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复习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51808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管理复习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供应链管理复习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供应链管理复习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供应链管理复习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供应链管理复习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链管理复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管理复习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说明1.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工作流、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的协调与限制,从选购原材料起先,制成中间半成品以及最终产品,最终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2. 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支配、组织、协调与限制等。3. 供应契约:是指通过合理设计契约,削减合作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促进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确保有效完成双方的订单交付,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用户满足度,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绩效及每一个成员企业的绩效。4. 供应协议:是依据供应链产品

2、生产模式的推特点,结合GATT、ISO9000/EDI/TCP/IP等多方面学问,将供应链管理工作进行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供应链协议强调供应链的好用性和供应链管理的可操作性,重视完全信息化和零时间响应的实现。5. 生产延迟:重点集中于产品最终成型上,目标在于尽量使产品保持一般性状态,先批量生产出较多数量的标准产品或基础产品,以实现规模化经济,收到客户订单后再在交货时间前依据客户要求作出特性化配置6. 有效客户响应:是指为了给消费者供应更高利益,以提高商品供应效率为目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沟通工具,在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相互协作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流通体制。7. 平衡积分卡:是从财务

3、、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保证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8. 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来协调企业与顾客间在销售、营销和服务上的交互,从而提升其管理方式,向客户供应创新式的特性化的客户交互和服务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吸引新客户、保留老客户以及将已有客户转为忠实客户。9. 独立需求: 指外界或消费者对制成品或最终产品之市场需求,亦即企业所承接市场之订单需求,因为它的需求量是由市场所确定,企业本身只可依据以往之阅历法则予以预料,而无法加

4、以限制或确定,故称之为独立需求。10. 灵敏型的供应链:在合作、竞争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由若干供方、需方等实体(自主、半自主或者是从属)构成的快速响应环境变更的动态供需网络。11.VMI:是一种在制造商(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12.CPFR:合作支配、预料和补货时一种供应链支配与运作管理的新的哲理,它应用一系列的处理和技术模型,覆盖整个供应链的合作过程,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提高预料精确度,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效率、削减库存和提高消费者满足程度的目的。(172)

5、简答题1.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供应链管理强调每一个企业都需强化知道的核心竞争力,为此要清晰地辨别本企业的核心业务,然后再狠抓核心资源,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的非核心业务一般应实行外包的方式托付给业务伙伴,并与业务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供应链企业间形成的是一种合作性竞争。以顾客满足度作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对下游企业来讲,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功能不是简洁的供应物料,而是要用最低的成本供应最好的服务。供应链管理的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供应链管理则强调这几个流必需集成起来,只有跨企业流程实现集成化,才能实现供应链企业协调运作的目标。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

6、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加。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的作用特殊重要,因为缩短物流周期比缩短制造周期更加关键。2.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由顾客化需求集成化支配业务流程重组面对对象过程限制组成第一个限制回路(作业回路),由顾客化策略信息共享调整适应性创建性团队组成其次个回路(策略回路),由作业回路的每个作业形成格子相应的作业性能评价与提高回路(性能评价回路)。3. 供应链网络设计决策的影响因素(1) 经济因素运输条件与费用。供应链上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交通运输。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人工费用占产品成本的大部分,必需考虑劳动力的成本。能源可获性与费用。没有

7、燃料和动力,企业就不能运转。地理条件和建设费用。建厂(或者配送中心)地方的地势、利用状况和地质条件,都会影响到建设投资。(2) 政治因素。包括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法制是否健全,税负事都公允等。(3) 社会因素。包括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教化水平、宗教信仰和生活水平。(4) 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状况。4.供应链运作中部协调的现象有哪些(1)供应链“需求变异放大”现象。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只依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使订货量产生了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源头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与实际消费市场中顾客的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

8、偏差,需求变异将实际需求量放大了。(2) 曲棍球现象。在某一个固定的周期(月、季或年)内,前期销量很低,到期末销量却有一个突发性的增长,而且在连续的周期中,这种现象会周而复始,其需求曲线的形态类似曲棍球棒。(3) 双重边际效应。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为了谋求各自收益最大化,在独立决策的过程中确定的产品价格高于其生产边际成本的现象。5. 发展伙伴供应商关系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有哪些发展伙伴供应商关系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有哪些 有利于形成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 有利于战略伙伴关系中的技术扩散与服务协作。 有利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质量保证体系。 有利于提高供应链对客户订单的整体响应速度。(百度:

