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495521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如长江黄河的长度、流经几个省级行政区、注入的海洋。明白“母亲河”的含义长江、黄河流域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养育了中华民族的儿女,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2.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课前查找资料;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学习运用资料、已有生活经验交流,得出结论。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查找资料、自学、交流讨论,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保护母亲河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了解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缘由,感受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将保护母亲河的理念落实到实际

2、行动中。2. 难点:感受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保护母亲河的意识。三、课前准备1. 学生查找有关长江、黄河的资料。2.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关于长江、黄河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课件。四、课时安排:第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导入:水是生命之源,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在中国这块辽阔的土地上,众多的江河千百年来奔流不息,哺育着江河两岸的各族人民。其中,长江和黄河是我国两条最主要的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老师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母亲河的图片,请欣赏:这就是黄河,它像一条玉带吁回于山原之间呈S形曲折东流,十分美丽。黄河平缓时,数十里内水平如镜。湍急时

3、,悬流激荡,巨浪涛天,似山崩雷鸣。春季,黄河解冻,冰凌碰响。夏季,雨水充沛,洪水汹涌不止。秋季,云淡风轻,一望无边。冬季,冰封千里,银装素裹。壶口瀑布这是著名景点,壶口瀑布即使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还有黄河小浪底风光。这就是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摇篮。今天就让我们开始我们的寻根之旅,走近母亲河,认识母亲河。二、走近母亲河,认识黄河的伟大师:在黄河之滨,就矗立着这样一座石雕,这是专为黄河而设计的,看着这座石雕,你联想到什么?师:是的,这座石雕就被人们称作“黄河母亲”。(板书:母亲河)你知道人们为什么把长江黄河称为母亲河吗?师:长江、黄河流域幅员

4、辽阔,各种资源应有尽有,像母亲一样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子子孙孙。所以,人们把长江、黄河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1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6页自主学习,观察中国地形图和黄河流域图,说说黄河的形状。找一找,黄河的发源地、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说一说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按照黄河流经的顺序)。2小组交流。3成果汇报展示,进行点拨指导评价黄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5500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份,注入渤海。4. 在中国政区图中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黄河的流经路线。5. 下面同学们看阅读教材第26至27页,讲一讲黄河流经的地方什么

5、样?“从黄河文化,黄河对两岸农业的影响,黄河的水力资源,黄河的旅游资源四个方面进行自主学习。想想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母亲河”(1)小组交流(2)进行展示,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动植物多,这些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黄河流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凝聚着民族精神。“黄河”又是怎么得名的呢?6. 小结:黄河从青藏高原流出,流经内蒙古大草原,流经黄土高原,流经华北大平原,最后注入渤海。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各种资源应有尽有,像母亲一样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子子孙孙。所以,人们把黄河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

6、河。五、保护母亲河1 .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河历经沧桑,正在渐渐失去昔日的风采。(出示幻灯片)2 .看28页图文,自主学习:看看说说母亲河出了什么问题?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呢?(工业污水乱排乱放、生活垃圾乱排乱放、无节制地用水).3 .面对母亲河如此现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分组制定一个保护母亲河的方案。看哪组的方案,可实施性强。(植树种草、节约用水、不乱倒垃圾).4 .全班交流,让学生分组探究黄河泛滥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六、总结:母亲河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今天,她依然以博大的胸怀与祖国一齐走向未来。我们要学习母亲河

7、的伟大坚强,为使我们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师:面对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古往今来,多少的炎黄子孙直抒胸臆,写下了不朽之作。老师课前安排同学们也收集了不少,谁来展示下?师:老师也收集了几句关于长江黄河的经典名句,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华夏儿女对母亲河的情怀。七、板书设计我们的母亲河源远流长黄河多姿乡彩玄伟博大气势磅礴【教材分析】我们的母亲河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中的内容。这个环节由三部分组成:1、知道有关母亲河的状况以及称长江、黄河为母亲河的原因。2、课文中选取的黄河母亲的石雕,歌颂黄河、长江的歌曲,赞颂长江、黄河的诗句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3、“保护

8、母亲河”这一环节的设计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将环保的理念有意识地加以渗透,并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这对学生来说是受益终身的。【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收集、交流有关长江、黄河的诗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行为与习惯:通过对母亲河的了解,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知识和技能:通过了解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知道这两条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并通过调查了解母亲河的现状以及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措施,且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教学活动的形式服从内容。本教学设计通过歌曲导入、图片感受、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展示、欣赏活动形式开展主题活动。考虑到长江是现成的教学资

9、源,通过感受长江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的情感,以此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设计意图】“母亲”是个饱含深情的词语,“母亲河”亦是如此。如何上出“情味”,使学生既能在“知”上有所扩展,又能在“情”上得到提升,这是建构课堂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在设计教学时,就在这方面做了一点思考。在组织母亲河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内容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上课伊始,我由龙的传人导入,既注重与前一课的联系,又引出“长江、黄河”的话题。因为歌曲本身的通俗性,使得一开始就为学生的情感铺垫上一层自豪。接着我又出示一组长江、黄河的图片,让学生直面母亲河的壮美。在此基础上,通过“流过哪些省”

10、这个知识点,让学生感受母亲河的“博大”。这一环节既是对学生知识的扩展,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长江、黄河流线之长,流程之广。这为下面理解“为什么是母亲河”埋下伏笔。因为课文中解释为什么是母亲河的一段话很概括,在揭示这段话之前,我由长江整个面引到了荆州这个点,充分利用荆州的地理优势,引导学生在生生、师生的对话中,理解“长江、黄河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句话,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母亲”。这样再读书上概括的话,不必多语,学生已经能明白一点。再通过一组诗文、歌曲喧染,使学生达到一个情感的“制高点”。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通过图片、数据,呈现给学生一个残酷的现实,让学生受到心灵的冲击,从而产生

11、“保护母亲河”的强烈愿望。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虽然母亲河所呈现的内容随长江、黄河的历史,绵延千年;随长江、黄河的足迹,绵延千里,但落脚点还是归于学生的生活。从整体感受母亲河的壮美和博大到具体体验长江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由面及点,使得保护母亲河在回归生活的大课堂中,再不是一条抽象的规范,它在学生的生活中得到具体化,成为切实引导他们实践行动的一个导航标。整个教学环节设计,立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自豪,欣赏,感激,热爱,也有心酸和难受,老师以充满温情的语言创设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共奏了一曲绿色之歌。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交相辉映,使“知”的传授与“情”的提升融合在一起,构建了真情的课堂。困惑:在“保护母亲河”这一环节,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也想过让学生设计方案,想过环保承诺签名活动,想过调查汇报但无一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总觉得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不尽人意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