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专项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496851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打专项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散打专项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散打专项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散打专项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散打专项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打专项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打专项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打专项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课程类别( )1、公共基础课 ( )2、专业基础课 ()3、专业课 ( )4、专业限制选修课( )5、文化素质限制选修课 ( )6辅修专业方向课 ( )7、任意选修课授课对象( )1、体育教育专业 ( )2、运动训练专业 ()3、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4、社会体育专业 ( )5、市场营销专业 ( )6、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7、体育表演专业 ( )8、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 )9、新闻学专业( )10、旅游管理专业 ( )11、英语专业 ( )12、各专业学时学分832学时52学分编写人签名曲润杰教研室主任签名于海一、制定教学大纲的依据本教学大纲是依据沈阳体育学院教学计

2、划(2005年8月修订),结合我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实际情况编写的。二、教学目的与任务(一)总体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把学生塑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技术、有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能为社会做贡献的武术专门人才;系统掌握散打专项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与技能,专业技术达到或接近一级运动员水平;能够胜任散打教学、训练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掌握散打竞赛规则及裁判方法,具有参与省、市级散打竞赛裁判工作的能力,达到二级裁判员以上标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一般科研方法。(二)学年教学目的与任务第一

3、学年:1、了解散打运动的基本概况;掌握散打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攻防方法;2、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培养学生尊师重道、讲礼守信的思想品德;3、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为专项学习打基础;4、掌握基本散打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达到三级裁判员水平。第二学年:1、巩固提高散打专项技术及技法运用能力, 进一步提高专项身体素质;2、丰富散打训练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实战战术素养;3、通过带准备活动,使学生对散打教学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教学能力;4、较熟练地掌握散打竞赛规则及裁判法,达到二级裁判水平。第三学年:1、散打各项技术掌握娴熟并能够灵活运用;2、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完成散打课教学设计并

4、组织教学,能够完成散打训练课设计并组织训练;3、能够根据学生实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指导比赛;4、熟练掌握散打竞赛规则及裁判法,达到或接近一级裁判水平。第四学年:1、通过教育实习后,使教学能力得到实践的检验,认真总结与交流教学经验;2、掌握武术短兵的基本技术及实战方法,了解短兵竞赛规则;3、进一步强化散打专项技术与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查阅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4、能够进行科研设计、正确使用研究方法,在教师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三、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表分类学年学期教学时数 教学周教学内容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学时合计1234567812161616161681

5、0理论部分1、散打运动概述2、散打技术特征及要求;散打技法运用原则3、散打教学的基本特点、阶段、步骤4、散打教学方法和手段5、散打教学课任务结构6、散打运动员科学选材7、散打运动员体能训练8、散打运动员技能训练9、散打战术及其训练10、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散打训练过程监控11、散打运动损伤预防12、竞赛组织与裁判13、散打竞赛规则14、散打裁判法15、比赛技术录像观摩242224242424222422222264874技战术部分1、散打实战姿势2、散打基本步法3、散打基本拳法4、散打基本腿法5、散打基本摔法6、散打基本防守法7、散打基本跌法8、散打组合技术9、散打条件实战10、散打实战11、

6、散打体能训练12、散打战术训练13、短兵基本技法14、短兵进攻技法应用15、短兵反击技法应用16、技术考试44121416126104101262221214161241041014822121416126104101482121416104104101082121416124104101082224222222224422422461212422688426241242670实践部分1、教学能力培养2、裁判能力培养44661061061066478学时合计120128128128128488072832四、教学内容纲要(一)理论部分1、散打运动概述 本章教学重点:散打名词的概念及其分析本章教

7、学难点:现代散打运动发展简况(1)散打名词概念及其分析(2)现代散打运动发展简介(3)散打的特点和作用2、散打技术特征及要求;散打技法运用原则 本章教学重点:散打技术特征 本章教学难点:散打技法运用原则 (1)散打技术特征 (2)散打技法运用原则3、散打教学的基本特点、阶段、步骤本章教学重点:散打教学步骤本章教学难点:散打教学阶段划分(1)散打教学基本特点(2)散打教学的阶段和步骤4、散打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本章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本章教学难点:练习方法(1)教学方法(2)练习形式(3)练习方法5、散打教学课的任务与结构本章教学重点:课的任务本章教学难点:课的结构(1)教学课的任务(2)教学课的结构

