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47例.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513219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47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47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47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47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47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 47 例 【关键词】 中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 由于近年来网络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生活压力 加大。人们越来越喜欢长时间上网,长时间看电视,长时间低头,伏案 作业或高枕入眠等,很容易使人体中灵活性最大、 活动频率最高的脊髓 节段颈椎因承受负荷过大而劳损, 甚至发生退变以致影响到邻近组织, 并可因自主神经和血管受累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出现一系列高血压病 的症状。此类患者因病因主要在于颈椎,故而这种颈源性高血压用降 压药物治疗并不理想。 者应用中药治疗颈椎性高血压 47 例取得较好 笔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

2、性高血压;所 有患者均有门诊或住院期间 X 线检查资料:颈椎曲度变直甚或反曲, 或椎体增生,或钩椎关节左右不对称,项韧带钙化等。48 例中,女 29 例,男 18 例;平均年龄 58 岁,最大 74 岁,最小 30 岁。收缩压通常在 140164mmHg,舒张压 90106mmHg。 1.2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头痛、头晕、心悸,视力模糊,后颈 枕部麻胀或疼痛,上肢内侧至无名指、小指麻木;(2)X 线片、CT、MRI 1等检查均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3)血压变化与颈部症状相关,排除原 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血压异常;(4)患者多伴有 面色潮红,出汗多,心率加快等交感神经兴奋

3、的症状;(5)应用降压药 试行性治疗,症状无改变或改变不明显;(6)中药治疗后血压下降或恢 复正常水平。 2 治疗方法 2.1 肝肾亏虚为主者天麻钩藤饮随证加减以平肝熄风,清热活血, 补益肝肾。 2.2 痰浊中阻,清阳不升者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此为温凉并济, 补泻兼施之剂,为气虚痰厥,头病眩晕之专方。 2.3 筋脉痹阻,气血淤滞者桃仁四物汤化裁以主之。中医认为: 调血者,当求之于肝也,是方乃肝经调血之专剂。 2.4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持续性低头,伏案工作,加强颈部肌肉锻 炼,选用软硬适宜,高度以个人拳头竖起为准的枕头,尽量将枕头置 于颈部而非头枕部,使颈部肌肉得到充分休息,以改善脑部的血氧供 应

4、。 22.5 疗效标准痊愈:颈椎病症候表现消失,血压恢复正常,随访 6 个月无复发。显效:颈椎病症状明显改善,血压正常,偶有复发,但 治疗后血压可恢复正常。有效:颈椎病症状缓解,血压降至临界水平, 易复发。无效:症状及血压无改善。 3 结果 47 例患者,痊愈 22 例,占 47%;显效 14 例,占 30%;有效 10 例, 占 21%;无效 1 例,占 2%。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54 岁,职业会计,伏案工作 30 余年。2006 年始经常 头痛,头晕,自诉头颈部僵硬,胀痛,右上肢内侧至无名指小指麻胀, X 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 46 椎体骨质增生;彩超示:双侧 颈动脉斑块形成,内膜毛糙。曾自服尼群地平降压灵症状无明 、显改善。患者就诊时血压 160/96mmHg,舌红苔黄脉弦。予天麻钩藤饮 加味,蜈蚣 1 条,地龙 10g,祛风通络,行气止痛,川芎 10g,桃仁 10g,活血化瘀,理气养血。煎服 7 付后症状明显改善,服用 14 付后 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血压降至 114/80mmHg,坚持服药 40 天,随访 6 个 月无复发。 5 讨论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