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常压罐车安全技术检验规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520051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常压罐车安全技术检验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常压罐车安全技术检验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常压罐车安全技术检验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常压罐车安全技术检验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常压罐车安全技术检验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常压罐车安全技术检验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常压罐车安全技术检验规程(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常压罐车安全技术检验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证危险化学品常压罐车(以下简称罐车)检验工作的质量,确保道路运输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并结合实际,制定本规程。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工作压力为常压、设计温度为常温条件下,与所载液体理化特性相适应的不同材质的罐车罐体。第三条 在用罐车的定期检验分为年度检验和全面检验。年度检验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每6年至少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每5年至少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罐车,应该做全面检验。1、新罐车使用一年后的首次检验;2、罐体发生重大事故或停用一年后的重新投用的;3

2、、罐体经重大修理或改造的。第四条 定义罐车指罐体与底盘的组合体。罐体指由筒体、封头、人孔、注入口、卸料口等和其他必要的附件所构成的封闭容器总成,其容积大于045m3。罐体元件主要是指筒体、封头、人孔、注入口、卸料口等。金属罐体主要是指碳素钢、耐酸不锈钢、铝或铝合金板材所制作的罐体。非金属罐体主要指用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所制成的罐体。常压指工作压力不大于72kPa。常温指在正常大气压下,金属罐体环境工作温度为4050,非金属罐体环境工作温度为2040。第五条 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罐车,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提高其安全状况等级,否则不得继续使用。第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罐车,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试漏试验。

3、(一)用焊接方法更换罐体元件的;(二)罐体元件焊补深度大于1/2壁厚的;(三)停止使用2年后重新复用的;(四)使用单位或者检验机构对罐车的安全状况有怀疑的。第七条 从事罐车定期检验工作的检验单位必须是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检验人员必须持有经质量技术监督部组织考核合格,取得检验员(含检验员)以上资质,方可从事罐车检验工作。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必须接受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监察,并对罐车检验结论的正确性负责。检验前,检验单位应根据罐车所载的液体分别制定检验方案,检验方案由检验单位授权的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检验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批准后的检验方案进行检验工作。第八条 罐车使用单位必须于检验

4、有效期满15日前将检验计划报当地检验机构,检验机构应当按检验计划完成检验任务。第九条 检验的一般程序(见附录B)是检验工作的常规要求,检验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工作。第二章 检验工作准备第十条 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仔细了解罐车所载液体的理化特性,掌握防护措施,遵守操作规范。第十一条 检验前,应将罐车开到检验专用场地,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车体移动。第十二条 进行年度检验或全面检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所载易燃、有毒或窒息液体的,应用蒸汽对罐体进行蒸煮、吹扫、进行置换。置换合格后,方可打开人孔。载有易燃液体的,严禁用空气置换。(二)罐体进行置换、清洗后,应进行取样分析、取样分析结

5、果应达到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三)罐体内部空间的含氧量应当在1823%(体积比)。必要时,还应配备通风、安全救护等措施。第十三条 进罐进行检验或辅助工作时,必须选配适用的防护用具,在罐外设立安全监护人员,方可进行。第十四条 检验用灯具和工具的电源电压应符合GB/T3805-93特低电压限值的规定,进入罐内照明使用电压不超过24V的安全电压。第十五条 需现场射线探伤抽查时,应隔离出透照区,设置安全标志。第十六条 检验用的设备和工具,应在有效的检定期内,经检查和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第十七条 检验人员应对检验安全条件进行确认,有权中止不符合安全规定的作业,并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或上级安全监察机构反映

