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发展的基本因素.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48709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发展的基本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发展的基本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发展的基本因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发展的基本因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发展的基本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发展的基本因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发展的基本因素邓元泰中心学校:林耀针论文摘要:教师是学校的一线队伍,是学生的向导者,是知识的传播者。作为教师,育人是天职。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要有光,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要用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关键词: 教师 职业素质 中小学 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我们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虚怀

2、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一、教师职业素质的内涵。所谓教师职业素质,是指教师为了完成职业赋予的责任与义务而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是随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而提出的。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就强调指出,“教学应被视为专业”;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995年,我国建立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职业许可制度。教师道德素养的内涵无论在哪个时期,教师的职业道德

3、素养都应该包括品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身心素养,这是作为教师首先也是必须具备的品质。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对待学生要有爱心和宽容,用和蔼的目光注视全体,鼓励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平等,在这样平等和谐的气氛中产生情感迁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只有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才能结出快乐的果实。不论学生有多差 ,我们都要鼓励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才,循循善诱,用爱的教育使我们的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发展。三、学校环境对教师的影响 。 如果说学校是教师成长发展的“摇篮”,那么学校环境则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土壤”。适合教师成长发展的学校环境,包括和谐向上的文化环境,公正合理的竞

4、争环境,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等等。学校环境从很多方面影响着教师的成长发展,并且它使教师个体的成长发展与教师群体的成长发展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四、教师应有的心态 。“合可以造天堂,也可以造地狱”,心态是命运的“控制塔”,心态决定“高度”。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心态摆正了,才能做好它。教师的成长发展首先要有一个良好心态。始终保持乐观、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工作从不“急功近利”,虽然感觉自己在人才济济的洛小并不出色、并不突出,但从来没有“放松”甚至是“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而是时刻以加倍的努力积极实践着自己的目标,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可以说,良好的心态,表现出一种生命力,一种自信和健康的精神风貌,对

5、于教师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怎样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1、开展教育活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校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适时组织教师开展一些政治活动,如职师德报告会,模范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并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主题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大力倡导教师献身教育、与日俱进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此同时,还认真、全面、积极地召开各类会议及教师、学生、家长会议,征求他们对学校、教师、领导的意见和建设,针对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纠正、整改、提高自身素质。 2、建立激励机制,开展师德师风评议活动。 学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细则,明确了师

6、德师风考核与评议的具体内容和办法,每学年对在岗教师进行一次师德师风全面考核评议,并将考核成绩记入教师师德师风档案。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奖惩制度,对师德师风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师德师风败坏的教师进行严肃批评,对情节严重的,社会影响大的行为,学校决不手软,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3、规范从教行为,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学校根据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对教师的从教行为进行了规范,要求全体教师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一要做到“三热爱”: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二要做到“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三要做到“六不准”:不准接受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和吃请,不得要求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不准侮辱体罚学生,不准私自向学生推销商品,不乱编、乱印、乱发学生资料,不准抹牌赌博,不准迟到早退,不准坐着上课。 教师职业素质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组织中最有价值的是人,而非物或者制度。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教师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的重要职责,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是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人,对组织忠诚,对工作敬业,能认真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因此,对教师进行职业素质教育有利于教师参考文献: 教育法 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