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试题及.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522905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气象学试题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文档农业气象学试题(有答案)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说题:1.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余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气象因素:构成和反响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因素。主要包含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二、填空题:(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合适内容)1.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1)、(2)、氩和(3)。大气中臭氧主要汲取太阳辐射中的(4)。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汲取(5)辐射。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

2、浓度一般白日比夜晚(6),夏季比冬季(7)。(8)是大气中独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依据大气中(9)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高升而(10)。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11)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12)。依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3)千米。答案:(1)氮(2)氧(3)二氧化碳(4)紫外线(5)长波(6)低(7)低(8)水汽(9)温度(10)降低(11)平流(12)高升(13)1200三、判断题:(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臭氧主要会合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

3、气层中,它可以汲取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二氧化碳可以激烈汲取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因为植物大批汲取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基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序次,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闲逸层。.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涨而高升,没有激烈的对流运动。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所以又称电离层。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四、问答题:1.为何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

4、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所以全世界的植物要耗费大批的二氧化碳;同时,因为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批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耗费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耗费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日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时时辰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以内是不停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惹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跟着太阳辐射的加强,植物光合速率不停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停降低,正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

5、最低值;午后,跟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速,使二氧化碳耗费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天最弱。所以二氧化碳浓度秋天最小,春天最大。其他,因为人类燃烧大批的化石燃料,大批的二氧化碳开释到空气中,因此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添的趋向。对流层的主要特色是什么?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色有:(1)对流层会合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的水汽,是天气变化

6、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会合在这一气层内;(2)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均匀每上涨100米,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3) 拥有激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使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若是因为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第二章辐射一、名词解说题:1.辐射:物体以发射电磁波或粒子的形成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由辐射所传输的能量称为辐射能,有时把辐射能也简称为辐射。太阳高度角:太阳光辉与地平面的交角。是决定地面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的重要因素。在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在

7、日出日落时为0,正正午达最大值。太阳方向角:太阳光辉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交角。以正南为0,从正南顺时钟向变化为正,逆时针向变化为负,如正东方为90,正西方为90。可照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之间的时间。光照时间:可照时间与因大气散射作用而产生的曙暮光照耀的时间之和。太阳常数:当地球距太阳为日地均匀距离时,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辉平面上的太阳辐射能通量密度。其值为1367瓦?米-27.大气质量数: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经过的路径长度与大气铅直厚度的比值。直接辐射:以平行光辉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被叶绿素汲取并参加

8、光化学反响的太阳辐射光谱成分。大气逆辐射:大气时时辰刻都在向各个方向放射长波辐射,投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12.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地面汲取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即地面净损失的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差额:某时段内,地面汲取的总辐射与放出的有效辐射之差。二、填空题:1.常用的辐射通量密度的单位是(1)。2.不透明物体的汲取率与反射率之和为(2)。3.对任何波长的辐射,汲取率都是1的物体称为(3)。当绝对温度高升一倍时,绝对黑体的总辐射能力将增大倍。假如把太阳和地面都视为黑体,太阳表面绝对温度为6000K,地面温度为300K,则太阳表面的辐射通量密度是地表面的(5)倍。绝对黑体温度高升一倍

9、时,其辐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就变为本来的(6)。7.太阳赤纬在春秋分时为(7),冬至时为(8)。8.上午8时的时角为(9),下午15时的时角为(10)。武汉(30N)在夏至、冬至和春秋分正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分别为(11),(12)和(13)。冬半年,在北半球随纬度的高升,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湖北省在立夏季太阳升起的方向是(15)。在六月份,北京的可照时间比武汉的(16)。在太阳直射北纬10时,北半球纬度高于(17)的北极地区就出现极昼。由冬至到夏至,北半球可照时间逐渐(18)。15.光照时间延长,短日照植物的发育速度就会(19)。在干洁大气中,波长较短的辐射流传的距离比波长较长的辐射流传距离

10、(20)。跟着太阳高度的降低,太阳直接辐射中长波光的比。18.地面温度越高,地面向外辐射的能量越(22)。地面有效辐射随空气湿度的增大而(23),随地面与空气温度之差的增大而(24),随风速的增大而(25)。地面汲取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称为。答案:(1)瓦.米2(2)1;(3)绝对黑体;(4)15;(5)160000;(6)二分之一;(7)0;(8)2327;(9)60;(10)45;(11)8327;(12)3633;(13)60;(14)减小;(15)东偏北;(16)长;(17)80;(18)延长;(19)减慢;(20)短;(21)增添;(22)多;(23)减小;增大;(25)减

11、小;(26)地面辐射差额。三、选择题:(说明:在四个答案中,只好选一个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_。A.延长;B.缩短;C.不变;D.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明朗的天空呈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蓝紫色光_许多的结果。A.汲取;B.散射;C.反射;D.透射。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辐射包含在_中。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长波辐射。在大气中放射辐射能力最强的物质是_。A.氧;B.臭氧;C.氮;D.水汽、水滴和二氧化碳。当地面有效辐射增大时,夜间地面降温速度将_。A.加速;B.减慢;C.不变;D.取决于气温。答案:1.A;2.B;3.C;4.D;5.A四、判断题:1.

12、对绝对黑体,当温度高升时,辐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将向长波方向挪动。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地理纬度等于太阳赤纬。时角表示太阳的方向,太阳在正西方时,时角为90。北半球某一纬度出现极昼时,南半球相同的纬度上必然出现极夜。白日气温高升主若是因为空气汲取太阳辐射的缘由。光合有效辐射不过生理辐射的一部分。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为长波辐射。对太阳辐射汲取得极少的气体,对地面辐射也必然极少汲取。北半球热带地区辐射差额日夜均为正当,所以气温较高。答案:1.错;2.对;3.错;4.对;5.错;6.对;7.错;8.对;9.错;10.错。五、计算题随意

13、时辰太阳高度角的计算依据公式Sinhsinsincoscoscos大体分三步进行:计算时角,以正正午为0,上午为负,下午为正,每小时15;如以“度”为单位,其计算式是(t12)15其中t为以小时为单位的时间;如以“弧度”为单位,则(t12)2/24建议计算时以角度为单位。(2)计算sinh值(所需的值可从教材附表3中查到,考试时一般作为已知条件给出)。求反正弦函数值h,即为所求太阳高度角。例:计算武汉(30N)在冬至日上午10时的太阳高度角。解:上午10时:(t12)15(1012)1530冬至日:=2327武汉纬度:=30sinh=sin30sin(2327)cos30cos(2327)co

14、s(30)=0.48908.h=2917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依据公式:h=90进行计算;特别应注意当计算结果h90时,应取补角(即用180h作为太阳高度角)。也可依据h=90|进行计算,就不需考虑取补角的问题(建议用后一公式计算)。还应注意对南半球任何地区,应取负值;在北半球为冬半年(秋分至春分)时,也取负值。例计算当太阳直射20S时(约11月25日)在40S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解:已知=40(在南半球)=20h=90(40)+(20)=110计算结果大于90,故取补角,太阳高度角为:h=180110=70也可用上述后一公式直接得h=90|=90|40(20)|=70计算可照时间大体分三步:依据公式:cos0=tgtg计算cos0的值。计算反余弦函数值0,得日出时角为0,日落时角为+0计算可照时间20/15(此中0一定以角度为单位)。例计算11月25日武汉的可照时间。解:由附表3可查得=20,武汉纬度=30cos0=tgtg=tg30tg(20)=0.2101380=77.87即:日出时角为77.87(相当于真太阳时6时49分),日落时角为77.87(相当于真太阳时17时11分)。可照时间=20/15=277.87/15=10.38小时计算水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