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层次的倾听.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520832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实现高层次的倾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实现高层次的倾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实现高层次的倾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实现高层次的倾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实现高层次的倾听.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实现高层次的倾听刘明轩在不同的时间与情况下,我们人类常以不同的方式去听一切声音。有些场合我们听的很专心,而在有些场合,我们却心不在焉。例如,有些人在公司能够很专心地听上司或老板的讲话,但回到家里,却对家人的话充耳不闻;许多男同胞在谈恋爱时对女友的话听的很用心,但往往结婚以后却很少用心听妻子讲话。有效倾听的缺乏往往导致错失良机、产生误解、冲突甚至做出拙劣的决策,或者因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而导致危机等等。在实践家绩效教练证书课程(DPCC)中,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训练学员如何掌握教练的“听”的能力。仅仅透过听、说、问之间的行为的改变,即可令组织中的管理氛围有所改变,使组织成员(或当事人)产生绩效

2、行为,进而创造组织及个人期望的绩效。按照影响倾听效率的行为特征,倾听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1. 自我聆听在这个层次上,听者完全没有注意说话人所说的话,假装在听其实却在考虑其他毫不相关的事情,或者内心想着辩驳。他更感兴趣的不是听,而是说,即焦点在自己的思想上。这一层次包括三种方式:表面的听。知道眼前有人在说话,但却只是关心自己心里正在想的事情;半听半不听。为了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找寻自己发言的机会,所以不得不偶尔听一下别人在讲什么;安静而消极地听。听是听了,但没有反应,没有几句真的被听进去。这类倾听者眼睛瞪着说话的人,但他可能更在乎的是自己当下的心情,对别人的话并不在意。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导致的

3、可能是关系破裂、冲突的出现和拙劣决策的制定等等。 2. 表面聆听听到了讲话者的声音也听到了他的话,但听的还不够深刻,没有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听者主要倾听对方所说的字词和内容,很多时候错过了讲话者通过语调、身体姿势、手势、脸部表情和眼神所表达的意思,即焦点在对方的言辞上。这类倾听者表面上看起来确是在听,有时也会通过点头同意来表示正在倾听,好象是理解了,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于是,彼此之间的误会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3. 倾心聆听专心而有效地倾听,表现出一个优秀倾听者的特征。即:带着理解和尊重倾听;把自己放在讲话者的立场,试图以讲话者的观点去看待事情;倾听者清楚自己个人的喜好,避免对当事人表达的信息

4、作出武断的评价;对于激烈的言语,能掌控自己的情绪,不受负面的影响;不急于作出判断,而是同理(感同身受)对方的情感;询问而不辩解,设身处地看待人和事物;在当事人表达的信息中抓住关键的部分,进一步通过提问来探询并获取新的、有价值的信息;不分心,不断章取义,不忽视言辞以外的信息(如讲话者的语调、身体姿势、手势、脸部表情和眼神所表达的意思)。即“聽”的集中体现,而这,正是一个优秀教练应有的聆听状态。在教练对话时,只要能放下当下那一刻自己个人的喜好,撇开当下那一刻内心的情绪,只是安静地听,才能听得“清”、听得“全”、听得“准”、听得“深”。 研究表明,大约80%的人只能做到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倾听,只有

5、20%的人能做到第三层次的倾听。那么,如何实现高层次的倾听呢?以下几点可供借鉴:透过非语言行为。如眼睛接触、某个放松的姿势、某种友好的脸部表情和宜人的语调,建立积极和谐的交流氛围。轻松、专注的表现,可使对方感到安全和被看重;带着理解和相互尊重进行倾听;1.以同理心同理对方;2.以一种关心的态度,让当事人试探你的意见和情感,同时感受到你是以一种非裁决的、非评判的姿态出现。不要立即问一大堆问题,以免引起当事人的自然防御心理。3.表现的像面镜子:回馈你认为对方当时正在考虑的内容;总结当事人说话的内容以确认你完全理解他所说的话,如“我听到的是、我理解到的是、我想你刚才要告诉我的是”;4.避免先入为主,过早下结论。以个人态度投入问题时,往往使当事人导致愤怒或受伤的情感;5.以简单的语句认同对方的陈述,例如“嗯”、“噢”、“我明白”、“是的”、“有意思”、“说来听听”、“我们讨论讨论”、“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我对你说的话很感兴趣”等,鼓励当事人谈论更详尽的内容;6.细心观察对方的语调和身体姿势、手势、脸部表情、眼神等非语言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