6、。第十八条 检验场地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第三章 年度检验第十九条 罐车年度检验内容(一)罐体技术资料审查;(二)罐车罐体的外观检验;(三)结构检查;(四)材质检查;(五)液面计、流量表、压力表、温度计、通气阀、导静电装置、装卸软管、阀门、消防设施的检查;(六)罐体与底盘连接紧固件、导静电装置检查;(七)壁厚测定。第二十条 罐车技术资料审查(一)罐车资料审查1、罐车随车文件(1)车检验合格证;(2)罐车准运证;(3)罐车运输许可证;(4)驾驶员上岗证和押运员证;(5)罐车上年度定期检验报告;(6)液面计指示刻度与容积的对应关系表和在不同温度下,介质密度、压力、体积对照表。(二)罐车技术文件及资

7、料1罐车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2罐车容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所载液体的密度和罐体自重,并和车辆总质量相匹配;3原材料、外购件应符全有关标准规定,并有制造厂家的合格证明,所有零部件必须有检验合格证;4橡塑制品应耐腐蚀和耐油,其性能应分别符合HG/T2183-1991和GB/T539-1995的规定。5人孔盖和液体注入口盖的密封垫片,应采用耐油或耐酸橡胶或相应耐腐蚀材料制作,其性能应分别满足HG/T2183-1991和GB/T539-1995的规定。6所载有毒、腐蚀液体的罐体,采用耐压不低于PN16MPa的钢质阀门或其他专用阀门。其卸料阀门应为串连式双道阀门,其中一

8、道阀门应为内置式阀门,并装置罐体的底部。7罐体上选配的液面计、流量表、压力表、温度计等仪表,应有检定的有效合格证。8所载易燃液体罐体的软管接头应执行GB94191988中的4.22条。9载易挥发液体的罐体应安状DN60通气阀,通气阀的技术性能应符合GB94191988中的4.16.4条的规定。第二十一条 罐车罐体的外观检验(一)金属罐体要求1金属罐体的横断面应为椭圆形,带圆弧矩形或圆形。2金属罐体封头应采用折边平封头、碟形封头、椭圆形封头,不允许采用无折边封头。3金属罐体封头的焊接须采用全焊透的对接接头形式,不允许采用角焊缝。4金属罐体内外表面应无裂纹、明显划痕或腐蚀凹坑等损伤缺陷。修补处的厚

9、度不应超过所用材料厚度的负偏差值。以肉眼或者510倍放大镜检查罐体表面,对接焊缝、接管角焊缝等部位的表面裂纹。(二)非金属罐体要求1金属罐体的横断面应为椭圆形,圆形。2金属椭圆形罐体的横断面长短轴之比不大于2。3非金属罐体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杂质混入,无纤维外露,无目测可见的裂纹、划痕、疵点及白化分层等缺陷,在任取(3030)mm2面积内最大直径为4 mm的气泡不得超过5个,外表面应平整光滑,无纤维外露,无明显气泡及严重色泽不匀现象。(三)罐体表面漆色和标志1罐体表面的油漆质量应符合QC/T484-1999的规定,颜色应符合表1的规定。所有外露黑色金属均应进行防腐处理。表1 罐体颜色装载货物性

10、质易燃液体毒性液体腐蚀性液体罐体颜色银灰色(B04)中灰色(B02)深灰色(B01)色带橙色反光带(反光度不低于1级红色反光材料的亮度)2罐体标志(1) 必须在罐体的后部和两侧沿中心线粘贴橙反光带,宽度为150mm左右,反光度不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一级红色反光材料的要求。(2) 必须在罐体的后部反光带正上方和罐体两侧反光带正中间粘贴橙色反光字“爆”、“毒” 、“腐” 文字。反光亮度不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一级红色反光材料的要求。(3)必须在罐体的后部安装告示牌,在告示牌上标明危险化学品的名称、种类、罐体容积、最大载质量、施救方法、企业联系电话。(四)罐体人孔盖和液体注入口罐体人孔盖和液体注入口应符合

