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初中教学管理之我见.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48640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善初中教学管理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完善初中教学管理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完善初中教学管理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完善初中教学管理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完善初中教学管理之我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善初中教学管理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初中教学管理之我见.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善初中教学管理之我见 树立一个意识 “质量意识”是每位初中学校校长必须长期牢固树立的中心意识。学校办学如果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围绕“质量”这个核心,校长应牢牢地把握教育的质量、管理的质量、服务的质量、学习的质量,应该充分意识到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口号,更需要的是通过富有实效的创造性工作,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校长必须实行目标管理。不仅对学校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还应该把先进的理念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共同信念与追求。在制定规划及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引领每位教师参与其中,听取他们的积极建议,让他们真正感

2、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校长用价值引领,用目标凝聚人心的做法,有利于建立发展共同体。 谈到树立质量意识,不能不提到相关的激励措施及评价方式。笔者认为,对于“质量”的掌控,激励措施及评价方式必须十分明确。好的激励措施及评价方式,确实能发挥导向和激励功能。 课程改革实验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诊断性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帮助教师不断完善提高。校长要经常听课,指导学科教学工作,并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尊重教师个人意见,营造求实氛围,肯定教师成功的教学设计,善意地指出教学中的不足,帮助教师总结教学“亮点”,促使他们由不自觉的创新意识上升到自觉的创新行为,使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不断完善。 校长还应该

3、引导教师在评价中要注重过程,强调多元;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和监控,并及时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提出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不仅注重关注他们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避免单一的评价方式,使教学评价力求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采用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评价机制,使教学评价更客观、更民主、更透明、更有效,评价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要注重评价结果的激励性,评价结果的呈现要有利于呵护学生自尊心,有利于激励学生发展。 突出两个关键点 1.制度与目标管理 制度的确立,有助于使全体教师确立共同目标和行为准则,加速校园文化建设,使校长在实施管理时对教师们有一个共同的

4、考量标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一年前就推出了由学生干部填写教师课堂情况登记表这一举措,每班每周一张的登记表反映了教师课堂是否出现的10个方面:(1)是否迟到;(2)上课是否使用手机;(3)是否无故旷教;(4)是否辱骂或体罚学生;(5)是否拖课3分钟以上;(6)班级课堂纪律是否出现混乱情况;(7)上课时学生是否打瞌睡;(8)是否组织做眼保健操;(9)是否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10)中途是否离开教室等。我校推出由学生干部填写教师课堂情况登记表这一举措,使教学管理更具体、更直接。此外,我校还在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后,对学生发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题目有:(1)你认为哪些老师事业心最强,工作最认真负责?表

5、现在哪里?(2)哪些学科教学不尽人意,有何具体表现?(3)你对哪些老师的教法效果较满意?哪些不满意?为什么?(4)关心学生,管教管导,经常下班辅导的老师是哪几位?(5)你对各科作业布置有何意见和建议?作业批改较认真的是哪些学科?作业批改不太认真的是哪些学科?(6)你对具体学科教学有何要求和建议?由于设计巧妙,各班学生不记名填写的教学情况一目了然。针对出现的情况,我校适时进行点评或个别谈话,让教师们心服口服。 谈到制度管理,不能不谈到目标的制定与管理。目标是教学管理的方向,没有目标便无法协调成员的行动。目标也是管理的手段,管理者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人们的行动,最终

6、实现要达到的目标。为了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笔者认为,应从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具体要求,具体做法可以是: 第一,确定目标。我校根据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经验、任职资格和所教学科的学生基础,制定出经过本人努力能够达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的确定不但学校领导感到准确,也让任课教师和其他教师认可,做到公正、公开,进而使教师在工作中虽然感觉有压力,但不背包袱,心情舒畅、有奔头。 第二,兑现目标。这是质量目标管理的关键,它既是教学激励机制的体现,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每到期末,我校根据确立的目标进行检查,了解教师们是否兑现目标:对达到目标的教师,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于

7、未达到目标的教师,通过工作总结帮助他找出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鼓励他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达到理想的目标。 2.人文与情感管理 实践证明,一个学校的发展必须依靠教师的整体发展。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一切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教师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优秀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如果教师没有幸福感,没有成就感,没有教书育人的激情,如果教师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烦躁与不满中,他们会带给学生什么?因此,校长在管理中应首先树立“教师第一”的人本理念,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充分信任教师,了解教师的心理特点,尽力满足教师的需要,给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只有当教师的基本需要不成为问题后,他才可能把所有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主体地

8、位才有可能实现。校长“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促进干群关系和谐、健康发展,并促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 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还应积极实施“情感协调”管理新模式,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奔头。所谓“情感协调”管理模式是指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对学校的运作借助广大师生的共同情感趋向,形成情感共鸣,对学校的奋斗目标产生共识,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合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让教师创造性地劳动,校长首先要创造性地管理,也就是要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师工作环境,为教师的主动探索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这就需要校长把教师和教育教学管“活”,不要让制度成为束缚师生手足的绳索。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校长应努力使

