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教案3篇.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518544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踏雪寻梅教案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踏雪寻梅教案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踏雪寻梅教案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踏雪寻梅教案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踏雪寻梅教案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踏雪寻梅教案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踏雪寻梅教案3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踏雪寻梅教案3篇踏雪寻梅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2、稳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和运用;培育演唱二声部曲谱的力量。 3、听赏冬天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是歌曲教学的重点。后半拍起的乐句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思路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纳让学生多听的方式,代替以前教师一味地教唱歌曲,学生在观赏歌曲时,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把握了歌曲。通过提示力度的比照,能用不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3/4 30 20 10 | 30 20 10 mi mi mi ma

2、 ma ma 学生保持正确姿态做断音练习。 三。节奏嬉戏: 放踏雪寻梅的录音,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导入新课踏雪寻梅 1、简介歌曲,放录音。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得意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学生观赏歌曲,想象一幅画面,并把它画下来。 2、歌曲教学: (1)齐读歌词。 (2)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 (3)再次观赏歌曲。 (4)学唱歌曲。难点处跟唱。 (5)稳固几遍。 (6)请个别唱得好的同学独唱歌曲。 (7)歌谱教学:听琴声逐句唱歌曲的谱子。整体连起来唱一遍,留意要正确的唱好断音。 (8)全体同学唱歌曲,个别同学打

3、击乐器伴奏。 3、歌曲处理 (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唱歌曲,自己比照,体会不怜悯绪、情感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五、听赏冬天的故事 踏雪寻梅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时代风格和高雅意境,能对唱曲表现的画面绽开美妙而富有情趣的想象。 2、能生动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歌声再现歌曲的意境。 3、能对唱曲的歌词、旋律进展赏析,在唱歌中将对唱曲的感性熟悉与乐谱的理性熟悉统一结合起来,充分体会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 歌曲高雅意境的感受以及用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演艺术处理的结

4、合统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爱下雪吗?今日教师为大家带来了一组漂亮的雪景图,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1、课件播放出示雪景图。 天寒地冻、百花凋零,但是在冰天雪地里只有一种花却在傲雪怒放、暗香袭人。这是什么花?(梅花) 请你想一想学过的有关梅花的诗?(提问后出示幻灯片) 踏着皑皑白雪,闻着幽幽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听,远处传来了一阵铃铛声,一个小朋友正骑着小毛驴向我们走来,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去踏雪寻梅吧!(出示幻灯片,初听踏雪寻梅) 2、课件播放踏雪寻梅。 师:这就是我们今日学习的新歌,它的名字叫做踏雪寻梅(课件演示),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是由谁作曲的吗? 3、简介黄自。(课件演示)

5、 二、学唱歌曲。(课件演示) 1、复听音乐,思索:有没有不熟悉的字,不理解的词? (1)“霁”读ji,雪后放晴的意思。 (2)“坝桥”指有扶手的石板桥。 2、有感情的读歌词。 3、熟悉休止符。 4、歌谱教学。听琴声逐句唱歌曲的谱子,整体连起来唱一遍,留意要正确地唱好断音。 5、跟琴演唱歌曲,把学生易错处单独拿出练习。 “骑驴坝桥过”的“骑”轻松的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 “好花摘得供瓶养”,休止的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慨地唱出“好”字。 6、跟随录音小声的唱歌曲。 三、歌曲的演唱处理。 歌曲中消失了许多表情记号(出示幻灯片) 1、歌曲开头有一个“mp”,要用中弱的力度以叙事性的口吻

6、来演唱。 2、四个“响叮当”下面都有断音记号,要怎样唱?(短促跳动,力度表现驴儿由远及近的悦耳铃声) 3、“骑驴坝桥过”的“骑”轻松的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在驴处做一个骑的动作,提示学生挺起胸、自信傲慢的演唱。 4、“好花踩得供瓶养”是歌曲的高潮,所以力度是强,感慨地抒发情感,可以在这一句前半拍休止符的位置处加上一个闻花的动作,深呼吸一下,然后感慨地唱出“好”字,奇妙的解决教学难点。 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歌曲表现与拓展。 1、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出示打击乐器:串铃、碰铃、双响筒。 提出问题:假如让你用打击乐器来表现这首踏雪寻梅你将会选择哪件打击乐器,你想表现什么? 各乐器的表

7、现:用双响筒可以表现驴儿悦耳的蹄声;四个“响叮当”用串铃,其余局部可用响板。没有打击乐器的同学拍腿伴奏。 2、四个“响叮当”采纳男女生接口唱。 3、尝试轮唱的演唱形式,两个声部相差一小节,此起彼伏,交相辉映。 4、观赏动画版踏雪寻梅,跟随视频完整的演唱歌曲。(课件播放) 五、小结。 师:今日我们一起在歌声中踏雪寻梅,渡过了一段欢乐的时间。我们从梅花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对,让我们学习梅花不畏寒冷顽强不屈的名贵品质,愿梅花精神陪伴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 踏雪寻梅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愉快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留意断音记号的演唱,感受断音和连音的区分。 2、能用适当的力度来演唱

8、歌曲,特殊是把握渐强和渐弱的演唱。 3、为了使歌曲演唱的更有韵味,能用简洁的二声部合唱处理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娴熟处理力度记号。 2、歌曲中消失的难点节奏和前八分休止节奏的演唱。 教学预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歌曲踏雪寻梅。 1、导入: 师:今日教师带来了一首小诗,诗的名字叫踏雪寻梅,想听教师来朗读一下吗? 生:想! 师:好,那听教师来朗读一遍,听的时候,请大家想象一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教师把踏雪寻梅的歌词以诗歌的形式呈现,教师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生:我仿佛看到了雪后初晴,腊梅花开,有

9、个小朋友骑着毛驴去赏花,小毛驴脖子上的铃铛发出了叮当叮当的声音。 师:同学们描绘的真好,现在诗情画意都有了,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乐韵,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幅奇妙的画面所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 2、观赏歌曲。 师:这首诗是音乐家黄自于三、四十年月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的歌词,现在我们一起来观赏一遍这首歌曲。 (出示歌谱,并播放课件观赏歌曲) 师:请大家说说听完歌曲后的感受,哪些地方你觉得很难? 学生经过争论,自己总结出歌曲的难点。 3、出示旋律并学习: (1)用听唱法重点练习刚刚学生提出的难点。 (2)分句练习,跟琴自学歌谱。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自己填入歌词演唱歌曲。(同样难点乐句,用听唱法反复演

10、唱) (4)把断音记号重点练习下,曲中四次“响叮当”上方加了什么音乐加号?为什么要加?怎样生动地来演唱?加了断音记号,表现驴儿悦耳活泼的铃声。要唱得短促跳动,力度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走近的悦耳的铃声。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 (5)复习力度记号,在几个乐句上添加适宜的。力度记号,请学生进展选择填充,并说说用这些力度记号表现了怎样一副情景。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 (6)把填充完整的歌曲再次演绎一遍,留意歌曲中的断音记号,力度记号。 4、完整地演唱歌曲。 采纳多种演唱形式来稳固歌曲,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 5、拓展练习 在完全把握歌曲的根底上,进展简洁的二声部合唱,最终一个乐句加一个声部进展练习。一半学生唱旋律声部,另一半学生用“响叮当,响叮当”的旋律作为其次声部进展伴唱,感受和声的魅力。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 三、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