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环境教案40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501091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社会环境教案4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大班社会环境教案4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大班社会环境教案4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大班社会环境教案4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大班社会环境教案4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社会环境教案4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社会环境教案40篇(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班社会环境教案40篇正文(1)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共享快乐含反思教学意图:当今社会的家庭结构,往往导致很多孩子处于“独我”的教育环境。“不愿分享”,这是十分明显的特点。培养孩子分享不是一天一时就能形成的,需要时间、时机,当然也需要策略。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一点一滴地感受到分享的快乐。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共享快乐。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及录像,引导幼儿分析、讨论,了解一些朋友间交往的方法。2、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友好协商,才能获得友情,感受快乐。3、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教学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教学准备:1、信箱背景,信(有画面),摄像机,事先录好的录像(幼儿生活中的一些交往情景),多媒体课件1、课件2。2、创设四个活动区域。(根据幼儿的人数,准备一些玩具、书等新奇的东西)。3、墙面布置“快乐屋”幼儿已有相关知识和经验分析: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遇事常常自我为中心,做事不顾及他人,交往意识越来越差,交往的能力也不高。(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例如:不能与他人共同拥有一个玩具,甚至有些幼儿还有很明显的攻击性。(如为了争抢玩具出现打、推、挠、咬等行为。)还有一部分幼儿表现得孤僻,

3、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自己呆滞地坐在一旁等;针对幼儿的这一认知发展特点,作为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指导幼儿怎样与朋友交往,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获得认知和体验,感受主动地帮助别人、做事互相谦让,不仅会给对方带去快乐,同时自己也会很快了。教学过程:一、出示信箱,引起兴趣:1、师:“又到看宝宝信箱的时候了,我们来看看今天谁的信箱里有信?”2、师读信(一封有关幼儿在家里能与客人有礼貌的说话的表扬信),师问:“xx,你听后有什么感觉?”幼1:说话有礼貌,谁都会喜欢的。幼2:客人表扬xx,他一定很高兴、很快乐。3、师:为什么会高兴和快乐?在生活中,小朋友做哪些事情还会感到快乐?”应对措施

4、:如果幼儿说不出什么是快乐或不快乐的事情,师引导“快乐”一词的含义。幼1:说话有礼貌,大人们会夸奖我们,说我们是懂事的好孩子。幼2:老师喜欢有礼貌的孩子,所以我们会高兴。幼3:帮助小朋友系鞋带,我很快乐。幼4:小朋友跌倒了,我把他扶起来,我会很高兴。评析: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的注意倾听的能力,并营造幼儿积极参与的语言氛围,在这一环节让幼儿说出自己对信的内容的理解,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引出下一个环节师:我这里也发生了一件事情,不知道是快乐的事情,还是不快乐的事情,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二、观看多媒体课件1,引导讨论:1、画面上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两个小男孩正在夺

5、抢玩具枪的课件)2、他们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明明横眉立目,冬冬流着眼泪)3、他们这样做会快乐吗?为什么?幼1:他们都不会快乐的。幼2:这样做很没礼貌,他们没有互相谦让。幼3:如果把玩具枪抢坏了,谁也完不成了,他们就高兴不了了。幼4:如果没有打仗的伙伴了,一个人玩玩具枪也不好玩。3、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他们,让他们都高兴起来?实录:幼1:玩具应该大家一起玩,不应该抢。幼2:应该大家一起分享玩具,这样才会快乐。幼3:明明应该让着冬冬,哥哥要学会照顾弟弟。幼4:明明和冬冬应该好好商量谁先玩,谁后玩,这样就不会打架了。评析:纲要中指出:“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

6、积极应答的环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认为,教师应该给幼儿更多的时间来发言,而且应该要求幼儿运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初步引导幼儿分析、讨论,了解一些朋友间交往的方法。4、再次观看课件2(课件内容:明明主动把枪让给冬冬玩,并说:“冬冬你小,还是你先玩吧,冬冬高兴得说声“谢谢”,两人都高兴得笑了。)说一说:“明明和冬冬快乐吗?他们是怎样解决的?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评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解决问题的好多种办法,这说明活动前幼儿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这与平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引出下一环节师:“瞧,他们都在干什么?”三、播放录像(提前录好的有关幼儿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1、让幼儿观察录像

7、中有哪些快乐的事情;有哪些不快乐的事情?(录像内容:一个幼儿主动帮助小朋友系鞋带,并说了一些有礼貌的用语。小朋友在排队洗手时互相挤小朋友在活动区里能友好合作大姐姐把正在哭着的小弟弟送回教室两个小朋友正在吵架,另外一个小朋友给他们说和好了)2、xx事情为什么是不快乐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幼1:一个小朋友主动帮助系鞋带,他会很快乐,因为他帮助别人做好事了,所以会很快乐。幼2:洗手时应排队,不排队会很挤、很乱,这样我会很不高兴。幼3:我们都会说:“对不起、没关系”就会很快乐。评析: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8、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所看的录像内容具有一定的判断力,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这样通过初步感知及再次渗透,让幼儿了解朋友间的交往方法,这样不仅突出了重点,难点也迎刃而解了。3、在与小朋友玩耍时,都会遇到哪些不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在此我们会使用哪些礼貌用语。(师提示:如果你想玩别人东西时,应该怎样做、怎样说)评析:幼儿根据上述环节的情感经验,能说出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一些礼貌用语。引出下一环节师:“今天活动室里开设了许多活动区域,想一想应该怎样与小伙伴一起玩。”四、创设情景,幼儿体验:幼儿自由结伴,分别到已创设的活动区域自由选择玩,教师当场捕捉有价值的进行录像。评析:创设情境让幼儿

