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52867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月练试卷 (满分150分 答卷时间150分钟)一(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12分)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里,闪烁在京剧bn ln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擂响在锣鼓铿锵的声音里, ,传扬在诗词浪漫的y jng里 A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 B (赏心悦目、耳濡目染)。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 C (义不容辞、义正词严)的责任。我们也会在文化的xn to下变得厚重而雅致。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1分)A处的标点

2、是 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分别填人B、C两处。(2分)B处应填_,C处应填_。4. 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3分)5通海中学九(1)班准备举办主题为“我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周活动,请你为班级写一则宣传标语。(3分) 6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 ,思而不学则殆。 (2) ,自将磨洗认前朝。 (3)乡书何处达, 。 (4)明月别枝惊鹊, 。(5)浣溪沙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伤春怀人感慨的句子是 , 。(6)行路难充满对未来的憧憬,鼓舞人心的名句是 , 。二(65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6分)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注笑语喧。

3、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注释】赛罢田神:赛田神,是古代农村以祈盼丰收为内容的一种祭祀活动。7三、四句景物描写,表现了景物怎样的特征?(3分)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官绂绣,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

4、为蛛者寡矣夫!(选自雪涛小说蛛蚕)【注释】 经纬:织物直线叫经,横线叫纬。 厥:义同“其”。 文章:指带花纹的织品。衮(?n)龙:古时帝王的礼服。 绂(f)绣:祭祀时穿的礼服。 枵(xio)腹:空腹。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尔 饱 食 终 日 以 至 于 老 10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4分)(1)蛛语蚕曰 (2)蚕妇操汝入于沸汤(3)我固自杀 (4)我所吐者,遂为文章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 (2)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12这则寓言中,蚕和蛛各指哪种人?作者提倡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6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

5、文章,完成13-17题。(18分)让学雷锋成为一种习惯侯 磊 记得小时候,老师说饭前要洗手,我们嫌麻烦,总是借口托词,甚至想出歪招来对付。后来,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饭前不洗把手,就感到心里别扭。读书那会,总爱睡懒觉。毕业到了部队,作息变得规律了,每天早晨一到六点,生物钟就条件反射似地准时敲响,偶尔赖在床上也难睡着。看来,凡事成了习惯也就变得自然了。习惯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觉。曾有人问“当代雷锋”郭明义:“你自己家里也不富裕,为什么还拿出那么多钱帮助周围的人,而且能坚持这么长时间?”他的回答很简单:“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习惯成自然。”从典型身上,我们看到了习惯的力量。科学研究表明,人每天高达90的行

6、为源自习惯的支配。古罗马诗人奥维德也说:“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如果学雷锋也能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种习惯,“雷锋”岂不天天在身边?习惯的养成要靠日常的点滴积累。纪念日要学雷锋,但纪念日仅是“加油站”。“善与美蕴藏在生活点滴中”,雷锋做好事就表现在每时每刻,落实在日常点滴。出差乘车,他帮乘务员扫地;战友归来,他帮助补补课;路遇困难,他帮忙搭把手。正是一件件小事,凝聚了雷锋精神的光辉。“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是“积善”。积少才能成多,积累本身就是一种养成本职岗位是养成习惯的基本平台。雷锋是一个实干家,他总是把实现崇高理想落实到本职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

7、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钉子精神”是雷锋爱岗敬业的生动写照。谁能说干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带动周围的人,不是学雷锋呢?如果你是一名学生,能天天汲取知识,学好本领 ,这是在学雷锋;如果你是一名农民,能种出让人民群众放心吃的粮食和蔬菜,这是在学雷锋;如果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能经常到基层走访,履职尽责反映群众心声,这也是学雷锋。导演陈国星在拍摄电影郭明义中体会到,善待周围的人,在工作岗位上做有益的事,就是学雷锋的体现。作为一名军人,当雷锋精神扎根于内心,爱岗敬业成为我们学习、训练、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时,那岂不是天天都在学雷锋?“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崇高的道德观念

8、,能不能产生现实的力量,关键在于长时期的坚持。“京城活雷锋”孙茂芳执著50年做好事,除了因为崇高的道德追求,还在于他的毅力和坚持,在于他把学雷锋化为实实在在、持之以恒的自觉行动。习惯带来的持续自觉,也许只是凡人小事,举手之劳。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能成就伟大。当学雷锋成为一种习惯后,我们必将迎来更为精彩的人生!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4选文第段举郭明义的事例,有什么作用?(4分) 15. 第段中划线的词语“科学研究表明”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16第段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17你如何理解第段“当学雷锋成为一种习惯后,我们必将迎来更为精彩

9、的人生!”这句话的意思?(5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25分) 一个馒头十三岁那年,我顺利地考进离家二十多里的县三中,成了母亲最大的骄傲。那时,父亲还是大山里的一名伐木工,为节约开支,他数年难得一次省亲,贫寒的家境使母亲也愈发省吃俭用艰苦度日。那是一个霪雨霏霏的深秋的一天,当父亲兴冲冲地踏进院坝时,母亲的眼眶一下就湿润了。接过父亲的行囊,母亲就发现了那个白面做成的馒头。这是父亲路上吃剩下的干粮。对于当时以玉米、红薯为主食的我家来说,白面馒头无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母亲走进灶屋,在点燃茅草给父亲烧洗脸水的同时,将蒸笼也放在了锅上看着锅上四溢的热气,母亲喜盈盈地从房里拿出几块干

10、净的纱布,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头顶一块蓝花布就向二十里外的县城走来。走到学校,已是下午。整齐的校舍、琅琅的读书声使大字不识的母亲顿生敬畏。蹑手蹑脚,屏息而行,母亲沿着每一间教室寻找心爱的儿子。几乎走遍了整个学校,她终于看见了正在上课的我。许是怕老师呵斥,母亲哈着腰,从窗户上露出半个脑袋,一边用手向我比划,眼睛又怯怯地瞅着老师。半个脑袋、奇怪的手势和母亲颇为滑稽的眼神立即吸引了同学们好奇的目光。就这样在窗口呆了好一会儿,在老师背过身写板书之际,母亲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动作。她直起身,从怀中掏出那个雪白纱布紧裹的馒头,从窗外迅速向我掷来。“咚!”因用力过猛,

11、馒头掠过我的头顶砸在了前面同学的课桌上,随后又一骨碌滚在了地上。当沾满尘土的纱布一层层散开,那个干干净净的馒头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时,教室里哄然而起的笑声瞬间刺痛了我的耳膜。面对老师严肃的询问,母亲慌张地说:“我,我来给娃送个馒头。”在我那些生活颇为优裕的城里同学听来,这样的回答无疑是一种荒谬的笑料走几十里路就为送一个馒头?着着他们前仰后合地笑个不停,憨厚的母亲全然不知所以,竟还怀着敬意频频向她心目中的“秀才”们点头。母亲补丁缀补丁的衣服、头上已歪斜的蓝花布和这种尴尬的神态再次掀起了他们的笑浪在这一阵紧似一阵的笑声中,我的自尊被践踏得支离破碎。拾起馒头,我快步走出教室,拉起母亲就向操场走去。此时,我丝毫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