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是教师自我反思的有效手段.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487440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与写作是教师自我反思的有效手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阅读与写作是教师自我反思的有效手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阅读与写作是教师自我反思的有效手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阅读与写作是教师自我反思的有效手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阅读与写作是教师自我反思的有效手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与写作是教师自我反思的有效手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与写作是教师自我反思的有效手段.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与写作是教师自我反思的有效手段阅读和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山东桓台索镇实验学校 陈士葆 巩向进(256412)无意中读到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真是入骨三分,一下子点到了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要害之处。古人云:“君子一日而三省吾身。”每日三省,方可去弊存利,提升自我。在此意义上讲,教师应“身为人师,常当自照,”发现自己的欠缺而更正,对照别人的欠缺而反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地认识自我,解剖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并最终成就自我。长期以来,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老是把目聚焦在一些先进教师的教学

2、经验上,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统一要求下,比照这些先进教师的经验,来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长此以往,大多数教师就会形成机械模仿的思维定势,生活在他人的影子里,忽略甚至忘掉了自己,从而迷失了自我,没有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教育方法,碌碌无为,并最终默默无闻,要么成为“教书匠,”要么沦为“庸师”。“名师”是不可以复制的,魏书生、孙维刚只有一个。他们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取得的成绩令许多教师羡慕不已。他们外在的成功是其内心世界不断丰富的过程带来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正如冰心那句名诗所描写的,“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3、”。这表明教师职业,要想有所作为,必须立足自身,默默无闻做一些不为人知的甚至无法言说的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就是不间断的,持之以恒的自我反思。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非常自我的活动,它需要教师不断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反思自己的工作。只有对自身有一个非常清晰全面的了解之后,再去吸纳别人的经验,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取舍,不断矫正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策略,才会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享受到走向成功的快乐,从而消除职业倦怠感,增强职业幸福感。生活中经常听到领导和同事们提到反思一词,这个词在当今教育界可以说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尽管人们觉得反思是教师走向成功的重要之道,但对如何进行反思,人们却莫衷一是。笔者认为

4、教师反思的一个最有效手段就是要养成自由阅读和亲自动笔写教育日志的良好习惯,也就是自觉阅读和主动写作的习惯。通过阅读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通过写教育日志,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理性的思考,并尽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不足,只有这样,教师们面对自己的工作,才会成为一个永不知足的人,不断从自己的工作中找出问题,并及时拿出改进的措施来。成为一个反思性的教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教师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的生命史,是一部不断追求进步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心灵成长的发展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中,

5、情感与智慧火花的碰撞中,进行着精神与思想的交流活动。精神与思想的活动是一种十分个体化的活动,只有思想活动的参与者自己心里最清楚,最明白。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反思,伴随着时光的流逝,其思想活动轨迹便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其它行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隐性的,秘不示人的精神活动。要想使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够和谐地开展,靠学校的外力强行管制,一是缺乏人文关怀,二是不可能真实到位,容易形成不应有的缺失和人为的隔阂。只有唤醒教师工作的自觉性,让老师养成自我约束,自主发展,主动进步的欲望,教师才会有自觉进步的动力,并在这种动力的支配下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教师的精神劳动非常自我,是属于教师本人的个体

6、劳动,个性化特色十分突出。因此鼓励教师工作创新,必须让教师张扬自己的个性。教师个性的张扬,不是让教师随心所欲,而是让教师们静下心来,从阅读和写作入手,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今社会人们的心态非常浮躁。人们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只看学历,学历成了教师晋升职称和个人发展的硬指标。因此许多教师十分注重与学历有关的进修与学习,放弃了与学历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自由阅读。实际上这也正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最大的致命伤。自由阅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润生命的书籍,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思想随笔,会使教师的内心世界变得温暖、丰富、鲜活、生动、从而对自己从事的教师职业以及每天面对的学生,有一种发自心灵的敬重和亲切之感觉,带着这

7、样的心态投入教育工作,焉能没有激情。在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养成动笔写作的习惯。对于写作的问题,教师们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写作是作家和专家们从事的事情,自己干不了这样的差事。提倡教师写作是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象医生写病历那样写教育日志,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记录工作中成功的精彩瞬间和失误带来的苦涩,让“行走中的生命风景”,借助文字加以定格,从而将点滴的生命记忆和工作感悟串联成思想的项链。这种由教师自由写作形成的生命感悟是真实而亲切,生动而具体的,是完全属于教师个人的。因此它可以称得上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档案实录。有了这样一份成长记录,对教师个人的发展与进步来说实在是一份宝贵而实用的心灵教科书。因

