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地理《海陆变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48222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地理《海陆变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上地理《海陆变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上地理《海陆变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上地理《海陆变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上地理《海陆变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地理《海陆变迁》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上地理海陆变迁教学设计杨春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新城校区 223001)摘 要 本节课采用希沃、谷歌地图软件,一体机教学设备来呈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翻阅考古笔记中,逐步了解人类在不同时期对海陆变迁的认识,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总结归纳等活动,突破“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及证据”“海陆变迁的原因”这两个重难点,促使学生认识到海陆变迁的观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品质,提升学生“世界是物质的、是运动的”的科学素养。关键词 海陆变迁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海陆变迁”是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2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大洲和大洋

2、”之后,进一步探索地表陆地和海洋这两种基本形态的形成过程。生活中学生对海、陆并不陌生,并且已经学过第二章“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这就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的重点是举例说明海陆变迁,难点是探索海陆变迁的原因以及证据。教者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入手,创设情境,达成教学目标。二、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海陆变迁的原因;2、举例说明大陆片漂移说的证据。(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分析世界地图,结合图片简述大陆漂移说;2、通过分析图片,思考验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创设情境:翻阅考古笔记,探索人类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增强学生探索海陆变迁的兴趣;

3、2、通过对大陆漂移说的了解,构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问题的逻辑思维;3、通过对海陆变迁的学习,树立“物质的世界、运动的世界”这一科学观念。三、 教学重点:1、举例说明海陆变迁的原因;2、举例说明大陆漂移说的证据;四、 教学难点1、举例说明海陆变迁的原因;五、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播放一则新闻:北京某中学发现古老海洋生物化石。教师设问:从视频中,你得到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预设回答:现在这里是陆地,以前可能是海洋,海与陆这两种地表的基本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且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教师介绍: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探讨的内容:海陆变迁。设计意图:由一则新闻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引出

4、本节课的主题:海陆变迁。(二)新课讲授: 承转:其实这样的现象在考古学界并不罕见,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从一位考古学家手里得到一本考古笔记,该笔记详细记载了人类对海陆变迁的认识过程,接下来就让我们翻阅笔记,开启一段神奇的探索之旅。1、首先打开笔记第一章沧海桑田,看看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播放成语故事沧海桑田。教师介绍:我国古人已经意识到了海陆变迁这一自然现象,但是由于当时人们生活的范围较小,认识有限,科技落后,不能科学的解释这一自然想象,所以他们以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海陆变迁的认识。设计意图:以成语故事的形式介绍我国古人对海陆变迁的认识。承转: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地表基本形态的认识

5、也越来越深刻,这时关于海陆变迁的探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有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大地多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教师设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呢?预设回答:陆地和海洋是运动的。2、让我们打开笔记第二章,看看会有什么惊世发现。寻幽入微 3min读P39文字,结合图2.17、2.18,思考: 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有何特点? 魏格纳提出了什么猜想?内容是?注:自主学习1min,小组讨论2min,举手回答。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地图发现大陆两岸轮廓的相似性并提出猜想来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内容;锻炼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

6、究的能力。预设回答: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教师利用一体机中的画笔勾画出大西洋的轮廓“S”;通过希沃,学生上台拖拽南美洲大陆与非洲大陆进行拼合。)教师设问:南美洲大陆与非洲大陆的不期而遇难道是一种巧合吗?预设回答:不是。教师设问:同学们,你有什么样的看法?预设回答: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教师设问:其实这就是谁提出的什么猜想?预设回答: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的内容。(教师动画演示大陆漂

7、移说的内容,并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看样子同学们和魏格纳一样,观察入微,那么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善于观察、大胆设想的优良品质。)教师设问:按照大陆漂移说的观点,太平洋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大西洋又是怎么形成的?预设回答:太平洋的面积在变小,大西洋是因为原始大陆分裂、漂移分离形成的。承转:如果大陆漂移说要被世人认可,除非?预设回答:找到证据。繁征博引 2min分析P39图2.17、P40图2.19、2.20,思考: 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大陆漂移说?注:小组讨论,组织语言,举手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图片、小组讨论归纳大陆漂移说的证据、锻炼学生的图片分析以及小组合作能力。预设回答:

8、非洲与南美洲大陆轮廓相似(由分析图2.17得出);非洲与南美洲大陆古老地层相似(由分析图2.19得出);非洲与南美洲大陆古老生物相似(由分析图2.20得出)。(使用希沃中的课堂活动知识配对,归纳大陆漂移说的证据。)教师介绍:大陆漂移说代表了20世纪人类对海陆变迁的认识,但在当时并不为世人所接受,甚至认为大陆漂移说很荒谬,魏格纳为了进一步证明大陆漂移说,在前往南极地区搜寻证据的时候不幸牺牲了。值得欣慰的是,这一学说,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承转: 今天,科技发达,人们可以利用更加先进的手段来说明海陆变迁,很多自然界的证据也已经得到科学的论证并且给出了科学的解释。3、让我们打开笔记第三章,一起去

9、探知海陆变迁的原因。集思广益 3min读P37文字,分析图2.13图2.15,举例说明:海陆变迁的原因注:分析图文,组织语言,举手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分析,能够举例说明海陆变迁的原因。预设回答:人们在喜马拉雅山发现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发生了由海到陆的海陆变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教师用两本书逐渐靠近挤压隆起来简单演示引起喜马拉雅山隆起的地壳的变动。)人们在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发生了由陆到海的变迁,原因是海平面的升降;(这里引起海陆变迁的是海平面的上升,也有海平面的下降引起的海陆变迁的例子,这里就不详细阐述。)

10、欧洲的荷兰,全国约有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说明这1/4曾经是海,发生了由海到陆的变迁,原因是荷兰修建了围海大坝,即人类活动中的围海造陆。教师设问:如果将这三个事例的原因按照是否有人类参与可以分成几类?预设回答:前两个没有人类参与,归纳为自然原因,第三个属于人为原因。(使用希沃中的课堂活动知识配对,分辨海陆变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承转:目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深刻,海陆变迁上也有体现。许多沿海城市或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填海造陆,比如说我国香港的国际机场。(使用谷歌地图中的时间轴功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1990年的国际机场的面积与2017年国际机场的面积变化。)教师设问:有一个沿海城市,

11、因发展的需要,计划填海造陆,若你是决策者,你如何决断,为什么?预设回答:同意,因为城市规模扩大,人们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间,而填海造陆能够满足这一要求。不同意:填海造陆可能破坏海洋生物环境,最后影响的肯定是人类教师介绍:同学们,填海造陆只能是小范围的人类活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只能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自然可以离开人类,但是人类是离不开自然的呀!教师介绍:同学们,后来人类对海陆变迁又有了什么样的进一步认识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六、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总结归纳七、板书设计海 陆 变 迁大陆漂移说科学论证沧海桑田内容原因事例证据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应用创设情境的学习方式,以一本考古笔记记载的不同时期人类对海陆变迁的认识为主线,精心设计3个站点,将知识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分析图文,组织语言,并发展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逻辑思维,提升探究能力,增强参与、合作意识。最后以知识框架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知识,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初步形成人类认识世界的发展性这一观点,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