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浦26个景点简介.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481366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浦26个景点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林浦26个景点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林浦26个景点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林浦26个景点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林浦26个景点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浦26个景点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浦26个景点简介.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浦泰山宫林浦泰山宫(宋帝行宫)原为平山阁,宋德祜二年(1276年)首都临安陷,益王赵昰浮海南下在福州登极,曾驻跸林浦,将平山阁改作行宫。元朝时为纪念宋朝末代君臣改作社庙,庙坐南朝北,由门亭、将军殿、大殿、厢楼、戏台等组成。门亭建在高台上,两旁砌台阶,亭顶藻井华丽,饰有丹凤朝阳和双龙戏珠图案。大殿祀泰山,前有戏台,左右醮楼。宫的左侧为总管庙,右侧为天后宫,所祀神像均以神代人(宋末君臣)以避元忌。入明社庙重建,复称为宫,冠以泰山两字,故称泰山宫。濂江书院濂江书院 创办于宋朝(年间不详),相传朱熹及其弟子黄幹等均在此讲学,并题有“文明气象”四字。书院主楼为文昌阁,正厅为朱熹讲学处,称朱子厅,右厢为

2、朱熹住处,为朱子祠。文昌阁前平台上有笔洗石臼,石栏杆内外侧分别刻有“濂水龙腾”、“文光射斗各四字,濂江书院是这里发达教育的发祥地。尚书里石牌坊尚书里石牌坊 自明弘治至万历年间,林浦乡出了以林瀚为首的“三代五尚书”,明史对此给予极高的评价:“明代三世五尚书,并得谥文,林氏一家而己”;“林氏三世五尚书,皆内行修洁,为时所称”。明隆庆间皇帝赐修“尚书里石牌坊”,上书林氏五尚书的名讳,石牌坊顶镶青石圣旨牌。文革中石牌坊被毁,部分残石构件及青石圣旨牌被群众珍藏,上世纪八十年代按原样重修。石牌坊正面中门上匾书刻“尚书里三字,下匾书刻五尚书及父、祖(赠尚书)之名讳及官衔,两旁横匾书刻“两朝宠命,累世翰林”八

3、字;背面正中横匾书刻“科第联芳”四字,下匾题刻明、清两朝科举中举人之名讳及中举年间。进士柴坊进士柴坊 自明永乐十九年至嘉靖四十一年,林浦乡四代人参加科举考试共有八人中了进士,故称“七科八进士”,进士柴坊因此而建。柴坊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明、清多次重修,1985年再次修缮。柴坊前后两面均上悬“进士”匾额,坊额书写明朝林氏八进士的名讳及科中年间。林尚书家庙林尚书家庙 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1940年重修,1987年再修。古时因品官宗祠称家庙,故全称“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林公家庙由门楼、戏台、回廊、大厅、天井等组成,大厅面阔五间,进深七柱,为古代三品以上官员家庙规格。门内迎面

4、为一副横匾,上书“榜眼”两字,是为清乾隆年间林枝春高中进士一甲第二名而立。大厅里悬挂的进士匾、武解匾、文魁匾多达二十二面,厅内各种楹联十余对,最著名的一副对联是“进士难进士不难难是七科八进士,尚书贵尚书非贵贵在三代五尚书”。庙前有池,形如“唐帽”状,俗称“唐帽池”。林瀚尚书故居林斯琛故居林瀚尚书故居林斯琛故居 林瀚(14341519年),明闽县林浦人。成化二年进士,历国子监祭酒等职,官至南京吏、兵二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安。子庭女昂、庭机、孙燫、烃皆官至尚书,并得谥文;庭机、燫亦为国子监祭酒。一家五尚书,三祭酒,三世谥文,非独明代仅见,古亦罕有也。林瀚故居在林浦石狮里,始建于明成化五年至弘

