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1)教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513334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1)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1)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1)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1)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1)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1)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1)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数学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1)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有两个已知条件应用题的结构特点2通过线段图,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3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方法并学会正确解答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学会正确列式计算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准确找出间接问题教具投影仪、直尺、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师生共做拍手游戏(1)师拍3下掌要求学生比老师少拍2下(生拍掌)问:你们拍了几下?师生共拍几下?(2)师拍了3下掌要求学生比老师多拍2下(生拍掌)问:你们拍几下?师生共拍几下?(3)师拍3下掌要求学生拍的下数是老师的2倍(生拍掌)问:你们拍几下?师

2、生共拍几下?又问:要知道师生共拍几下,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必须知道老师拍几下,还要知道同学拍几下)2(1)补充问题:(小黑板展示出)饲养小组养黑兔10只,白兔16只,一共养多少只兔子?(2)列式计算:饲养小组养黑兔10只,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养白兔多少只?(3)回答问题:以上二题中有几个已知条件?列式是几步计算的?(上面的题有2个已知条件,列式是一步计算的)(4)根据以上两题的意思,老师编了这样一道题用小黑板出示例3例3:饲养小组养了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饲养小组一共养多少只兔?(5)提问:观察例3和上面的两道题,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都是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问:有什么不

3、同点?(问题改变了)老师导入新课:问题改变了,解题方法会怎样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画线段图理解题意要求学生认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回答,老师同时画线段图(第一个已知条件是:饲养小组养了10只黑兔师板书线段图)(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是第二个已知条件)提问:从这个条件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养的白兔多,白兔有和黑兔同样多的只数,还有多出来的6只)多请几位同学说一说(老师补充线段图)提问:图中的哪一部分表示的是所求的问题:饲养小组共养了多少只兔子?(请几个同学到前面来指一指表示所求问题的线段)2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提问:白兔只数不知道,你能直接求出一共

4、养多少只兔吗?(不能)那么,你有什么办法来解答这道题呢?(小组讨论:得先求出白兔的只数,才能求共养多少只兔子)问:要想求一共养多少只,应该怎样想?(要想求共养多少只兔,必须知道黑,白兔各几只?白兔只数没有直接给出,所以要先求出白兔只数,再求最后的问题)问:要想求一共养兔多少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样列式?(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0616(只)这道题解答完了吗?还应怎样列式?101626(只)问:10只黑兔这个条件,列式时用了几次?(用了两次,一次表示和黑兔同样多的,另一次表示10只黑兔)多找几位同学到前面指一指,图中的哪一部分,表示的是题中的哪个数量请同学们打开书,回答书上问题,根据已知条件

5、,能直接算出一共养多少只兔吗?要先求什么?3改变条件,培养能力(1)把例3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换成养的白兔比黑兔少6只(投影出题)请同学们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问:这道题有几个已知条件?几个问题?(学生观察发现:这道题仍然是两个条件,一个问题只是第二个条件变化了)现在没有出现线段图,同桌两位同学讨论一下:要求一共养多少只兔,应该怎样想?学生分析后老师提问: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多找几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后,请大家独立列式,然后订正(2)把例3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换成养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 3倍这道题,小组的同学共同完成先找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先求什么,再

6、求什么?然后独立列式解答白兔的只数:10330(只)共养多少只:301040(只)答:饲养小组共养兔40只4启发对比老师说:今天学的应用题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你们没有问题,老师要提个问题考考大家:为什么都是两个条件,一个问题,有的题用一步解答,而有的用两步解答?(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三、归纳小结在解答今天学习的两步应用题时,一定要注意找准中间的问题同时,要认真审题,分析如果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题目中直接给了,就用一步来计算,如果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有一个没有直接给,就要先求出中间问题,再求最后的问题,所以用两步计算四、综合练习,巩固新知1下面各题用几步解答?说说为什么?(1)学校里有12盆月季

7、,米兰比月季少3盆,月季和米兰共多少盆?(2)学校有12盆月季,9盆米兰,月季和米兰共多少盆?2改变问题,变成两步计算的题小梅和小方踢毽子,小梅踢了42下,小方比小梅少踢8下,小梅踢多少下?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

8、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3改变一个条件后,变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小卖店有35本方格本,有47本作文本,小卖店共有多少个本?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