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满意度分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504690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科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满意度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产科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满意度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产科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满意度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产科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满意度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产科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满意度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科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满意度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科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满意度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科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满意度调查分析【关键词】 一对一责任助产;分娩;调查研究 目的:总结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的满意率,探讨最佳产时保健服务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56月未实施一对一责任制护理分娩的213名产妇(对照组)和2003年56月实施一对一责任制护理分娩的208产妇(实验组)的临床资料,对产妇的相关知识、助产、服务及接生技术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对产时服务工作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例数为204、4、0例,满意度为98.1%;对照组则分别为188、21、4例,满意度为8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改变了传统的

2、产时服务模式,对提高产时服务质量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 一对一责任助产;分娩;调查研究 产时服务模式的转变直接关系到产科服务质量及母婴安全,从传统的护理接生模式到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的转变是产科护理模式改革的一大进步。一对一全程责任助产是在一对一陪伴分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产时服务,由一名有经验的助产士专门为一名产妇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以达到保障母婴安康的目的。我院自2001年8月始实施“一对一”全程责任助产,现将产妇对此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将2001年56月在我院未实施一对一责任制护理分娩的213名产妇设为对照组,选择2003年5

3、6月在院实施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的208名产妇作为实验组。两组产妇均为顺产的初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27.5岁,两组年龄、孕周均无明显差别。 1.2 方法 采用我院制定的产妇对产房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产妇的情况:如床号、住院号、孕周、胎次、陪伴助产时间、助产工作人员姓名等;知识宣教落实情况包括:(1) 您是否了解我科开展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助产的服务;(2) 在陪伴助产期内,是否得到热情接待;(3) 助产人员是否向您及家属介绍分娩的有关知识;(4) 助产人员是否向您宣教母乳喂养知识;(5) 助产人员是否守护在您身边至分娩结束、给予观察、检查、治疗按摩等,减轻疼痛,解除心

4、理顾虑;(6) 您遇到困难,助产人员是否帮助您解决;(7) 助产人员是否讲解分娩前后有关注意事项;(8) 您对助产人员的服务工作是否满意。满意度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进行评价。问卷调查由本科助产士直接到病房发给产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 2 结果 两组的调查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1)。表1 两组产妇调查满意度结果 3 讨论 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改变了过去一个孕产妇在分娩中需要接触多个医生、护士、助产士造成的紧张感,满足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独立与依赖的需要,也改变了医护人员仅简单处理医疗的做法,充分给予产妇感情支持与身体帮助

5、;它使助产士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产时服务的内容及进行产程的判断和处置, 及时发现、处理产程中的异常情况;为产妇提供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生活帮助等全方位的服务, 调动产妇要求自然分娩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减少产程的干预, 缩短产程, 减少产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自然分娩, 保证了母婴健康, 满足了产妇对优质服务的需求,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产妇对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的产时服务模式的满意度。传统的助产服务模式是助产士实行8小时工作制,产妇的一个产程要经历几个助产士交接班,造成产程不连贯及责任不明确。一对一服务是由一名助产士专职为一名产妇提供全产程服务,将责任

6、落实到个人,其责任明确,因此可避免因助产士交接班时推诿而耽误产程观察的现象,可减少医疗纠纷、医疗差错的发生。 由于陪产工作质量的高低与助产士自身素质有直接关系, 而在临床工作中部分助产士、特别是低年资助产士, 其对产妇的心理辅导、人际交流技巧、产程的判断和处理等方面能力较低, 未能满足陪产工作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助产人员学习有关陪产模式的新知识, 积极参与相关工作经验交流;加强助产人员有关生理、心理、分娩、阵痛、按摩及难产识别、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等培训工作,以提高助产士陪产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丛业.实用产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2张超英. 陪伴分娩对母婴影响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0,16(6):15. 3蒋国秀,杨菊生.心理支持对初产妇临产后情绪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28. 4钱序,周丽.以妇女为中心的保健服务研究产科服务现状与需求J.中国妇幼保健,2000,15(4):235. 5陈小荷,苏放明.实施全程助产责任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2):102.(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广东湛江 524003) 作者:陈泽莹,林小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