5、治元年(14691488年),五尚书同出此居,清代重修,现在第一进保存完整,主建筑面宽六柱、进深七柱。二00二年七月由仓山区人民政府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林瀚故居又是清末民初福建省同盟会总干事林斯琛故居。见泉林公家庙见泉林公家庙 建于明隆庆年问,由林庭机为纪念在任卜逝世的家兄庭榆(字见泉)而建,后增祀元美、林瀚及庭昂、庭机等诸兄弟,故俗称“泰房祠”。家庙为木结构,坐北朝南,占地285平方米。由门楼、天井、披榭、大厅等组成。门楼为牌楼式木结构,单檐歇山顶,额匾楷书:“见泉林公家庙”。大厅面阔三间,深七柱,穿斗式减柱造构架,双坡顶,双边及后部为鞍式山墙设封火墙,庭院、廊位均为石铺。厅内供奉祖先的神

6、龛,神龛横楣上刻有双凤朝阳图案,厅柱、堵板均为黑漆。1990年重修。济斋林公家庙济斋林公家庙 内祀林济斋,俗称“丰房祠。林济斋,字亨渡,林瀚弟,赠潮州同知。家庙系林济斋之子林庭模于明嘉靖年间修建,占地393平方米,坐向西南。由门楼、天井、披榭等组成。门面为牌楼式木构架,檐下斗拱层叠出跳。两侧为马头墙。大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式加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鞍式山墙连接后围墙。磻溪林公家庙磻溪林公家庙 内祀林瀚弟林渭,俗称“益房祠”。家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圯,清光绪二十年重修,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坐向西南。为二进木结构建筑,有前后天井、回廊,主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外围有封火墙,门前有平埕、

7、围墙,主体为清代格式。世大夫林公祠世大夫林公祠 始建于南宋,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改为纸厂,1984年焚毁,现建筑为上世纪末重建。祠祀林浦林氏上祖,相传林氏上祖曾出过谏议大夫、光禄大夫和下大夫等三个大夫,故称“世大夫”,原祠匾为朱熹手迹,后为林之夏重书。原建筑为木结构,由戏台、天井、两厢、祭厅等组成,重建后为砖混结构。林瀚尚书墓林瀚尚书墓 林瀚是林浦乡第一代尚书,曾历任南京吏、兵二部尚书。林瀚尚书墓是明代古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原在福州城北玉泉山南麓,“风”字形,6个墓室,葬林瀚及其妻妾等。墓前原有石人、石兽、神道碑,并有墓志,系林廷玉撰,郑昭书,简介墓主生平。1988年9月,因建设需要迁回林浦玉

8、屏山(狮头山)下,1996年建设福泉高速公路时又迁至山腰。新墓由巨大的花岗石砌成,东向,3层墓埕,面宽24米,纵深30米,封顶用条石叠砌,墓碑为驼峰形,碑上饰墓亭,篆书“明故致仕南京兵部尚书泉山林公之墓。亭下方雕福、禄、寿三字,墓裙刻有麒麟、狮等,墓手各置一石鳄鱼,横屏镌双凤朝阳和鲤鱼跃龙门图案。整座陵墓规模宏大,甚为壮观。林瀚示裔孙摩崖题刻 林瀚示裔孙摩崖题刻 原在九曲山东麓,林瀚尚书于正德十三年(1518年)率子孙拜扫樟山祖墓,归途经此憩息,见农家老稚务农艰辛,挥笔题示裔孙,刻于山麓。因刻文突出教育后人重视农业,发扬艰苦精神,故乡人广为传诵。题刻迄今四百余年仍保存完好,1996年因建高速公

