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512202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3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docx(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海洋 21 世纪议程前言联合国21 世纪议程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 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1994 年 11 月 16 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现代国际海 洋法律制度的建立,为全球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国际海洋法 律基础。1990 年第 45 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敦促世界各国把开发海洋、 利用海洋列为国家的发展战略。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 世纪议程把海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政府根据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精神,制订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ZI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中国

2、未来的发 展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沿海大国。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因此,中国 21 世纪议程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作为重要的行动方案领域之一。中国拥有 18 000 多公里的大陆岸线,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 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可拥有约 30O 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 域;沿海岛屿 6 5OO 多个;4 亿多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工农业总 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 60左右。中国近海和管辖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油气资源、固体矿物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源、海洋 旅游资源等。各种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分别形成了不同

3、的海洋产业,传统的海 洋产业有海洋捕捞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水制盐业;新兴的海洋产业有海 水增养殖业、海洋油气工业、海滨旅游业、海水直接利用业、海洋药物和食 品工业等;另外还有一些正处于技术储备阶段的未来海洋产业,如海洋能利 用、深海采矿业、海洋信息产业、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产业已成为沿海经 济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海洋 经济总产值目前已达 1400 亿元人民币。另外,海洋环境影响气候变化、降雨 量分布和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沿海地区乃至内陆地 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已成为中国环境与发展的 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

4、代海洋开发活动在迅速展现其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比如,近海渔业资源严重捕捞过度使海洋生物资源破 坏严重;入海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致使某些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 趋于恶化;缺乏高层次的规划和协调机制造成用海行业之间矛盾突出,开发 利用不合理;沿海岸段经济发展不平衡,个别地区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状态, 而在经济发达岸段,也存在着诸多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及沿海地区经 济活动增加使海洋性灾害频率增高,范围扩大,经济损失程度也相应增加, 后果更严重。此外,国际海洋事务出现了新的形势,维护海洋权益面临繁重 任务;各国都在加强海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增强国际海洋

5、竞争 能力。中国的海洋事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发展海洋事业,迎接被 誉为海洋时代的 21 世纪,是中华民族责无旁贷的使命。为了在海洋领域更好地贯彻中国 21 世纪议程精神,促进海洋的可持 续开发利用,特制定中国海洋 21 世纪议程)。这个议程是中国 21 世纪 议程在海洋领域的深化和具体体现,因而也是中国 21 世纪议程很重要 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作为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政策指南。中国海洋 21 世纪议程阐明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战略目 标、基.本对策,以及主要行动领域。各章均设导言和方案领域两部分。导言 部分阐述各章的中心内容、主要依据、现状和问题、趋势展望等。每个方案 领域包括三

6、部分:行动依据,说明该方案领域的国际、国内法律根据,要解 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时空可行性等;目标,主要说明该领域采取各种 行动要达到的目标和目的;行动,实现目标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中国海洋 21 世纪议程共分十一章: 第一章 战略和对策;第二章 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章 海洋与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章 海岛可持续发展;第五章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第六章 科学技术促进海洋可持续利用;第七章 沿海区、管辖海域的综合管理; 第八章 海洋环境保护;第九章 海洋防灾、减灾;第十章 国际海洋事务; 第十一章 公众参与。中国海洋 21 世纪议程第一章 战略和对策依据和前提1.1

7、21 世纪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世纪。从 6O 年 代开始,人类由以捕鱼、海运和盐业为重点海洋产业的时代,进入了现代海 洋开发的时代,开始大规模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发展海上娱乐和旅游事业等。 但有能力大规模开发海洋仍限于少数发达国家,全面开发利用海洋尚没有形 成包括大多数国家在内的全球规模。从全世界范围来说,海洋新世纪应当是 多数国家全面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世纪,21 世纪将是这样的世纪。1.2 海洋权再分配进入新阶段,200 海里以内海域逐步国土化,公海和 国际海底向国际共同管理的方向发展。1994 年 11 月 16 日生效的联合国海 洋法公约,确定了 12 海里领海制

8、度、2O0 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大陆架制 度,以及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和公海的管理制度 等。这些制度的贯彻实施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大变革:一是约 1.3 亿平 方公里的近海(占海洋总面积的 35.8)将被沿海国以 2OO 海里专属经济区 等形式划为管辖海域,脱离公海的性质,向国土化的方向发展;二是沿海国 家将制定国内法律制度,陆续划定 370 多处国家间的海上边界;二是将对国 际海底矿产资源逐步建立国际社会共同管理的制度,为全人类谋福利。 1.3 高新技术促进了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经济的作用日益重要。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了新兴海洋产

9、 业的形成和发展:(1)海洋空间利用日益多样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空间逐 渐向海洋推进。过去,海洋空间利用主要是港口建设和海上航运,目前已向 多样化方向发展,港湾利用比过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除物流、产业、生活 三个基本机能的港湾空间利用之外,游船码头、基地、各种娱乐设施、情报 信息网等也都是港湾利用的系统内容。海洋空间的旅游娱乐利用,已经成为 正在迅速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包括海洋文化、海洋医疗、水上运动、海上 垂钓、水下观光等许多项目。另外,海上和水下城市、海底隧道、人工岛、 海底仓储等也在发展。(2)海水资源作为巨大的液体矿,将逐步进入综合开 发利用阶段,其中包括海水制盐及提取镁、溴、钾、铀等

