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482460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地理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地理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教学案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教学案例世界的地形教学案例摘要: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学习世界的地形这节内容时,我采用了制作模型来教会学生新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解决学习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世界的地形教学案例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地理教学要使课堂达到快乐民主高效,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是死记硬背背会的;是大量做题练会的;还是提高自己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的。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学会的,从试卷上看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2、但是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了小时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在学习世界的地形这节内容时,我采用了制作模型来教会学生新知识的方法。一 要求:用橡皮泥制作地形模型。课本上建议用沙土制作,考虑到我校实际情况,沙土不好携带,对卫生有影响,好动的学生可能利用沙土互相攻击等后果,决定改用橡皮泥制作。二 说明:本节课通过改变学习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锻炼动手能力,通过设置制作目标,让学生大胆地探索,独立自主地实践,在合作、探究的学习中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又能体现成功的喜悦。通过这种方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3、使学生个性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三准备阶段通知准备材料(提前一节课通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人至少带一盒橡皮泥(最好组内商量一下,颜色要有区别)和一团线(线的颜色和橡皮泥对比要强烈一些)。四布置制作任务:上课后先由小组长检查材料准备情况,并领取写有制作任务的卡片。1制作一座山地模型,每人必须有一份作品,而且要求在课堂上当场完成。要求:(1)突出五要素:山脊、山谷、山顶、陡坡、缓坡。(2)再缠上35条线,代表山地的等高线。参考:课本中的绿色山体模型,教师可以当场做一个供学生们参考。(这一部分耗时较多。多数学生在反复研究和改进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没有完成的同学,在有了范例后,都很快完成了制作。

4、为了区别地理制作与美术制作的不同,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好等高距后互相提问某两点的海拔、相对高度,以及山坡的陡缓等,并指导学生绘制自己所做模型的等高线图,对地形知识做进一步的探讨。)2制作陆地地形中的四种(高原,山地,盆地,丘陵),按学习小组进行,分工到位,每人制作一种地形,并能简要介绍所做地形的突出特征。(这一部分要求形似即可,不要求细节。将重点放在对地形特征的解说上面。)教师巡回参与制作、指导、提示改进等。五评选最佳作品:每小组选出一个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保存好,并创造机会在全校展示,获奖情况张榜公布,由备课组向学校申请经费,进行适当奖励,摄影留念。每份获奖作品均写上班级、姓名、座号,获奖作品的照片送给每位获奖者一张做纪念,好的图片留做资料。这种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解决学习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