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的教育作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52783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的教育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代文学的教育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代文学的教育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代文学的教育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代文学的教育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的教育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的教育作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文学的教育作用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颇深,古代文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那么文学与教育有什么关系呢?古代文学的教 育作用,为大家讲解,欢迎大家阅读!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丰富的文华遗产,具有很强的 现实教育意义。它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一直对的成长与开展起着关 键性的作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文学知识、文学史 知识,而且可以将思想教育融入其中。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中存在 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古代文学的教育作用。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高尚的情怀,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传统,是 中华民族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为了生存和祖国的统一 繁荣,中华民族中的无数仁

2、人志士进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些历 史都被文人以不同的文学体裁生动地记录了下来,久而久之,便形 成了植根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爱国主义传统。在几千年的中国古 代文学开展中,爱国主义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其间,从先秦到近代, 每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许多爱国作家,并留下了许多慷慨激昂的 爱国主义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也是我 们进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中许多作品的内容洋溢着爱国激情。远在先秦时 代,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出现了载驰、无 衣等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优秀诗篇。载驰突出地表现了许穆 夫人深厚的爱国情感,无衣真实地表达了秦国人民团结一致共 同抗击西戎入侵者的爱

3、国精神。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 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重要代表作。该诗集中地表达了他无比炽 热的爱国感情。诗人关心祖国的前途,为了改变祖国的昏暗政治, 不顾个人祸福荣辱,始终为祖国的富强而斗争。他明知自己留在楚 国将会遭到更大的不幸,明知自己的国家危在旦夕,但仍始终舍不 得离开,最后以身殉国,表现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记载了蔺相如面对强秦,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 利益为上,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最终赢得了国家的尊严;记述了 蔺相如为了维护赵国内部的安定,对蓄意羞辱他的廉颇保持了极大 的克制与忍让,终于感动了廉颇,实现了将相和好,团结对敌,其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贵

4、品质为后世所敬仰。汉书李广 苏建传记载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经历种种诱惑和折 磨,始终持节不屈,最后终于回到祖国,其爱国之情成为后人学习 的楷模。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中国一直处于大分裂、大动乱之中,此 期间出现了大量充满爱国激情的诗篇。如曹植的白马篇和阮籍 的咏怀(三十九)就是两首有代表性的对爱国壮士的赞歌。前者 传神地刻画了一个武艺高超、性情豪迈、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游 侠形象,洋溢着高昂的爱国激情。后者描写了一个“临难不顾生, 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的壮士形象。两位壮士共 同展现了为国赴难、义无反顾、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和 热烈的爱国情怀。与此类似,刘琨的扶风歌

5、,鲍照的代出自 蓟北门行等也表达了诗人至诚的爱国之情。唐代出现了继屈原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杜甫,他写作了大量表现爱国思想的诗歌,称得上是爱国主义文学 的又一座顶峰。杜甫对祖国始终怀着一颗热诚之心,他的喜怒哀乐 往往与祖国命运的盛衰兴亡共起伏。国家兴盛时,他由衷歌颂,如 忆昔;当国家危难时,他对着三春的花鸟会心痛得流泪,如春 望;而一旦大乱初定,捷报忽传,他又会喜极而泣,如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在这一喜一悲中,诗人表达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此 外在三吏、三别等诗中,诗人也表达了对祖国的命运,对 人民的苦难的关注。爱国是杜诗中贯穿始终的主线。两宋时期,宋朝国力衰弱,对外战争连年失败

6、。为了反对侵 略,维护祖国统一,大批爱国作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爱国主义作 品,陆游的诗与辛弃疾的词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代表。陆游生平诗作 近万首,大多为爱国诗。如金错刀行、夜读兵书等诗表达 了为国献身的豪情;年近七旬时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卧病在 床还想着为国戍边,感人至深。他念念不忘洗雪国耻,不忘国家统 一,临终时写下示儿一诗,嘱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 忘告乃翁。”这种盼望祖国重新统一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著、深 沉,使后人无不为之感动。爱国词人辛弃疾和陆游一样,渴望北伐 中原,收复失地,却一直不得志,于是他把自己的一腔爱国情怀都 熔铸在词作里。歌咏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爱国思想是辛词的中心 主

