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贵妃”还是“常在”谁说了算范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508218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是“贵妃”还是“常在”谁说了算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是“贵妃”还是“常在”谁说了算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是“贵妃”还是“常在”谁说了算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是“贵妃”还是“常在”谁说了算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是“贵妃”还是“常在”谁说了算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是“贵妃”还是“常在”谁说了算范文一年前,后宫剧甄娘传上演权力之争,让此部大戏看点十 足。近日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抢到发言机会, 用“后宫”之比直指高校体系等级森严:39所“985高校”、112所“211高校”、41所省部共建高校,“有些是娘娘级学校,有的 是贵妃级学校,还有的只是答应,还有常在。不同高 校的待遇落差再引发热议。其实,近年来有关“高校要不要三六九等”的讨论一直广受关 注,2010年被称为“暨大一号博士”的丘进曾以“ 10倍经费说”, 引爆高教不平等的重磅话题;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为“没 会开”而发愁:“到贵州大学两年了,教育部的会我一次都没权利

2、参 加,我的声音都传不到那儿去。”止匕外,非“ 211” “985”学历不聘 的入职高门槛,又将很多人才拒于门外为何同样是国家举办的高等院校,差别会如此之大?究竟是什 么制造了这样的差距?其实,教育本没有绝对的公平,也并非要“同 步富裕”,而是要建立起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市场竞争机制的高校管 理体制,简政放权,减少干预,把高校资源真正盘活,各有特色地实 现“共同富裕”。但倘若一味将高校三六九等标签化,过度与权力、 经费、项目等挂钩,必然导致“越穷的学校越穷,越富的学校越富”。回顾高校发展历程,等级评定初始于1954年“全国性重点大学”的出现,当年包括北大、清华、人大、哈工大等在内的 6所学校一起

3、 荣耀地被挂上了 “重点大学”的徽章。而在此之前,各高校有“国立”“省立”之类的前缀,却没有“重点” “非重点”之分。自此之后, 包括“211” “985” “2011”等提速前进的“工程”步伐,无形间筑 起了中国高校的“金字塔”。客观地评价,这种高等教育领域里的等 级分化,确实可以培养出一小部分高素质的人才, 但挫伤的却是大多 数学生改变命运、追求梦想的机会,综合效益又如何呢?不过,教育部也并非刻意去创造等级、招致骂声,毕竟没有人 愿意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其主要初衷无非集合在两点:一是“集中精 力出人才”的现实需要,二是“缩小和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的动力。 造成今天的差距悬殊,恐怕其根源还是行政

4、化的“工程思维”在作祟 了。从世界范围来看,高校被分为不同类型的现象也很普遍,比如 美国的常青藤联盟,但国外高校的分层或联盟,无论从经费来源还是 学生就业,都是一种市场化行为;较之我国的“工程”与“计划”, 从招生指标分配到政府教育投入,还是用计划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方式 管教育,只会加剧教育的功利化。试想,学校如果成天想着“入围”、 “晋级”,哪还有足够的精力去塑造“育人求真”的大学精神?简单地依靠行政力量人为地设置壁垒、制造落差,是一种教育管理的懒政思维,简政放权的呼声日渐高涨,高校办学离不开地区经 济、人口、历史背景等实际情况,放开各类高校办学的手脚,才会让 办学者们静心思考究竟靠什么去赢得社会的尊重本社评论员线教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