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跳绳踢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51725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跳绳踢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跳绳踢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跳绳踢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跳绳踢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跳绳踢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跳绳踢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跳绳踢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跳绳踢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农村小学跳绳踢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一、 研究背景 锡山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体育)教学指导意见要求“体育与健康教学要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实施学生体力和智力的双向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我校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设学校体育活动课程。但受农村小学硬件设施、资金投入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我校试图“低消耗,高产出”,于是,“跳绳、踢毽”进入我们的视野。 跳绳、踢毽运动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健身活动,历史悠久。社会上男女老少都能跳上几下,踢上几脚。其运动量可随意控制,运动场地到处可有,深受民众喜爱,运

2、动人群随处可见。 跳绳、踢毽运动,通过抬腿,跳跃,屈体,转身等运动,有效地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性,增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身体各部分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研究表明,跳绳、踢毽还可以健脑,并能锻炼精神高度集中,增强反应能力。 为此,我校把“农村小学跳绳、踢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作为研究的课题。二、课题的界定 农村小学“跳绳、踢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就是把“跳绳、踢毽”这一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引入学校地方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进行实施研究。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实施研究,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明确新课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展是是学校体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上多钻研,既要

3、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耐心辅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学生要了解民间体育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由易到难,面对现实,根据自身特点,找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好方法,养成利用一条绳子、一个毽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健康的小公民。 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多练习,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顽强意志,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4、发挥跳绳、踢毽的娱乐功能,让学生知道劳逸结合的道理。让绳子、毽子走进家庭,走进社区,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四、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法(一)研究内容我们研究的内容为三个方面: 1、 跳绳、踢毽方法的研究; 1按课题实施方案制订各年级各阶段

4、特色活动计划。 2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实践为主要形式,边实践边小结,不断摸索,不断寻求适合于学生体能发展的跳绳、踢毽方法。 3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各年级之间,各班之间,各组之间,同学之间的跳绳、踢毽比赛。 班内比赛: A:以闯关的形式进行; B:依规定的时间闯关,每过一个关卡成功的学生,即获得奖品或奖状一张; C:闯关成功的学生将延续上学期的成果继续闯关; D:关卡共六个:(以一年级为例) 一年级踢毽: 第一关:小兵级(单脚连续踢3下) 第二关:中尉级(单脚连续踢8下) 第三关:中校级(单脚连续踢10下) 第四关:上尉级(单脚连续踢15下) 第五关:上校级(双脚连续盘踢5下) 第六关:将军级

5、(双脚连续盘踢10下) 一年级跳绳: 第一关:小兵级(一分钟单跳20下) 第二关:中尉级(一分钟单跳30下) 第三关:中校级(一分钟单跳50下) 第四关:上尉级(一分钟单跳100下) 第五关:上校级(双跳连续跳5下) 第六关:将军级(双跳连续跳10下) 其它年级按特色计划上的要求设立关卡。 2、 跳绳、踢毽课程管理研究; 课程的设置、各年级特色计划的制定、教学研究的全过程和师资队伍的建设都是课程管理研究的内容。收集有关的资料,研究、研究,再研究,进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 3、跳绳、踢毽运动育人研究; 收集有关跳绳、踢毽运动促进人的发展的理论资料,吸取前人的研究经验,结合自身的实践经

6、验,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研讨以及通过专家点拨指导、家长的交流会,更好地发挥跳绳、踢毽运动的育人功能。 (二)实施方法 实施方法有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 五、研究对象 全校学生 约420人左右 六、研究的进程及预期的阶段实施成果 时间:两学年,即2006.32008.3 (一) 准备阶段(2006.32006.4) 学习理论,搜集资料,制定方案; (二)实施阶段(2006.42008.2) 1、第一阶段(2006.42007.2) 预期成果:初步形成本校“跳绳、踢毽”特色,进行中期成果展示。将这阶段进行的各项比赛成绩积累起来;将研究中的教师收集的案例和根据实践所得的经验

7、总结汇编起来;将学生活动的体验作文与家长的跳绳、踢毽随笔汇总起来。在2007年2月份进行中期总结研讨。 2、第二阶段(2007.22008.2) 推广运用中期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研究中的问题,进一步将课题研究向更深处展开。预期成果: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都有明显提高,并使学生初步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学生在跳绳、踢毽方面取得好成绩。课题组的成员进行阶段成果展示与交流。 (三)总结阶段(2008.3) 1、学生跳绳、踢毽成果展示; 2、课题结题、讨论、总结、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3、请上级领导对课题进行评估与鉴定。 4、本校形成“跳绳、踢毽”特色。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1、课题总指导: 盛岳梅 校长 小学高级教师 2、课题组长: 王玉兰 教导主任 小学高级教师 唐秋华 教导副主任 小学一级教师 (制订方案、组织实施、检查总结、撰写报告) 3、课题副组长:姚丹云 体育教师 小学二级教师 何生娣 科学教师 小学高级教师 华丽芳 大队辅导员 小学高级教师 (打印材料、课堂实施、开展活动) 4、课题成员:卢静娟 诸永新 尤文蔚 徐凤娟 姚利洁 辛梅 李春妹 谢敏 肖琳 严志玲 浦娜芳 余玉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