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风建设中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510408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学风建设中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学风建设中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学风建设中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学风建设中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学风建设中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学风建设中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学风建设中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学风建设中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 摘 要:作者在阐述学风建设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地方高等学校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形势下学风建设存在的误区,提出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与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习自由、加强人文基础教育。关键词:学风建设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在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尤其是要不断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高等教育不仅代表了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代表

2、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为之向往。然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这过程中,学风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学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学风建设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及培养人才的需要,更是每一位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学风不好,就无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风是以学校全员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为主,辅以其他有形无形的教育因素所呈现出的综合风气和风貌。它既包含着看不见的精神因素,又包含着看得见的物的因素。其内容相当丰富,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领导作风、教风、学风、

3、规章制度、精神传统、文明习惯、集体舆论、校风环境。这八个方面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一所学校的校风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并且是代代相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所学校的传统。领导作风在形成良好的校风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包含着民主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大公无私的作风、深入群众的作风等等。教风是教师教育,特别是教学的特点和作风。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水平、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风气与成绩。因而它是制约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严谨治学,一丝不苟,是教师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表现。陶行知曾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

4、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知识丰富,根底深厚,在教学中才能运用自如,对学生产生极强的吸引力。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自然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作风。学风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和风气。优良的学风主要表现为:学生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助人为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等。学风对学生具有极大的熏陶作用。一所学校学风良好,将会一批一批地铸就学生好学上进的心灵,养成合乎时尚,令人称赞的好习惯。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对他们一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奠基作用。我们常常看到学风好的学校,学生总是肯钻研爱动脑,举止文雅,彬彬有礼。而学风差的学校,其学生

5、要不就显得浅薄贫乏,要不就是浮燥虚妄,要不则是野蛮无礼。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产业化进程中,高等学校正努力同社会联系,已经打破了传统封闭的办学模式,学风建设受到来自社会各种因素的冲击;随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学生建设遇到了新的形势,出现新的问题,而原有学生管理与教学工作脱节、导师制名不副实、缺乏科学的学生评价机制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认为学风建设是一项软任务的思想还相当严重。为此,笔者认为,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应站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综合分析自身的办学思想、历史传统、现实条件及其改革、管理特色,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学风建设的核心是帮助学生

6、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大学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在校大学生的重要任务是学会学习,随着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和人们岗位变化的加快,“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在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束缚下,大学生的学习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象。1、在学习方式上,从师型过多,自主型过少,依赖性过强。2、在思维方式上,求同性过多,求异性过少;3、在学习状态上,盲从型过多,问题型过少;无论是哪种程度的学生,围绕着学过的内容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习向前推进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步骤。然而从教

7、学实践来看,学生不乐于提问题或提不出问题,这本身就是学习中的一个大问题。4、在学习层次上,继承性过多,创新性过少。“知识”二字,知具有继承性,而识则带有创新性。如果说中学生的学习重在获知,那么大学生的学习应重在求识。在现实中,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实现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式和学习层次的转变,求识的意识不强,创新性学习不够。5、在学习情感上,应试型过多,兴趣型过少。学习是为了应对考试,而不是凭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和钻研。一部分学习吃力或者不下功夫的学生,学习的直接目标是考试过关,“60分万岁”;一部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准备考研究生,主要精力是啃考研的几门课,要在几张考研试卷上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其余的学生

8、中,由于评奖学金、发展入党、评各种先进等都要与学习成绩挂钩,所以大多数人在为考个好成绩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带着兴趣学习的学生为数很少。然而,学习需要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真正调动起自身的内在动力,真正地钻研进去,乐此而不疲,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是学习的基本规律之一。以上“五多五少”,是由于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习惯所形成的,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都长期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是我国民族创新力不足的一个重要根源。学校要倡导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这是两种适应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重要的学习体系。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科学掌握

9、学习方法,认真地学习。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学风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制度紧密相关。教学制度的改革虽然代替不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教学制度的改革是一项基础性的改革,它将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一个新的制度框架下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推行学分制改革,是在做一件“搬道岔”的工作,旨在让教学运行和教学改革从传统学年制“轨道”转入学分制“轨道”。在我们大力推行学分制改革时,制度变革与观念变革总是交织在一起,需要强调和倡导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精髓,是教师和学生不受各种规定的限制或公众压力的不合理干扰而进行讲课、学习、

