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浮力》教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50163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浮力》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班《浮力》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班《浮力》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班《浮力》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班《浮力》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浮力》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浮力》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班浮力教案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文彦博树洞取球的故事,能克制困难积极动脑解决问题。 2、学问与力量目标:通过猜测与动手试验知道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3、技能目标:能尝试与同伴合作利用浮力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制造力目标:喜爱探究身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激发制造灵感。 4、培育幼儿动手操作力量,在活动中大胆制造并共享与同伴合作胜利的体验。 5、能在情景中,通过试验完成对简洁科学现象的探究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觉的结果。 活动预备 1。学问预备:熟识文彦博取球的故事。 2。物质预备:课件、盛有水的大盆、塑料盆、贝壳、纸片、纸盒、石子、铁

2、钉、铁盘、塑料绳、丝带、海绵、木头、橡皮泥、乒乓球、大塑料桶、大平盘。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兴趣,鼓舞幼儿大胆猜测 1、观看浮萍、图片,了解自然界中一些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 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浮萍? 这种植物生活在池塘中或是湖水中他的名字叫做浮萍。 2、出示各种物品图片,请幼儿猜测什么东西能浮起来,什么东西能沉下去? (1)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可以浮在水面上,有哪些物品可以沉到水底? (2)出示我的猜测以及浮沉等符号标志,请幼儿选择一种物品猜测它能浮在水片上还是能沉到水底,按标志选择相应的位置放好。 3、请每位幼儿选一种物品猜想它们能浮现来,还是能沉下去并依据标志选择

3、适宜的位置。 二、幼儿操作试验,并将结果与猜测进展比照 1、提出试验要求: (1)记住试验结果,完毕后进展比照。 (2)做浮沉试验前怎样做才能不湿袖子? (3)当几个小朋友都想用一种材料该怎么办? (4)怎样才能让试验桌保持洁净干净? (5)做完试验应当怎样做? 2、幼儿分组试验,教师指导。 3、将自己的试验验结果与试验猜测进展比照调整。 三、通过文彦博取球的故事引出问题,幼儿动手尝试操作解决 1、叙述文彦博取球的故事,并引发幼儿用自己刚学到的本事帮忙故事中的小朋友解决困难。 2、教师指导幼儿争论如何分工合作的问题。 3、幼儿分组利用浮力原理进展取球试验。 4、引导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 5、揭

4、晓故事结尾,向大家介绍文彦博是一位中国古代聪慧睿智好孩子的典范。 四、延长活动中国古代有个文彦博,今日我在咱们班里也找到了很多“小小文彦博“鼓舞幼儿用自己学到的本事解决生活中的更多问题。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活动中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制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时机参加尝试,支持、鼓舞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敬重别人的观点和阅历;供应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展探究浮力;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小组争论、探究等方式,培育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力量,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沟通、共享探究的

5、过程和结果。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想了许多方法,尤其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时候,大家都很仔细地去试验,虽然幼儿的思路始终跟着教师走,在活动中教师给了幼儿很大的自由,幼儿敢说敢做,在帮忙小朋友把皮球取出来的时候,各组幼儿情不自禁的鼓掌欢呼,气氛很热闹,到达了特别好的互动效果。 中班浮力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试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移的成因。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进展动手观看力、操作力量,把握简洁的试验记录方法。 5、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教学预备 1、前期幼儿阅历: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

6、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 2、人手一个鸡蛋、半杯温水、一根筷子、糖、盐、味精、水、抹布、脸盆。 3、大记录纸一张。 4、死海的录像。 重点难点 重点:有序进展试验。 难点:了解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教学过程 一、猜想沉浮的物品 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 对于幼儿答案中提到的有现成的,教师进展试验。 二、试验猜想 1、提问:假如把鸡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 2、教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解读。 3、当场把鸡蛋放进水里验证:鸡蛋沉入水底。 三、幼儿进展试验 1、有什么方法能让鸡蛋浮起来? 2、出示记录表,让幼儿猜想,并记录

7、猜想结果。 3、把幼儿分成三组,一组赐予盐、一组赐予糖、一组赐予味精,并告知幼儿。 四、提醒试验结果 1、教师出示记录表,分别让不同试验的幼儿答复试验结果,并帮忙幼儿进展记录。 2、教师进展试验:脸盆里装水加盐搅拌,鸡蛋浮起来 3、试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五、拓展活动:死海的隐秘 提问: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行以浮起来呢?” 教师播放PPT,介绍“死海的隐秘”。 教学反思 科学小试验是幼儿特别喜爱的活动,只是我们现在碍于幼儿园班级人数多,材料不够、操作不便等因素,使得这样的小试验不能很好的开展。今日的活动,试验的材料也比拟繁琐,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所

8、以进展了分组试验的形式,赐予不同小组不同的材料,汇总试验结果,这样不仅让每种可能都得到了验证,满意了孩子探究的欲望,同时也能清晰的得到试验的结果。这样的形式适合于班级人数多的试验。同时,记录表运用的也很有效,不仅帮忙大家记录下试验结果,同时也能让幼儿一目了然的观看到不同材料的不同试验结果。我们的小试验要向着有效、易操作的方向努力。 中班浮力教案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9、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良有利于讨论的顺当进展。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预备 小组试验一:准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 小组试验二: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准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教材13面)。 小组试验三:在试验二的.材料根底上,补充二块大小

10、不同的泡沫塑料块,记录表(教材14面)。 教学过程 一、感受浮力: 1、观看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状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4、出示教科书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设计说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头的根底。教师要供应一些能浮的物

11、品,让学生感受,为连续探究沉浮的隐秘打下根底。) 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争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2、教师依据学生争论的状况,演示标准的测量方法,讲解留意的地方。特殊要讲清晰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肯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3、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根据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猜测:假如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一样吗? 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