依据,

4、而应将线圈接入作为负载来计算实际电压,特别是电源内阻大时更是如此。当用三极管作为开关元件控制线圈通断时,三极管必须处于开关状态,对6VDC以下工作电压的继电器来讲,还应扣除三极管饱和压降。当然,并非工作值加得愈高愈好,超过额定工作值太高会增加衔铁的冲击磨损,增加触点回跳次数,缩短电气寿命,一般,工作值为吸合值的1.5倍,工作值的误差一般为10%。 根据负载情况选择继电器触点的种类和容量国内外长期实践证明,约70%的故障发生在触点上,这足见正确选择和使用继电器触点非常重要。 触点组合形式和触点组数应根据被控回路实际情况确定。常用的触点组合形式见表6。动合触点组和转换触点组中的动合触点对,由于接通

5、时触点回跳次数少和触点烧蚀后补偿量大,其负载能力和接触可靠性较动断触点组和转换触点组中的动断触点对要高,整机线路可通过对触点位置适当调整,尽量多用动合触点。 根据负载容量大小和负载性质(阻性、感性、容性、灯载及马达负载)确定参数十分重要。认为触点切换负荷小一定比切换负荷大可靠是不正确的,一般说,继电器切换负荷在额定电压下,电流大于100mA、小于额定电流的75%最好。电流小于100mA会使触点积碳增加,可靠性下降,故100mA称作试验电流,是国内外专业标准对继电器生产厂工艺条件和水平的考核内容。由于一般继电器不具备低电平切换能力,用于切换50mV、50A以下负荷的继电器订货,用户需注明,必要时

6、应请继电器生产厂协助选型。 . 继电器的触点额定负载与寿命是指在额定电压、电流下,负载为阻性的动作次数,当超出额定电压时,可参照触点负载曲线选用。当负载性质改变时,其触点负载能力将发生变用,用户可参照表8变换触点负载电流。 继电器的类型信号继电器 其他继电器 热继电器 干簧式继电器 大功率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直流电磁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 汽车继电器 交流电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 极化继电器 磁保持继电器 温度继电器 电磁类继电器 延时继电器 步进继电器 真空继电器 混合电子继电器 斩波器 编辑本段与接触器的区别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的主触头可通过大电流,而继电器的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所以,继电器一般不用来直接控制主电路(而是通过控制接触器和其他开关设备对主电路进行间接控制)。 编辑本段继电保护继电器在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回路中,继电器的实现原理随相关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目前仍在使用的继电器按照动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电子型和数字型等,按照反应的物理量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频率继电器和气体(瓦斯)继电器等,按照继电器在保护回路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启动继电器、量度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和出口继电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