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525231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教育第 1 课 爱祖国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 生展示)。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1) 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

2、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2) “风”“雨”的含义?(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二、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在聆听合唱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时,很多同学能在第一遍聆听时,随音乐表演, ,孩子们就会自然的手拉手,这首歌曲 比如“拉着我的手,拉着你的手,祖国和我们一走” 的旋律明朗,节奏第一段欢快,第二段抒情,具有

3、当代流行歌曲的气息,符合当代少年儿童 活力、向上的气息,在二次聆听时,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为曲掉 3 画图形谱,2 班的孩子 虽然之前纪律一般,但竟然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能认真听如何画,最后都能把图形谱画的很 好,而且个个有创意,有的画上脚丫,有的画丰收的苹果,有的画太阳等,孩子的优点真的 需要我们慢慢发现。 红旗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 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

4、重复和变化。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 (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 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 ) 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的向心之意,受党的全面的领导。2.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 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1释义:“颂”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

5、、赞颂)2. 聆听引子部分。(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 首歌曲的曲调? (2)师生讨论。(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 (设计意图:引子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庄严辉煌,为接下来主题的出现作好铺 垫)3聆听红旗主题。 (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3)介绍创作背景。 师: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呢?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 火,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 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

6、红旗的颂歌。 (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用“啊”哼唱“红旗主题” (设计意图:深情舒展宽广的红旗主题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用情绪感染学生,借助具 有歌颂性质的“啊“的发音哼唱主题,进一步感受、体验主题。创作背景的介绍不是以理性 ) 的方式出现,而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作为激发学生情绪、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一个环节。4略听第二主题。 (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让音乐 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 (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战争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艰苦的战争年 代。(设计意图:由于一节

7、课时间有限,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 成略听的部分,不作展开,只是用来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5聆听行进主题。 (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告诉我们。 (2)听行进主题。 听后交流: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在坚定、自信地前进。(3)再听行进主题。 设问: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聆听后交流) (4)师:同样的旋律,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教师分别演唱 红旗主题和行进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加入了附点节奏。 教 师小结: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了。 (5)复听“行进主题”,学生做

8、行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定自信。 (设计意图:行进主题更适合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特点,所以我采用动作感受法欣赏这一 主题。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形象,用动作体验音乐动律,再通过对比法深入 。 引导学生发现音乐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欣赏能力) 5聆听“红旗主题”再现。 (1)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 国的蓝天上。我们的人民意气奋发,我们的军队坚强如钢。 。 (图片:天安门阅兵式) (2)聆听“红旗主题“的再现。 听后提问:你觉得重复的是哪个主题?(红旗主题,即第一主题) 再听,有什么变化? 复听生答:情绪更高涨了。 三、完整欣

9、赏红旗颂 (1)设问: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哼唱,可以动起来。并注 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 (2)聆听红旗颂 (3)听后交流。 教学反思: 红旗颂是一首单乐章的管弦乐曲,作于 1965 年,同年 5 月在“上海之春”音乐周 作为开幕式首演。乐曲气势宏伟、旋律优美,结构严密、配器精细,音响丰富却又通俗易懂, 是我国管弦乐曲中的精品。学生对这首乐曲的旋律非常熟悉,因为在很多朗诵时他们就是以 这首曲子作为背景音乐,但是真正对这首乐曲的背景和所表达的内容还是不太了解,所以在 给学生上这节课的时候,整节课以围绕欣赏管弦乐作品红旗颂为主导,通过分段

10、欣赏, 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以提问、讨论等形式感受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意境,在对作品初步理解 的基础之上,又以创作、表演等形式来演译该音乐作品,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还有部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学习,所以在课下 应该多加强这些学生的教育,给他们多讲道理,让他们也能够融入到音乐课的学习当中,提 高音乐课当中学生的参与率。 卢沟谣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当今时代,创作歌曲不少,但是写给孩子的歌不多。既动听又具有历史意义的歌更是少 之又少。因此,我选择了卢沟谣这首歌,来作为合唱曲目。这首童声合唱卢沟谣无 论从歌词,还是旋律来说,都让人倍感清新流

11、畅。卢沟谣只有八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和 空洞的口号,而是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作词者李 明圣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小童谣、大历史,小焦点、大主题,小语言、大情怀。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 36 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 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 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 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了解卢沟桥事变, 传承民族精神

12、,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 3.过程目标: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且歌唱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 过程的愉悦,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在本首歌曲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曲调清新、悠扬。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 5 到高一个八度的 5,音准 对于儿童来说比较难把握。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乐谱。 五、教学过程 一、音乐知识复习 节拍练习 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打开你的音乐

13、宝库,试着拍一拍老师给出的这段节奏: X X X X X X XX XX X X X (1、学生试拍 2、指生拍掌声鼓励) 同学们拍的都很正确,谁能告诉大家这段节奏的拍号?(四四拍) 很好,那老师圈出的这个节奏是几拍?(四拍,试拍读) 四四拍的节奏中经常出现这种四拍的长音,无论在拍、读还是唱的时候我们都要注意 把时值唱准确。 看来大家的音乐宝库中积累了很多的“珍宝”,希望今天的音乐之旅能更加充实 你的宝库。 二、学习新歌 1、初听感受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座桥,它一边是历史的崎岖,一边是和平的坦途。 八百年风雨迷障,积淀了沧桑绘制庄严。它就是“卢沟桥” (观看卢沟桥歌曲视频) 好听吗?(

14、 ) 2、按节奏读歌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卢沟谣(板书) 首先让我们跟随音乐的节拍,把歌词读一下。 (随音乐按节奏读歌词,注意四拍长音,要读准确) 3、再听歌曲 接下来,请大家看着歌谱再来欣赏卢沟谣,听完请大家从歌曲的速度、力度、 情绪等方面谈一谈你对歌曲的理解? (看谱欣赏) 卢沟谣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 谁能告诉大家你的理解? 你觉得歌曲的速度怎样的?(中速)歌曲从头到尾速度有没有变化呢?(一开始 是中速,后来就变成稍慢了)这位同学听得很认真。从歌曲中的速度提示语:稍慢、 渐慢(板书)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那么歌曲速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力

15、度、情绪随之的变化呢?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 的演唱,听完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4、师范唱 师范唱,重点放在第二段的放慢速度,情绪隐忍、压抑愤怒宣泄 (学生描述:力度有时强有时弱,一开始很柔和,很优美,试着哼一哼。后来变 得强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歌谱中的力度记号也印证了我们的结论。 在歌曲中表 示中强, 表示强, 表示特强(板书)结合本首歌曲,在 处我们要唱的柔和、 柔美。 处要唱的坚定有力量。 要唱的振奋激昂。 5、歌曲学唱 构成音乐的各要素之间是彼此相连的,速度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力度、情绪等要素 的变化,在演唱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把这些变化用你的歌声表现出来。 6、分段学唱、重点乐句教唱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走进卢沟桥,走进那段中国人自强不息、奋勇抗战、 保家卫国的历史。 (1)、学唱第一段:跟录音完整演唱, 这一段向我们展示了卢沟桥的美景,(演唱的美一些,从你的声音里老师仿佛看到了卢 沟桥边水草荡漾,河面上波光粼粼) 年来卢沟桥坚固依旧,陪伴一代代人的成长。 请同学们用歌声表现。 卢沟谣的景色美不美?()这样的美景在我们家里,在我们中国,你自豪吗? 一个声部的声音不足以表现这种感情,所以这里出现了合唱, 二声部比一声部要低一些。师范唱。 跟老师来唱一唱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