10、探求知识以及研究的自由,除包括学术人格、学术自治和社会责任外,还包括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科研自由和服务自由等。没有学术自由,便没有文化进步、知识进步、科技创新和科学繁荣。其中,学习的自由,即学生选择学什么和如何学的自由。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是把学术自由的原则贯彻到大学的学术群体最底层的表现即:大学生。长期以来,我们谈论学术自由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领域,对教师的教学自由就讨论得很不够,对学生的学生自由则似乎更无暇顾及了。在传统的学年制下,学生的学习是否自由,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只有在推行选课制时,它才会提到人们的面前。学分制遭人诟病的最大弊端,就是学生自主选择中的实用主义取向容易导致知识

11、的破碎和社会共同价值的失落。克服这一弊端,是学分制的制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即如何构建一个比较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制定比较完善的选课规则。学生的自主选择与学校的规范要求(这种规范所体现的无非是某种社会教育价值观),是学分制固有的一对矛盾。只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而不加任何限制,学校教育的主导性目的难以实现;只强调教育者的规定而不让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就无从谈起。从理论上进,合理的课程体系和选课规则应该具备这样的功能:既给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应自己发展需要的尽可能大的选择空间,又能保证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社会共同价值的传递。任何一种教学制度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只要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选择取向的多样

12、化就是必然的结果。我们正是在这种现实面前,讨论是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自由的问题。推行学分制的改革能够走多远,与我们坚持学生自由原则的自觉程度是正相关的。当然,我们在用学分制取代学年制的过程中,为了创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拔尖人才的环境,我们应倡导追求卓越,容忍缺陷的思想。这是因为“始生之物,其形必丑”,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尽善尽美的超越和创新,是极少的。容忍缺陷,正是为追求卓越提供一个可能性空间,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容忍缺陷,并不意味着坐视缺陷的积累蔓延,放弃消除缺陷的工作,而是要在注意消除缺陷的同时,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为更多的人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走得更远创造条件。四、加强人文基础教育,提高学

13、生素质综合性大学,学科多而全,不同学科有不同学科的特点,有相对独立的评判标准,没有理解和尊重,任何一个学科都难以实现自身的繁荣和发展。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共同构成当今现代大学的知识构架,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是当今知识社会发展的特点与新形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大学知识机构的变化,使得大学专业学术扩张,人文学科的空间越来越小,由此产生学科之间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不仅发生在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也发生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本来是人类文明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自始至终相生相伴,相辅相成。作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总体现的哲学,不仅成为一切科学的母体,还承担着引导

14、一切科学发展的重任。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思考具体社会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还要回答自然科学中出现的一系列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的问题。赫钦斯与卢梭曾表述:“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能给予我们知识,而且是关于最重要的问题的最有意义的知识。” 定律、原理存在于大脑表层,而艺术直接表现人的大智大慧,安歇于心灵深处。艺术课程可以陶冶人性、弘扬人性、完善人性。相信艺术和哲学力量的欧洲创造了近代科学,众多的划时代科学理论延生于欧洲,这样才有了技术的普遍繁荣。实际上,把教育看得很重的人们,常常是从我们平均科学技术水平低下那里受到震撼的,而平均艺术水平的低下、平均哲学水平的低下常常不会触动我们。这是教育的麻木。正是这

15、种轻率使得艺术和哲学及其教育的实际地位总是那样低下,以至于让我们捡着了“小用”,“大用”却离我们而去。技术至上导致人文教育,人文课程,包括一些基础学科的基础课程,曾经有过的岌岌可危的局面,也是最能表明实践被误解的历史。实践证明,对于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非本专业的基础学科的知识,特别是哲学、文学、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社会学等知识,了解其观察事物的方法,并使其从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就可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从自己的知识宝库中产生生存、发展、创新、创造的力量,弥补知识结构的缺陷,从而极大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参考文献:1 王德清.学校管理原理.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2 张楚延.影响教育理念的根本问题之一.高等教育研究.2003,(6):12-13.3冯向东.推行学分制:教学制度与观念的深刻变革. 高等教育研究.2003,(6):62-63.4张德江.学会学习: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高等教育研究.2003,(6):69-70.5邓和平.现代大学之文化精神.交通高教研究. 2003,(6):10.6金耀基.人文教育在大学的位序N.文汇报,2002-09-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