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经济效益成本分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504598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蚕经济效益成本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养蚕经济效益成本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养蚕经济效益成本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养蚕经济效益成本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养蚕经济效益成本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蚕经济效益成本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蚕经济效益成本分析同同为了掌握养蚕经济效益,我们对宣城市水东镇的养蚕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全镇共栽桑1600亩,养蚕1125户。我们共调查3个村委会、10个村民组、16户养蚕户。具体情况如下: 一、栽桑养蚕投资情况 1、每亩桑园投资情况:每亩桑园桑苗每年摊销成本近13元,每年投入肥料为尿素100斤,金额为90元,复合肥50斤,金额为100元,每年还需投入农家肥近300斤,折合人民币50元。每年喷撒农药约18元,农具折旧11元。合计人民币292元。 2、每张蚕种投资情况:每张蚕种销售价为30元,需配备蚕药25元,蚕具、蔟具折旧25元。合计人民币80元。 二、栽桑养蚕投工情况 1、每亩桑园投工情

2、况:春伐、冬伐修枝需投工22个,全年施肥需投工4.5个,中耕除草投工2个,共计投工8.5个。 2、每张蚕种投工情况:对蚕种、蚕体、蚕具等消毒投工折合0.5个,小蚕饲养投工8个,大蚕饲养投工10个,上簇采茧投工3个,共计投工21.5个。简易蚕台育、室内地面育省力化养蚕技术简栽桑养蚕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投入要占到农村养蚕成本的40%以上。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以及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蚕业生产受到影响。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养蚕劳动力缺乏的矛盾,减少养蚕基础设施投入和蚕需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达到降低养蚕成本,增加养蚕经济效益的目的。下面介绍两项适合我市推广应用的省力化养蚕技

3、术大蚕室内地面育、简易蚕台育。一、技术要点1、简易蚕台育室外简易活动蚕台制作地点选择在屋檐下的阶沿上或室外易守护、不当日晒的竹林或树林的空隙地搭建蚕台。养一张蚕(10克蚁)需做4个蚕架、33-40平方米的床笆子式篾折。蚕架宽1.35米,每层间距0.4米,距地0.4米,共4层。床笆子式篾折每块规格为1.331.33米,做24块。每层蚕台用两根4米长的竹杆将三块床笆子式篾折连接固定,放在蚕架上即可,一张种(10克蚁)搭两个蚕台,每个蚕台4层。移动式蚕台的制作:床笆子篾折的制作与简易室外活动蚕台的制作相同,只是蚕架制作方法不同。优点在于充分利用空间,不占地方,在操作时上台给桑后向下移动一格,再作下层

4、(或上层)的操作。养一张蚕需要蚕座面积33-40平方米,在蚕台上放透气编织布或干燥稻草,即可养蚕。饲养技术处理:五龄饷食起除给桑二次后即可出箔上台;初上蚕台的蚕儿应稀放于蚕座中央,随后在给桑时逐步向四周扩座,盛食期达到本龄最大蚕座面积;给桑方法与蚕箔育相同,也可采用条桑饲养方式,要特别注意桑叶保鲜;每天早上给桑前应撒鲜石灰或草节隔沙除湿;注意遮阴防雨,防强风直吹;防病害方法:坚持每天在蚕座上撒12次鲜石灰或防僵粉;用灭蚕蝇添食或喷体,隔天进行一次;防蚂蚁危害,可在蚕台四周撒50%的氯丹粉(注意蚕儿中毒);采取相应措施防家禽、老鼠危害。2、大蚕室内地面育地点选择在没有放过农药、化肥等有毒害物资,

5、地势高、干燥、通风良好的房屋或阶沿上;将地面全面消毒后,铺一层稻草节,上面撒鲜石灰即可养蚕。放置方式:一种是厢条状,宽1.5米,中间留0.5米的操作道;二种是满地放蚕,不留操作道,养蚕操作时搭跳板。饲养技术处理蚕儿下地时间,五龄饷起除给桑二次后即可出箔下地。初下地的蚕儿应稀放于蚕座中央,以后随着给桑逐步向四周扩座,盛食期达到本龄最大蚕座面积(33-40平方米);给桑方法与蚕箔育相同;除沙方法:地面育一般不除沙,但每天早上给桑前应撒鲜石灰或草节隔沙除湿;防病害方法:坚持每天在蚕座上撒12次鲜石灰或防僵粉;用灭蚕蝇添食或喷体,隔天进行一次。 二、效益评价推广省力化简易养蚕技术可以解决劳动力、蚕室蚕具不足的矛盾,省工、省力、省桑叶、省蚕室、蚕具、通风透气、排湿防病,可以达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后,每养一张蚕可节省劳动力4-5个,增加净收益40-60元,通过降低成本和高产、优质增加净收益30-40元,两项累计可增加净收益70-1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