9、来体验礼貌交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教师最好也要深入其中,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五、播放刚才幼儿游戏实况录像,再次讨论:1、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你们喜欢和谁在一起?快乐吗?为什么?2、幼儿情景表演应对措施:如果幼儿表演遇到困难,教师可随机进入角色与幼儿一起表演。(1)体验想玩别人的东西时,应该怎么办?小结:如果要别人东西玩,可以有很多方法解决,关键要有礼貌,征得对方同意,大家一起玩既是快乐的,又会有很多朋友。(2)想借东西时,应该怎样说?小结:如果想像别人借东西,必须说一些礼貌的话,这样别人才会高兴的给你使用。(3)别人遇到困难了,你看见后会怎样做?(模仿一些交往的方法,如礼貌用语等)小结:当别人遇

10、到困难时,你主动地帮助别人,不仅会给对方带去快乐,同时你自己也会很快了。评析: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情境表演进一步了解一些朋友间交往的方法,体验友好协商,才能获得友情,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受快乐。活动延伸:展示“快乐屋”墙饰师小结:每个人每天都会有一些快乐的事情,如果你的快乐也会给别人带来快乐,那么,你将会得到一颗快乐星放到快乐屋里,小朋友们赶快行动起来吧!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能够依据幼儿生成的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创设情境激起幼儿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冲突2、活动设计清晰,能按预设的活动环节展开教学活动,活动中各环节的过渡自然。3、努力领悟纲要精神,在活动中,力争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

11、作者、引导者。努力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积极的、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4、教师适时的提问、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讲述,在整个活动环节中,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很好的发挥,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5、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足之处: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不是很好,部分孩子不能说完整话;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干预的有些多,(即给予的命题有些多),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总之,通过活动的教学,既有成功的收获,也有不足。不过,我将不懈努力。让孩子们放飞快乐,尽情的回味着分享快乐的愉悦。通过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

12、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2)大班社会详案教案消灭白色污染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当今社会,随着快餐业、包装业和超市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由于现代生活行为方式的不当,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方便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导致过量的“白色污染”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大难题。目前全国上下纷纷掀起了消灭“白色污染”的活动,我们幼儿园也开展了“保护环境,救救地球,争做环保小主人”的环保教育活动。“白色污染”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且用得最多的一次性垃圾,如何引导幼儿收集生活中无毒无害的一次性垃圾

13、“白色污染”,如各种方便袋、泡塑、一次性碗、盘、盒,各种塑料瓶、瓶盖等,结合环保教育,开展系列活动呢?因此我们在帮助幼儿认识“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分类的基础上,再引导幼儿进行“白色污染”处理(再创作)等实践活动,使幼儿懂得:只有减少垃圾,变废为宝,才能美化生活、净化环境,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激发幼儿争做环保小主人的强烈欲望。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废弃的塑料袋、泡沫用口等属于白色污染,知道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2、了解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基本方法。3、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创造力。4、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14、让幼儿明白什么叫“白色污染”。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2、教学难点: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引起学生对白色污染现状的关注,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活动准备1、塑料袋、泡沫饭盒和纸盒、纸袋、布袋若干。2、无处不在的白色垃圾图片3、教学挂图4、幼儿用书活动过程1、生活经验谈话,引发活动。(1)出示塑料袋、泡沫饭盒,教师问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人们在什么时候会使用它们呢?(2)教师:“人们为什么都喜欢用这些物品?”2、认识塑料袋,泡沫用品难以分解、处理的特性。(1)引导幼儿思考将布袋、纸袋、塑料袋丢弃到自然环境中,对环境的影响。(.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教师: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对环

15、境有什么影响?(2)小结“纸袋和布袋埋在土壤中会被分解掉,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而现实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却不容易分解,又很难处理,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3、观看教学挂图,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1)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了解塑料袋和泡沫用品到底会产生哪些危害?(2)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阅读发现。(这些东西,如果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影响植物生长,如果被动物不小心吃掉的话,可能会因消化不好而导致死亡,人们如果长期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会影响人体健康,如果焚烧这些垃圾,会污染空气,(3)小结:废旧塑料包装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由于这些塑料袋、泡沫用品大部分是白色的,因些人们把它们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4、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1)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样减少白色污染,鼓励幼儿开动脑筋,交流自己想出的解决方法,如购物时自带纸袋,制造出能分解的塑料袋等。(2)小结: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科学家们开发了对环境污染少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商家也开始减少这些物品的使用量。小朋友们也应该从现在做起,不乱扔塑料袋、泡沫用品,减少白色污染,人人都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3)一起制作纸袋。教学反思1、在请幼儿说白色污染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