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49349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近现代以来我国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一,鸦片战争后:打破闭关锁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西方政治经济势力涌入;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上海等近代化大城市发展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二,辛亥革命后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三,新中国成立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人民当家作主;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四,改革开放后实行改革开放,国家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经济发展迅速2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3.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特点总概:中西合璧;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经历了一

2、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并伴随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经济、社会思想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变化在地域上严重不平衡,城乡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始终保持着中国民族特色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4.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影响促进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政治:有利于反封建斗争,促进民主革命发展经济: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发展;思想文化: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束缚,革除弊端5.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原因人民当家作主(农民

3、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就业问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运动经济发展水平有限6.近现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趋势近代时期: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受西方影响明显中西合璧、新旧并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化、独立化,受意识形态支配改革开放后:多元化,国际潮流化总特征:传统、封闭、保守、封建、开放、近现代化,走向世界,具有明显时代性、不平衡性7.近代以来我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提供物质基础欧风美雨潜移默化(西方政治、经济及文化涌入)政治环境的影响(政治局势与政府政策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思想解放运动8.近代以来我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西方国家的侵略与文化渗

4、透: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涌入政治变革与政策的影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工商业与城市化发展)思想解放: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西方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传播)、改革开放等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9.近代以来服装总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10.我国近代变动的原因外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入侵,带来西方的生活方式内因: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先进的中国人(维新派、革命派),受民主思

5、潮的影响主动向西方学习 3、政府的提倡11.服饰的变化1.民国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从保守、呆板向适体、方便过渡。礼节上的尊卑观念逐渐为平等观念取代2.新中国成立后表现:列宁装、干部装、绿军装成为时尚。特征:与政治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3.改革开放后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表现:服饰美观大方,款式层出不穷。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政治制度的变革; 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 思想启蒙的作用。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2)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趋势: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

6、;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3)社会风俗的特点: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1)从动态运演的整体过程看,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2)从空间上看: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又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交通事业的进步古代传统交通运输工具:船、马车、轿子中国近代交通的进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1.铁路交通事业:(1)中国近代铁路的修建: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19世纪80年代,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甲午战

7、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中国铁路史里程碑(中国自己设计、修筑的首条铁路干线) 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新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宝成铁路(西南)、兰新铁路(西北)、京九铁路(1996年通车)、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3)机车制造和铁路技术的改进:近代中国: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蒸汽机车;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解放”型蒸汽机车第一台内燃机车(1958)、第一台电力“韶山”号机车(1958)改革开放以来: 20世纪90年代高速列车“蓝箭”号在广深铁路运营 2003年世界首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营运; 1997-2007年全国铁路六次提

8、速,提高运行效率2.公路交通事业:(1)近代:表现:20世纪初: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出现汽车 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一些公路,发展受限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依赖进口(2)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制造厂:如长春一汽、湖北二汽、上海大众等比较密集的公路网: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公路大桥: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偏远山区公路:如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等石油工业的发展(3)20世纪90年代后,汽车进入百姓生活3.水运交通:(1)近代:起步表现: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

9、局面(在列强排挤中艰难发展)原因: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 作用: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国家统一管理萎缩:20世纪90年代后(原因)改制:由轮船运输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4.航空运输:(1)近代: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2)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初期:乘飞机有限制,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后: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并开通旅游航线和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5.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特征1动力

10、:人力、自然力 机械力2技术:引进 自制自研3地区发展差别:沿海地区和城市显著,乡村缓慢4对象:平民化、普及化5进程:先慢后快6种类:海陆空立体发展二通讯工具的变迁1.电报: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电报机房(19世纪70年代) 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用于军事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20世纪初)用于官商通报2.电话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电话(1875年)外国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19世纪80年代)1900年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打破外国垄断3.新中国成立后形成全国电讯网络4.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电话(2003)、互联网三近代交通、

11、通讯发展的原因及影响1.近现代交通运输业及通讯发展的原因(1)外因:西方技术传入(两次工业革命)(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3)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4)政治:政府大力提倡(国防、经济)(5)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积极兴办(6)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7)文化:思想观念的转变与科学的发展2.(1)积极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交通便利、运量大,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改变人们出行和通讯方式,信息传输更便捷一定程度改变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人们生活丰富多彩。(2)消极影响:(近代)利于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经济掠夺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和能源危机3.影响近代中国交通

12、发展的因素列强侵略和控制政局动荡观念僵化,迷信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近代中国交通逐渐开始近代化,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地域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三)大众传媒的变迁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传媒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大众传媒四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一、报刊业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出版的周报:1609年德国的新闻报最早的日报:1663年德国的莱比锡新闻最早出现并具有影响力兼售价低廉的大众化报纸:1833年美国的纽约太阳报1.近代报刊的兴起(19世纪中到19世纪末)(1)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外文报:

13、中国丛报万国公报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2)19世纪70年代,国人办报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2.报刊业的发展(19世纪末至改革开放前)(1)维新运动中时务报目的:宣传维新思想,推动维新运动,掀起办报高潮时务报 1896年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2)辛亥革命时期,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目的:宣传革命思想,与维新派论战,壮大革命派队伍民报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3)新文化运动时期目的: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思想启蒙新青年,由陈独秀1915年9月

14、在上海创办。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般笼统地称为新青年。十月革命后在陈独秀、李大钊主持下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斗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报党刊:人民日报红旗其他:光明日报文汇报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3.新时期 (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丰富人们生活(1)报刊业的社会功能:在广播电视出现前,报纸是时效性最强的新闻媒介,使人们了解国内国际大事最快捷的渠道。除报道新闻的功能外,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2)报刊的局限书面化特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缺乏直观感染力和形象性(3)办报刊的理念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