9、学校的管理从制度管理向教师自我管理转化,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留有较大的空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挖掘自身的教学潜能,上好每一节课,展示自己的才能;要鼓励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整合甚至删改,充分体现他们的探索和创造能力。 把握三个阶段 学生在初中三年的学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一学年适应阶段;初二学年分化阶段;初三学年冲刺阶段。 1.适应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刚刚从小学毕业,升入初中,有很强的新鲜感。我校要求教师应抓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注意教学的趣味性,抓好学生的中小学衔接以及学生对初中教学要求的“适应”。 2.分化阶段。到了初二,学生的“老本”已经

10、“吃光”,学习科目增加,难度加大,有些学生出现“掉队”、分化情况,因此,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要采取措施,防止分化。我校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注意查缺补漏,适当放缓教学进度,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能跟上“大部队”。 3.冲刺阶段。初三学生面临中考总复习,教师应把握冲刺阶段的学生心态和特点,以能力为目标,以“双基”为抓手,牢牢把握中考的动向,全面、扎实地推进复习工作,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毕业时各科能达到课程标准设定的要求。 在把握初中三个阶段的教学时,需要教师运用“多元化智能”理论,运用智慧与合力,才能把握各年级不同学生的特性,做好教学工作。 处理四个关

11、系 1.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关系 上面提到的管理应突出的两个关键点“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这似乎有矛盾,是学校管理的“悖论”。其实不然。现在很多校长提出要多推行“人文管理”。但是如果完全推行“人文管理”或“情感管理”,可能出现诸多负面作用。校长在任何问题上都一味当好人、完全相信教师的自觉性,那么管理失度等情况就可能出现;而只强调实施刚性的“制度管理”,显然容易打击教师的积极性,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可能引发“出工不出力”等情况。笔者认为,两种管理形式应该找到很好的结合点,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把握“度”至关重要。我校作为发展中的新校,推行“制度管理”十分必要,这一管理比重可以大些,并适当赋予“人

12、文管理”。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课题。总之,校长不论采取哪种管理模式,都应给予教师积极的发展性评价,从而促进他们的专业化发展。 2.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笔者认为,教师是教学中“教”的主体;学生是教学中“学”的主体。教师的主体作用最主要的是“整合”教材、“活化”教材,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学习的焦虑,真正培养学生主体学习能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现在看来,这一理论和实践对各个学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校长要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13、,并耐心地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在课程改革实验中要更多地关注教师个人的教学体验,要坚信教师是成功的创造者,探究发现的是充满生命的活知识,是知识之源,是发展之端。校长还应鼓励教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统一的教材标准进行重组与整合,及时加上若干补充或修正,使之符合学生的现实需要。校长还可以通过开展组织研讨、沙龙式的对话等活动,引导教师在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上下功夫,把文本形式的课程、教材转化为活泼生动的师生双主体互动过程和情景,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发展。 3.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 课内教学是提高质量的关键所在。课程改革后,全国各地从专家到一线教师都流行着这么一句话:“

14、教师既要会教教材,更要会用教材教”。在贯彻过程中,出现了教材要怎么处理、整合的问题。中考试题强调能力的考查使得教材被直接考到的内容大为减少。教师们出现了疑惑:“还有必要认真、仔细地教教材吗?” 答案是肯定的。教材作为教学的文本,要认真教。文本是物化形态的言语,也是我们教学的凭借。教材是语言信息的载体,教学应以教材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照本宣科。教师首先要在“活化”教材上下功夫。以英语学科为例,学生语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赖于对文本的朗读与体味。在一堂课上,也许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频繁,学生的口头语言的操练密集,但如果没有对文本的解读,就会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一个支撑点。对文本的一次解读,

15、就是体验语言、感悟语言的一次经历。理解文本,便能从言语深处挖掘其内在的魅力,从而获得更深的人生体验。 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课外的实践与辅导也十分重要。教师要通过实践活动,实现教学过程的交际化。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把文字转化为活生生的交际事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角色,参与活动,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的目的。此外,帮助“学困生”打好基础,也是课外辅导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把握好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只有依靠认识主体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学成为具体、熟悉的生活对话,实现教学过程交际化、生活化,才能真正使师生共同一起成长。 4.个人实力与集体合力的关系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离不开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个人的备课,有助于教师个人深入思考教材整合、教学方法等。但集体备课则有助于发挥集体智慧,相互取长补短,共同研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十分必要。备课组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学习的共同体。只有管理规范化、工作程序化,各学科备课组才能有完善的教学工作计划,并能认真组织实施,定期检查、总结、及时反思和调整。各学科备课组才能成为具有活力的共同体。 在教学管理制度化方面,我校一年前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方面做出如下规定: 要求教师备课做到:(1)独立(独立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