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长江形势严峻任重道远.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525682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长江形势严峻任重道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保护长江形势严峻任重道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保护长江形势严峻任重道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护长江形势严峻任重道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长江形势严峻任重道远.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护长江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遵照贾庆林主席“为推进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出谋划策,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指示,2004年10月,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陈邦柱率“保护长江万里行”联合考察团,对长江流域八省市进行了考察,李贵鲜、张思卿副主席参加考察。2004年5月,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李蒙也率团对三峡库区和长江上游生态环境进行了考察。现就此作一个联合发言。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养育着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流域水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35%,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国土面积的18.9%。 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带,长江流域经济总量占全国总量的二分之一强。保护长江,关系到可

2、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可以说,长江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长江两岸曾经是森林茂密,山青水秀。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无节制地向自然掠夺性的索取,长江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表现为:一、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曾达到60%85%,到20世纪一度降到10%左右。目前长江水土流失面积超过66万平方公里,占总流域的36.7%,每年土壤侵蚀总量达22.4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带来危害,而且直接危及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二、工业、生活点源污染和农业面源

3、污染加剧。据统计,2003年长江流域废水排放总量为163.9亿吨,占全国污水排放量的1/3,这意味着长江每分钟要吸纳3万吨污水。同时,长江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物总量相当于工业、生活等点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三、船舶污染问题突出。长江是横贯我国东西的水上运输大动脉,是我国的黄金水道。目前,长江上运营的21万多艘船舶每年排放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3.6亿吨,排放生活垃圾7.5万吨。另外,因事故而造成的油品、化学品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对长江水环境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四、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珍稀水生动物濒临灭绝。由于环境污染和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长江中的珍稀水生动物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世界著名的白暨豚现在已不足

4、一百条,面临着即将灭绝的残酷现实。此外江豚、中华鲟、刀鱼等也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灭绝。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沿江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遏制,但长江的保护和治理形势依然严峻,保护长江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永恒的工作。为此我们建议: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大保护长江的宣传教育力度。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摒弃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环境效益的粗放增长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优势,积极宣传保护长江的重要意义,要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使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保护长江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使保护长江成为全体公民的

5、自觉行动。二、制定专门的流域法,完善现有法规,强化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力。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制定综合管理长江流域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专项法律,合理划分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事权,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事权,依法保护和治理长江,实现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针对由于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和地方性环保条例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小,导致“违法成本低,守法和执法成本高”、“企业无赖,政府无奈”的问题,赋予各级环保部门更大的执法监督权力,提高处罚标准。三、设立综合领导协调机构,科学编制长江流域综合管理规划。建议成立国家长江流域管理委员会,负责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编制长江流域

6、综合管理规划,规划以长江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为重点,明确长江流域综合管理的方针、目标。四、依靠先进科技,提升治理长江的科技含量。加快环保科技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国家应给予资金保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用于长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五、按照“五个统筹”思想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制定区域规划、重大工程立项时要充分考虑环境影响问题,把环境容量、对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作为评价决策的重要前提条件。长江上游地区应当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工、冶金、造纸、水泥等工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旅游产业。中、下游地区应当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坚决淘汰落后的生

7、产工艺和设备,加快清洁生产推广步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协调全流域的产业布局。六、增加治理长江的投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议国家加大治理长江的投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良性长效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民间资本进入环保领域,投资环保事业。建立切实可操作的生态补偿机制,设立专门用于长江流域上中游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基金。七、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长江中上游和三峡库区的保护。建议进一步加大生态移民的力度,特别是将沿江分散居住的农村居民搬离长江沿岸,给两岸各留出12公里宽的生态建设带。同时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实施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重点保护区和重点预防监督区分区防治战略,加大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八、进一步发挥政协优势,为保护长江献计献策。多年来,农工民主党中央、全国政协相关专委会和各级政协委员,多次围绕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进行调研,长江流域十三省市政协坚持每年召开一次“长江水环境保护专题研讨会”,所提建议得到中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人民政协要进一步发挥其位置超脱、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在保护长江这一宏伟事业中作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