8、(3)教案示例6、散打运动员科学选材本章教学重点:选材方法本章教学难点:选材应用(1)遗传选材(2)年龄选材(3)形态选材(4)机能选材(5)素质选材(6)技能选材(7)心理选材(8)智能选材(9)特征选材(10)专项综合能力选材7、散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本章教学重点:各种素质训练的方法学要素本章教学难点:具体的训练方法的掌握(1)力量训练(2)速度训练(3)耐力训练(4)柔韧训练(5)抗击力训练8、散打运动员的技能训练本章教学重点:技能训练方法本章教学难点:技能训练因素(1)散打技能训练的因素(2)散打技能的训练方法9、散打战术及其训练本章教学重点:战术形式本章教学难点:战术训练的方法(1)散

9、打战术概说(2)设计散打战术的原则(3)散打的战术形式(4)散打战术训练的任务(5)散打战术的训练方法10、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散打训练过程的监控本章教学重点:心里训练内容与方法本章教学难点:训练过程的监控(1)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内容(2)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3)散打运动员赛前常见心理障碍及其克服的方法(4)散打训练过程的监控11、散打运动的损伤及预防本章教学重点:常见损伤及预防本章教学难点:常见损伤的处理(1)散打运动中常见的损伤(2)散打运动常见损伤的处理(3)散打运动损伤的预防12、散打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本章教学重点:散打竞赛的组织本章教学难点:散打竞赛的编排(1)散打竞赛的组织(

10、2)散打竞赛的编排13、散打竞赛规则本章教学重点:规则中第一、五、六章内容本章教学难点:对规则精神的理解(1)通则(2)裁判人员及其职责(3)使用方法、得分标准与判罚(4)胜负与名次评定(5)场地与器材14、散打裁判法本章教学重点:裁判判罚与打分本章教学难点:判罚尺度的掌握(1)台上裁判员裁判方法和注意事项(2)边裁判员记分方法和注意事项(3)竞赛与裁判方法15、散打比赛技术录像观摩本章教学重点:观摩运动员技法运用时机的把握本章教学难点:掌握裁判判罚及打分特点(1)散打技术录像(2)各种规模的散打比赛录像(3)相关对抗项目的比赛录像二技术部分本章教学重点:技术的掌握及运用本章教学难点:实战能力

11、的提高1、实战姿势 左势、右势2、基本拳法冲拳、掼拳、抄拳、鞭拳。3、基本腿法蹬腿、踹腿、鞭腿、勾腿、摆腿、扫腿、劈腿。4、基本摔法贴身摔:抱腿前顶、抱腿旋压、抱腿搂腿、折腰搂腿、压颈搂腿、夹颈打腿;接招摔:抱腰过背、夹颈过背、穿臂过背、接腿前切、接腿下压、接腿勾踢、接腿挂腿、接腿摇涮、接腿上托、接腿别腿。5、基本步法前进步、后退步、收步、撤步、上步、进步、退步、插步、垫步、 纵步、闪步、跳闪步、侧跨步、换步。6、基本防守法接触性防守:拍挡、挂挡、拍压、外抄抱、里抄抱、外截、里挂、掩肘、阻挡、阻截;非接触性防守:提膝、收步、后闪、侧闪、下躲闪、跳步躲闪。7、基本跌法(前滚翻、后滚翻、鱼跃抢背、

12、前倒、后倒、左右侧倒、左右斜后倒)。8、散打组合技术拳法组合、腿法组合、拳腿组合、拳摔组合。9、散打攻防技术训练(主动进攻型技术、防守反击型技术)10、防守反击训练防拳反击、防腿反击、防摔反击。11、战术训练直攻、强攻、佯攻、迂回、制长、制短、多点、重创、突袭、反 击、下台、边角。12、体能训练力量: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速度: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动作频率、位移速度;耐力:有氧耐力、无氧耐力;柔韧:主要关节及韧带牵拉;抗击力:拍打训练、跌法训练。13、实战条件实战、模拟实战。14、武术短兵基本动作与技法(实战姿势、基本步法、基本技法、防守动作)15、短兵基本技法的运用(刺法、劈法、砍法、斩法、崩法及各种技法的防守反击法)(三)实践能力培养部分1、教学课、训练课实习。本章教学重点:培养教师意识和教学基本技能。 本章教学难点:课堂设计及教学方法的创新。 (1)在第27学期逐步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2)在2、3学期安排学生带准备活动,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及口令指挥能力。(3)在第4、5、6学期有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