7、题。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表达了对沦陷山河的深情眷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寄托了他杀敌报国的壮志。南 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组织力量抗元,兵败被俘,誓死不屈,最 终英勇就义,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诗歌是他战斗生活的记 录,爱国精神的自然流露。扬子江一诗写道:“臣心一片磁针 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现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过零丁洋更 是一篇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辉的名作,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为后代所广泛传诵。明末清初,剧烈的民族矛盾激发了文人们的爱国热情,产生了 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诗歌新篇章。如陈子龙的秋日杂感, 夏完淳的大哀赋、六君咏、土室余论等许多篇章表现 了至死不屈

8、的爱国主义精神。到了清初,不少明末遗臣通过诗文抒 发了强烈而深沉的故国之恩。如顾炎武的感事、京口即事 等,充满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表现了建功立业、恢复故 国的热烈希望。与顾炎武同时的黄宗羲,也创作了许多充满了深沉 的故国之悲的作品,如感怀、出北门沿惜字庵至范文清东 篱等。在清初的戏曲中爱国主义主题也有突出的表现。如孔尚任 的桃花扇歌颂了史可法、李香君、柳敬亭等人的爱国民族气 节。洪生的长生殿围绕李、杨的爱情悲剧,通过安史之乱的有 关描写,寄托自己的民族兴亡之感和忘国之痛。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开展到近代,到达了新的顶 峰。如魏源、龚自珍、黄遵宪、康有为、谭嗣同、秋瑾等人的爱国 诗

9、篇,多方面地深刻反映了我们的民族感情,开创了爱国主义诗歌 的新时期。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品闪耀着爱国主义 的思想光辉。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爱 国思想进展系统、深入的讲解与传授,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剧烈,大学 生们面对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也越来越多,但 由于经历缺乏等原因,当学习、就业、交际、情感等方面遇到挫折 时,他们会因抗挫折能力低、缺乏正确的应对策略而导致精神抑 郁、自杀,甚至伤害他人,等等。因此,对学生进展挫折教育势在 必行,而中国古代文学那么是进展挫折教育的绝好教材。在中国文学史上,很多著名的

10、人物一生都不是帆风顺的,大都 有着坎坷的遭遇,但他们身处逆境却能顽强向上,如越王勾践。吴 越战争中,越国兵败,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面对失败, 勾践没有因此选择消沉或轻生,而是忍辱负重伺候吴王,后被赦返 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灭掉吴国,成为一代 雄主。再如晋公子重耳,他在被父亲追杀时,不是像他那愚忠愚孝 的哥哥太子申生那样选择自杀,而是选择了流亡。出亡十九年,历 尽困难,由一个养尊处优的贵公子,逐渐锻炼成为一位具有胆识有 才干的政治家,并最终回国取得政权,成就霸业。战国时的纵横家 苏秦游说秦王想让他采纳他的政治理念,结果失败。苏秦十分落魄 地回到了家,家人都很瞧不起他,

11、于是他立志一定要做一番大事 业。他夙兴夜寐,发愤读书,终于身佩六国相印,成就了事业。挫 折没有打垮他,反而使他更加发奋有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中国文学史上,很多作品是在作家遭受人生的挫折情况下创 作的。司马迁直言进谏触怒汉武帝而遭受宫刑,面对此奇耻大辱,他 一度想到自杀,但他不愿珍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情况下完毕,于 是在这样的挫折和打击下,忍辱苟活,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 记这部不朽的巨著。苏轼的一生,屡遭挫折,生活在新旧党争的夹缝中,在贬谪迁 徙中度过半生,流离颠沛,飘浮不定,可谓一生多磨难。但他却以 旷达的心态对待一切不幸,消解痛苦,始终保持生活情趣和创作活 力,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顽