8、此教师的这种私密的写作生活可以说是教师本人在为自己书写个人档案。我手写我心,没有任何要求,无拘无束,写的是教师自己心中的酸甜苦辣,记录的是教师自己的真情实感,一份由文字形成的心灵档案将教师工作的心路历程呈现出来,这种完全“草根式”的写作一开始可能很幼稚,但它却是属于教师本人的原创。这些属于教师本人的具有真实生命体验的东西,比教师去读一本大部头的、内容空洞的教育专著更为实用,也来得更有意义。面对这些灵动鲜活的文字,教师们对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就会不断地进行心灵的叩问,从而获得一种源自心灵的自尊所带来的职业幸福感与满足感。阅读和写作习惯的养成是让教师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的有效手段。阅读可以吸收别人的

9、有益经验,写作可以将这些经验做进一步的消化,从而形成个人的见解。因此阅读和写作是一个吸收与释放的双向过程,二者的良性互动对教师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成长大有益处。然而人在工作中容易养成一种从众心理,导致工作随大流,跟着感觉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些不思进取的生活信条是大多数教师的真实工作心态。因此,克服人与生俱来的惰性,让教师焕发自我加压,自我进取的动力,只有唤醒教师内心渴望成功的欲望,教师才会自觉把工作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成为著名教育家的秘诀,就是他从成为教师的第一天起,就养成了写教育日记的良好习惯,并且一记就32年。这32年的教育日记,不但成就

10、了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而且这些教育日记也把这位教育家的教育智慧留给了后人,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位教育家执着教坛,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和超凡的教育成就。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就是一本非常值得当代教师认真阅读的教育日志。它记录了苏霍姆林斯基行走在走向教育成功之路中收获的体验和感悟。写教育日志给这位伟大教育家带来了巨大的人生收益。教育工作千头万绪,要做的事情很多。许多教师虽然从教多年,由于从众心理带来的思想惰性,使他们在教学工作中要么满足于已经取得的经验,自我封闭,固步自封,凭经验办事,要么觉得自己与他人差距太大,无法追赶和超越他人,在工作中从而不思进取、自暴自弃。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难以有

11、新的突破,最终成为平庸的一般教师。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一个著名公式:经验+反思=成长。阅读和写作是教师反思的两个最有效手段。借助这两个手段,远离浮躁,克服急功近利的毛病,通过不断地反思,突破经验主义的束缚,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在睿智教育思想的引领下,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精彩天地。教师工作是精彩自己,成就他人的事业。过去我们评价一个教师的工作往往目光只看教师成就他人的一面,而忽略了教师精彩自身的一面。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生的成长,教师内心世界的丰富首先要靠教师思想与精神财富的不断积累。坚持阅读和写教育日志是教师积累思想财富的一条捷径。通过阅读和写日志,教师可以不断萌发自己的教育见解和教

12、育理念,进而形成日趋合理和成熟的教育思想。成为会思想的教师,是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的一个重要前提。但这个过程却是漫长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的主要职责虽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完成这些职责,教师不能像一个走街串巷的小商贩那样去靠简单的吆喝这样一种促销手段来完成的。教师只有不断地来改正自我,调整自我,让已经成型的“自我”,向着不断超越和完善的“自我”去发展,让固有的“自我”处在一种时时更新的状态之中,这样教师自身的修养就会得到逐步的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就自然得到加强,从而对学生也就更加富有吸引力,教师育人的手段自然也就丰富起来,教育工作的开展自然也就实现与学生的良性互动。

13、阅读与写教育日志事情虽小,但却是关乎教师成长的一件大事。在阅读与写教育日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真正走进自己的心灵深处,将思想的触角深入到自己的心灵深处,把自己平时忽略不计的一些细节问题,加以自我关注。这些细节问题关注得久了,关注得多了,就会引发教师情感与智慧的火花,让教师渐渐养成用理性的目光去自觉看待自己工作过程中一些支微末节的问题及不良习惯。随着一个个小问题,小细节的改正,必定换来教师工作质的飞跃。这也正是教师为什么必须反思,时时反思的理由之所在。教育反思不但可以激发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可以成为教师教育智慧的源头活水。古语说“飞瀑直下,必有深潭”。这“深潭”是“飞瀑”长年累月冲击而成的。通过持之以恒的阅读和写教育日志,教师心灵深处的教育反思,定会犹如源源不断地急流“飞瀑”,激荡着教师的心灵世界,激发教师丰富的教育智慧,进而把教师带入一个出神入化的教育境界,让教师们享受教育的快乐,在教育这片神圣的精神园地,精彩着自己的人生,快乐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