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1.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520376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工厂路小学 梁洁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过程与方法:1. 反复吟诵,一边读一边想象,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的美好的感情。2. 联系生活积累,理解诗人情感的生发与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浓烈的思乡之情,体会古诗的韵律之美,喜爱古诗,积累古诗。二、教学重点: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和意境和蕴含其中的好美好情感。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感情的生发与变化。四、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学生结合看图、查阅资料和课文注释理解诗句内容。重

2、点训练学生的诵读,并在读中体会和理解。学法:自读、交流、背诵。五、教学准备:CAI课件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意境渲染,课前铺垫 同学们,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曾留下许多思乡思亲的千古绝唱。在你的脑中有哪些思乡思亲的诗句能和老师和同学分享一下吗?(请学生背一背)看来,同学们古诗的积累还真不少。二、揭示课题。初读古诗 1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今天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一首王维的思亲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齐读课题。提问:谁来说说你从诗题中读懂了什么?(请三个同学说)2那王维到底在这一天是怎么思念他的兄弟的?我们就

3、一起进入古诗。(课件出示古诗)3、提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借助生字拼音的提示,把古诗的字、词读正确,把诗句读流利。4、学生自由读诗。老师巡视。5、(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是否把字音读准了。6、请全班一起准确、流利地读一次。三再读古诗-读出诗味1、古诗读正确还不够,还应细心体会、琢磨,把握它的节奏诗味读出来。(咱们再听一次范读,注意听范读是怎么样读出节奏的。2、哪一位同学来也能像范读那样读一读呢?指名读。全班读3、齐读。四、 细读古诗-读懂诗意,走近诗人1、同学们通过把握节奏把诗的韵味读出来了,也让老师沉醉其中了,真棒 。诗人为什么这样的想家?这首诗讲了什么呢?仔细读古诗及

4、诗下面的注释,努力把诗意读懂。2学生自己读诗学诗。3老师提两个问题检查读书效果:(1)诗人身在何方?(2)诗人心在何方?4(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王维 身在他乡 心在家乡”)5谈谈你是从哪里发现诗人身他乡的?(少一人 异乡 异客 ) 6谈谈你是从哪知道诗人的心在家乡?(独 倍思亲 知)7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无论走到哪里,心底最牵挂的还是自己的家乡。8老师配乐读。五 品读古诗-读出情意,走进诗人1(课件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闭眼想想:身在他乡,心在家乡的王维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是如何度过的?2指名说说。沉浸在深深的思念当中的王维,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导读)3

5、(课件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边读边想: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王维的家乡是一番怎样的情景?4指名说说。5这样热闹的场面里没有王维,孤独一人的王维只有(学生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幸福的场面里没有王维,独在异乡的王维只有(学生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隔几百年后的今天,所有漂泊异乡的游子,每当面对那一轮圆月思乡愁怅之时,也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学生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六、诗外读诗-超越诗人1每当王维想家时,他就倍感孤独,每当孤独时,他又特别想家。这种相思的潮水挡也挡不住,就化成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让我们一起在优美的音乐伴随下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吧。(配乐牵挂)3孤独、思乡的情愫似乎一直伴随着王维,后来他又写过这样的诗句:(课件出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读读,说说大意。4(课件出示)“”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读读,说说大意。5是啊,看不够的家乡景,念不完的家乡人,写不完的还是家乡情啊!王维的诗让我们也深深沉醉在这浓浓的思念当中,就让我们在这种沉醉中,结束这一节课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