12、强地建立了文学的盖世功业。曹雪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官宦之家,后家道衰落,由一个锦衣 玉食的贵公子变成一介寒士。但家庭的变故并没有使他沉沦,他以 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文学巨著红楼梦,名垂千 古。文学作品中的此类人物的坎坷经历,可以让学生明白人生的坎 坷是无处不在的,应正视生活中出现的挫折;而此类人物在面对挫折 时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与斗志,又能鼓励学生 勇敢面对生活中遭遇的困难与挫折。现代教育普遍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而无视了对学生 情感的教育。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应该贯彻情感教育,从以下三个 方面对学生进展情感教育。(一)亲情教育古代文学的人文性特点,使这门学科在对

13、学生进展亲情教育方 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华民族有着重视亲情伦理的传统,在很多古 代诗文作品中有着明显的呈现。表现父母子女之情的,如诗 经寥羲深切感念父母养育之恩,表达不能回报和终养父母的愧 疚之情。孟郊的游子吟颂扬了崇高的母爱,诗中以缝衣的细节 表达了慈母对游子的深爱之情。全诗于淳朴素淡中表现了亲情的浓 厚真淳,感染了无数儿女。骨肉之间的生离死别,更能激发亲情, 如蔡琰的悲愤诗对与子永诀之时的痛苦万分的心情的描写,字 字血泪,句句悲哀,动情至极,感人至深。表现亲子之情的,如左 思的娇女诗,细致详细地描绘了两个小女儿的种种娇痴天真的 情态,令人陶醉于天伦亲情之中。杜甫北征:“床前两小女, 补绽才

14、过膝。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描绘了小儿女的天 真烂漫,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女儿的慈祥之情。表现手足之情的,如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杜甫 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因战乱而离散的兄弟的思念之情;苏轼苏 辙兄弟二人感情深厚,苏轼的狱中寄子山乃兄弟间“情至之 言”。通过教学这些表现亲情的作品,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亲情的珍 贵,使其更加珍视亲情。(二)友情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友情一向受高度的重视。在古代文学史 中,有很多关于珍贵友情的记载。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俞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鉴赏,二人互为知己。钟子期去世后, 俞伯牙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再也没有弹过

15、琴, 歌颂了二人的知己之情。唐代两位文坛巨星李白、杜甫二人交谊深 厚。二人互写的赠寄诗充满了真诚的情谊。如李白流放夜郎,杜甫 曾作天末怀李白、梦李白表达对贬谪之中的李白的思念关 切之情。李白也曾写下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表达对杜甫的思 念之情:“思君假设汶水,浩荡寄南征。”意指思友之情就像永不 停息的汶河水。二人之间的友谊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再 如唐代的另一对莫逆之交柳宗元、刘禹锡。永贞革新失败后,二人 同贬南荒,十年后又同调回京,不久又分别被迁官到更为遥远的地 方,一为播州,一为柳州。柳宗元认为刘禹锡有八十老母在堂,不 能去播州,于是上书请求互调,刘禹锡因此才被改贬连州。二人的 友情使

16、当时的文坛为之感动。后柳宗元病故,刘禹锡尽余生之力, 其遗作,后又全力筹资刊印,使其得以问世。由此可见他们之间的 情谊之深厚。诸如此类表现友情的内容在古代文学中并不少见,在 教学中,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讲解,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到友情的可 贵,而且能使他们体悟到友谊的真谛,树立正确的友情观。(三)爱情教育 在古代文学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 好的情感世界。诗经静女描绘了一幅恋人约会的场面,表现 了青年男女相恋时的纯真情感,引导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学 生在欣赏爱情作品时,除了可以受到安康、美好情感的熏陶感染, 还可以学习如何正确地看待爱情。诗经关雌描写了一个男子 在河边遇到一个窈窕姑娘而一见钟情,于是“寤寐求之”。虽“求 之不得”,但他没有气馁,更没有采取强迫手段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