10、化学元素;海水作 为工业冷却水、耐盐植物灌溉用水、大生活用水等的海水直接利用,以及海 水淡化也在向产业化方向迈进。(3)海洋农牧化技术逐渐成熟,许多近海海 域将成为蓝色的田野和牧场。(4)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正在向 50010O0 米深水区发展,石油产量 7 亿多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 25,21 世纪初可 能达到 13 亿吨,占当时石油总产量的 4O以上;大洋多金属结核、海底热 液矿、海底钴结壳等矿物勘探活动也在发展,21 世纪将形成深海采矿业。海 洋产业产值一直在迅速增长,198O 年为 3 400 亿美元,1990 年为 6 70O 亿美 元,2O00 年可能超过 15 000亿美元。1

11、.4 海洋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全球重大海洋研究的国际合 作活动日益活跃。海洋是全球环境的调节器。海洋吸收五分之四的太阳能, 海洋植物通过太阳能每年生产 360 亿吨氧,大气中 70的氧是海洋生产的; 海洋是二氧化碳的储存器,大气中剩余的二氧化碳部分被海洋吸收,海洋中 的二氧化碳比大气中的含量高 60 倍;海洋每年蒸发出 44 亿立方公里的淡水, 以降雨的形式返回陆地和海洋,大气中的水分每 1O15 天完成一次更新;海 洋还有很强的净化能力,分解和消除某些有害物质。为了掌握全球环境变化规律,预报天气和海况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正在合作 进行大洋环流实验、大洋热通量实验、

12、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实验、深海探测 和深海钻探等,全球海洋污染调查也在进行之中,全球海洋观测网正在建设, 海洋卫星越来越多。这些研究活动将对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解 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1.5 多种陆地资源日趋紧缺,有必要把眼光转向海洋。中国陆地自然资 源人均量低于世界水平。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 O.0O8 平方公里,远低于世界 人均 0.3 平方公里的水平,因此有必要向海洋要空间,包括生产空间和生活 空间。全国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 28 000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 均占有量为世界水平的 1/4。矿产资源总量丰富,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一半,居世

13、界第 18 位。据对 45 种主要矿产(占矿产 消耗量的 9O以上)对国民经济保证程度分析,今后 1O 年将有 1/4 不能满 足需要,进入 21 世纪则有 1/2 不能满足需要,矿产资源将出现全面紧缺,有 些资源还会面临枯竭的局面。要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现 有陆地资源开发形势将更加严峻。然而海洋中有丰富的多种资源,有可能提 供巨量财富:(1)中国海岸线长度、大陆架面积、20O 海里水域面积,在世 界上排在第 1O 位以内,在全球范围处于优势资源;(2)港湾资源和出海通 道是国家战略资源,利用优良港湾建设港口,保护和开辟更多的出海通道, 利用全球航道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具有重要战

14、略意义;(3)中国海域已记录 海洋生物 20278 种,3O 米等深线以浅海域面积约 1.3 亿公顷,利用浅海发展 增养殖业,建设海洋牧场,可以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食品资源基地;(4)海 盐占全国原盐产量的 70以上,海上油田可以成为油气田的战略接替区,海 水直接利用有可能代替沿海地区 70以上的工业用水,这些都是行业性的战 略资源。1.6 影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行业用海矛盾影响海域的综合开发效益,海洋综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海洋资源开发 利用不合理造成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和严重浪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海上开 发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入海污染物逐年增加,海域污染呈逐

15、年 加重趋势,污染范围扩大;生物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严重,海洋生态系统遭 到不同程度破坏;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不充分,海洋灾害种类多,危害大。战略目标1.7 总体目标是:建设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形成科学合理的海洋 开发体系,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发展。1.8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逐步恢复沿 海和近海的渔业资源,发现新的捕捞对象和渔场,为海洋捕捞业的持续发展 提供资源基础;保护滩涂和浅海区的生态环境,培育优良养殖品种,为海洋 农牧化的大规模发展创造条件;扩大油气资源勘探区域,发现新的油气资源; 深水港湾必须依据深水深用的原则,用于不同规模的港口建设;为适应海洋 旅游娱

16、乐业迅速发展的要求,一切适宜于旅游娱乐的岸线、海滩、浴场和水域,都要预留下来,保证旅游娱乐事业的需要。1.9 2000 年前,海洋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 15,进入 21 世纪,增长速度略高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海洋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实现国家总体战略目标做出应有贡献。2000 年以后,逐步使海洋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510,占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 2030。海产食品占全国食品等价粮食的 10,工业用海水和大生活用海 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 10以上。同时,探索新的可开发资源,发展新的开发 技术,使更多的海洋有用元素、海洋能、深海矿产成为新的开发对象和形成 新的产业。1.10 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群不断增殖扩大。根据全国海 洋开发规划提出的设想,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