11、GB18564-2001第44条的有关规定。人孔盖和液体注入口盖的紧固螺栓的强度必须满足承压要求。(五)爬梯要求:1爬梯应便于攀登,连接牢固,宜设在罐体右侧,宽度不小于350mm。2罐体顶部操作平台应装设防护栏。(六)罐体内防波板罐体内防波板的设置年应符合GB18564-2001第46条的有关规定。1防波板应连接牢固,不易脱落,无明显移位,相邻两块防波板上的孔的中心线不应重合。2罐体容积大于45m3时,横向防波板应设计制作成三角波浪型。(七)罐体焊缝表面质量1形状、尺寸以及外观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规定;2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夹渣等缺陷,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的飞溅物必须清除干净;3焊缝与

12、母材应圆滑过渡;4焊缝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mm,连续长度不得超过100mm;5角焊缝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要求,外形应平缓过渡;6焊缝余高不得超过2mm;7焊缝错边量和棱角度不得超过20mm。(八)罐车后保险杠1后保险杠距离罐体后封头和附件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2后保险杠的宽度不得小于车辆全宽的80;3后保险杠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结构上不得影响罐车显示牌照、灯光、信号和影响交通安全;4后保险杠可接封闭车厢的车辆后悬的规定,后悬不得超过轴距的65,最大不得超过35mm。第二十二条 罐体结构检查(一)封头与罐体的连接封头与罐体的焊接须采用全焊透的对接接头形式,不允许采用无折

13、边封头。(二)焊缝的合理布置封头拼接焊缝之间、罐体的纵焊缝之间以及封头拼接焊缝的端点与相邻罐体的纵焊缝之间,其焊缝边缘间距应不小于100mm。(三)防波板与罐体的连接防波板与罐体必须封闭式焊接,不允许断续焊接,防波板数量不低于标准规定值。(四)排污口应在罐体最底部设置排污口,并接有排污管。对沉降量较大的介质,应在排污管上接双道串联的球阀,公称通径不低于DN65,且罐体排污口应加强。第二十三条 材质检查首次检验时,应核对罐体材质与所载液体的相容性(见附录A),若装运附录A未提到的液体,应参考附录A的同类液体。第二十四条 液面计、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通气阀、导静电装置、装卸软管、阀门、消防设施

14、的检查(一)罐体上选配的液面计、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等仪表,应灵敏可靠并有检定的有效合格证,与所载液体必须相容。(二)通气阀1装载易挥发液体的罐体应安装DN60通气阀,罐体容积大于12 m3时,必须装置2个DN60的通气阀,通气阀的技术性能应符合GB9419-1988中4164的规定。2当罐内压力高于外界压力6 kPa时,出气阀关闭,但高于8 kPa 时,出气阀应开启。当罐内压力低于外界压力2 kPa时,进气阀关闭,但低于3 kPa时,进气阀应开启。(三)导静电装置1所载易燃液体的罐体必须配备导静电接地装置,并符合JT/T230的规定。2严禁使用铁链。(四)装卸软管1软管与介质接触部分应耐相

15、应介质的腐蚀;2软管与两端接头的连接应牢靠;3吸入软管在196 kPa压力下,保压5min不得渗漏;4装卸软管在15倍泵出口额定工作压力下,保压5min不得渗漏;5软管不得有变形,老化及堵塞等问题。(六)阀门1卸料阀出料管口应设在罐体底部后端,如必须在罐体后封头开孔,装置卸料阀时,其出料管口不应超出车辆的后保险杠;2罐体接管与阀门之前,不允许采用胶管连接(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罐体除外);3所载有毒、腐蚀液体的罐体,采用耐压不低于PN16MPa的钢质阀门或其他专用阀门。其卸料阀门应为串連式双道阀门其中一边阀门应为内置式阀门,并装置在罐体的底部;4所载易燃液体的罐体,应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铜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球阀,直径应不大于DN65 mm;5所载剧毒液体的,应配备抽吸式或增压式装置,该装置应设在罐体上部;6卸料口应配置堵盖或封闭式积漏器。(6)消防标准要求车辆必须配备不少于2个与所载液体相适应的灭火器或有效的灭火设施。第二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