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49335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奉化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宁波市奉化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宁波市奉化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宁波市奉化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宁波市奉化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市奉化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奉化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宁波市奉化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10月目 录一、总体要求1(一)指导思想1(二)总体目标1二、发展领域的目标和措施3(一)儿童与家庭3(二)儿童与健康5(三)儿童与安全9(四)儿童与教育11(五)儿童与福利15(六)儿童与法律保护17(七)儿童与环境22三、重点实事项目24(一)儿童之家建设项目24(二) 儿童福利服务机构建设项目25(三) 家庭教育促进项目25(四) 全周期心理健康关爱体系建设项目26(五) 出生缺陷预防项目26(六)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项目26(六) 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保护项目27四、组织实施27(一)加强组织领导27(二) 强化规划落实2

2、8(三) 加大保障力度28(四) 注重工作创新28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是社会文明的传承者。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浙江省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宁波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宁波市奉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区儿童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所称儿童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

3、、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儿童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切实扛起模范生的使命担当,围绕奉化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健康美丽新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特色区的奋斗目标,坚持和完善儿童优先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依法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提高儿童综合素质,提升儿童保障水平,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二)总体目标“十四五”时期,儿童事业发展与奉化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特色区同步推进,儿童在家庭建设、社会参与、身心健康、科教文化、福利保障、权益保护、发展环境等方面获得更加平等、优先的发展,儿童发展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儿童优先和全面发展的社会风尚更加优化,城乡、

4、区域、群体之间的儿童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优质,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到2025年,力争儿童发展主要指标走在全省、全市前列,儿童事业发展成为我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健康美丽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表1:奉化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指标序号指标2020年2025年指标属性1严重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3.4 9.0约束性2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人)1.021.2约束性3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1.124.55约束性4儿童伤害死亡率(1/10万)11.738.78约束性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4.296约束性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

5、95保持预期性7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体化运行率(%)100100约束性8获得法律机构援助的未成年人数(人)101应援尽援约束性9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人数(人)90增加预期性10镇(街道)建有示范性儿童之家的比例(%)70100约束性1二、发展领域的目标和措施(一)儿童与家庭1. 强化家长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引导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提升家长修养,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核心素养培育,引导儿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宁波“四知”精神,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2. 尊重儿童主体地位和

6、权利。坚持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个性特点,鼓励儿童自主选择、自我管理。引导儿童参加体育锻炼、休息娱乐、社会实践、同伴交往、亲子活动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保障儿童的睡眠、休闲和体育锻炼时间。尊重儿童的知情权、参与权,保障儿童平等参与自身和家庭事务的权利。引导儿童增强家庭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3. 增强监护意识和能力。营造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家庭环境,满足儿童身体、心理、社会性发展需要,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禁止对儿童实施殴打、体罚、虐待等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支持有关机构、组织和人员对遭受监护人侵害的未成年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

7、及撤销监护人资格,依法确保父母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依法规范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委托他人照护未成年子女的行为。4. 培育传承良好家风。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最美家庭、绿色家庭、书香家庭等创建活动,培育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依托区家风馆等家风家训实体阵地,广泛开展好家风宣传教育和研学活动,弘扬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充分发挥家长榜样和示范作用,引导儿童养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5. 增进良好亲子关系。引导家庭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加强亲子交流,增加陪伴时间,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提升奉化城市文化中心

8、、公共图书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供给能力,为开展家庭亲子活动提供条件。深入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贯彻落实宁波市全民阅读条例,加强亲子阅读研究与指导,培育发展亲子共读公益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完善儿童社区阅读场所和功能,社区图书馆设立亲子阅读区比例达到90%以上。指导帮助调适家庭亲子关系,加强对家长的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缓解育儿焦虑,化解亲子矛盾。6. 推动落实家庭养育支持政策服务体系。贯彻落实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健全完善家庭教育相关配套制度、工作规范,增加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理论研究,普及科学家教知识传播,促进家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女性产假制度、推动父母育儿假调整。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优先支持与保障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推动家政服务业降本增效、提质扩容,将家庭服务纳入公共服务,发展社区照料机构,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家庭服务。鼓励用人单位建设母婴室和托育服务设施,实施弹性工时、居家办公等灵活的家庭友好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