9、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达成高层次合作关系指相互信任基础上供需双方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实行共担风险、共享利益长期合作关系意义或者说好处: (1) 缩短供应商供应周期提高供应敏捷性; (2) 降低企业原材料、零部件库存水平降低管理费用、加快资金周转; (3) 提高原材料、零部件质量; (4) 加强与供应商沟通改善定单处理过程提高材料需求精确度; (5) 共享供应商技术与革新成加快产品开发速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6) 与供应商共享管理阅历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高)6. 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步骤分析市场竞争环境,目的在于针对哪些产品开发供应链合作关系才有效,以确认用户需求建立合作伙伴选择目标

10、,建立实质性目标降低成本。建立合作伙伴评价标准,需依据系统全面性、科学性建立标准。建立评价小组,评价小组必需得到制造商和合作伙伴企业的认同合作伙伴参加,企业应尽早的让合作伙伴参加到评价设计过程中来 评价合作伙伴,依据肯定的技术方法选择合作伙伴。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市场需求不断变更,可依据须要刚好修改。7.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方法联合库存管理(JMI) 联合库存管理,就是建立起整个供应链以核心企业为核心的库存系统,详细来说,一是要建立起一个合理分布的库存点体系,二是要建立起一个联合库存限制系统。 供应商驾驭库存(VMI) 供应商驾驭库存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就

11、是供应商驾驭核心企业库存的一种库存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的由核心企业自己从供应商购进物资、自己管理、自己消耗、自负盈亏的模式的一种革命性变动。 供应链运输管理 除库存管理之外,运输管理相对来说,没有像库存管理那样要求严格、关系重大。因为现在运力资源丰富,市场很大。只要规划好了运输任务,很简洁找到运输承包商来完成它。因此运输管理的任务,重点就是三个,一是设计规划运输任务,二是找合适的运输承包商,三是运输组织和限制。 连续补充货物(CRP) 连续补充货物CRP,就是供应点连续地多频次小批量地向需求点补充货物。它基本上是与生产节拍相适应的运输蓝图模式。主要包括配送和准时化供货方式。分销资源支配(DRP)

12、 DRP是分销需求支配,它是MRP原理和技术在流通领域中的应用。该技术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供应和调度问题。基本目标是合理进行分销物资和资源配置,以达到既有效地满足市场须要又使得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准时化技术(JIT) 准时化技术,包括准时化生产、准时化运输、准时化选购、准时化供货等一整套JIT技术。这些在供应链中基本上可以全部用上。它们的思想原理都一样,就是四个“合适(Right)”: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货物、按合适的数量、送到合适的地点。它们的管理限制系统一般采纳看板系统。基本模式都是多频次小批量连续送货。 快速、有效的响应系统 快速响应系统QR,主要的思想就是依靠供应链系统、而不是只依靠

13、企业自身来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效率。 有效率的客户响应系统ECR,主要思想是组织由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等构成的供应链系统在店铺空间支配、商品补充、促销活动和新商品开发与市场投入四个方面相互协调和合作,更好、更快并以更低的成本满足消费者须要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CPFR)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CPFR)合作支配、预料与补货模型是近年来供应链探讨与实践的热点。是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库存管理技术,它在降低销售商的存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供应商的销售额8. 联合库存管理的优点为实现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供应了条件和保证削减了供应链中的需求扭曲现象,降低了库

14、存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库存作为供需双方信息沟通和协调的纽带,可以暴露供应链管理中的缺陷,为改进供应链管理水平供应依据为实现零库存管理、准时选购以及精细供应链管理创建了条件进一步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的原则9. 简述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主要作用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果作出评价。整个考虑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供应链在市场中的生存、组建、运行和撤销的决策供应必要的客观依据。对供应链上各个成员企业作出评价。主要考虑供应链对其成员企业的激励,吸引企业加盟,剔除不良企业对供应链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作出评价。主要考虑供应链的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所供应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用

15、户满足度的角度评价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好坏。除对供应链企业运作绩效的评价外,这些指标还可以对企业起到激励的作用,包括核心企业对非核心企业的激励,也包括对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相互激励。10. 基于供应链的选购模式与传统模式之间存在哪些不同从为库存而选购到为订单而选购的转变。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选购活动是以订单驱动方式进行的,制造订单是在用户需求订单的驱动下产生的,然后,制造订单驱动选购订单,选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从选购管理向外向资源管理的转变。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就是系统性、协调性、集成性、同步性,外部资源管理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上述思想的一个重要步骤企业集成。从一般买卖关系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转变。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选购管理的另一个特点,是供应与需求的关系从简洁的买卖关系向双方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转变。11. 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的七条原则是什么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简洁性原则集优原则协调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战略性原则12. 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合作机制。体现了战略伙伴和企业内外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利用决策机制。由于供应链企业决策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