9、路,迁往狮山东南山腰。题刻长2.15米,宽1.6米,字径10厘米,上方有花纹。刻文有:“大明正德十三年戊寅三月初八日丁未本里致仕尚书林瀚率诸子云南参政庭昂福州指挥庭楷长孙礼部主事炫拜扫樟山祖茔暮归停车于此同看农家老稚力田插秧叹曰稼穑艰难有如此哉尔曹不可不知谨识以示来裔”等90字。林寿熙宅林寿熙宅 (濂浦炽厝)林寿熙即福州著名的“濂浦炽”,小名炽炽、又名秉铛,字永茂、又字松卿,是清末巨商,官至四品候补道员。曾主持修建颐和园工程,并以采办福建木材备作营建颐和园之用而致富,晚年曾捐巨资修建北京正阳门。林寿熙宅在林浦泰山前,为晚清建筑,宅外青砖高墙,是当时林浦最为豪华近代住宅。宋林桥宋林桥 在林浦村口

10、,为宋朝所建石桥,迄今800余年,仍为林浦进村主要通道。宋断桥宋断桥 又名三门桥,始建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后断为残桥(年间不详),残桥长22米,面宽2.8米。桥的断端接马公庙。桥面大石梁上刻:“巨宋绍兴三年岁次癸丑,八月辛酉,朔廿六日戊申作,都管干林庸林元钧泊诸劝首”等。小石梁上刻:“邵廉鲁光勇各舍小梁三条林应见承舍大梁一条”。宋井宋井 在清林寿熙宅旁。井凿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明正德五年(1510年)兵部尚书林瀚重浚。井石构,井栏用整块花岗石凿成瓜棱形,高0.68米,井内径0.84米。外部环刻:“建造井一口时天圣贰年中老甲子岁仲冬乙月黄生六黄庭中造题”。过了486年林瀚又增

11、刻“大明正德五年庚午重阳日本境致仕尚书林瀚同十八会首重浚修完”。原门匾为林炫所题“井上莲台”。传说宋帝驻跸于此,宋兵曾用过此井。邵岐石塔邵岐石塔 在邵岐码头边,塔与魁岐隔江相望,花岗石砌造,七层八角实心,高约7米。塔身每层均有佛龛,龛内供有浮雕佛像,塔檐刻瓦当,滴水翘角,塔底有须弥座,造型古朴典雅,具有宋代风格。塔身有铭文:“绍熙四年仲重修”题刻。据传此塔曾为闽江上的航标。林浦炮台林浦炮台 传说是林则徐回闽巡视海防时倡建,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时重修。炮台坐南朝北,临控闽江,三合土结构,露天,原由六个炮墩组成,现仅存五个炮墩。在甲申中法马法海战时曾发挥重要作用。瑞迹寺与白佛瑞迹寺与白佛 在九曲

12、山瑞迹岭,寺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年),文革后重修。三山志载:“相传瑞迹岭于唐大中六年(852年)有邵环者游山中闻异香,见白光灿然,环迹其光而往,见银色化为佛像,须臾入枯木中,光亦不散”。始于岩石上凿刻“白佛”像,又名“雷劈观音”。现“白佛”附属于瑞迹寺。瑞迹寺岩画瑞迹寺岩画 位于瑞迹寺后岩壁上,岩壁前有一水洼,水由岩缝中渗出,岩画上有人像图形,人上为云形图案,笔划粗犷、简练,岩画发现于1993年,国内考古专家论定为古代闽越族的祈雨图,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古迹。林斯琛墓林斯琛墓 在林浦狮头山北麓,墓坐南朝北偏西34,单层墓埕,土石结构,面宽12.2米,深13.1米。封土外表呈长方形,长12.2米,

13、宽7米。无墓碑,在封土前由数十块小花岗石垒砌成的石墙,墙上用红漆楷书“林温如之墓”,整座陵墓十分简朴。太保亭太保亭 在林尚书家庙东侧,亭内供奉太保,传说明末清初乡民为驱魔避妖、庇佑境内平安始建此亭。因亭造形优美,古朴端庄,老年乡民多喜爱在此憩息攀谈,久之,成为乡内的一个景点。1994年,由旅台宗亲林增连先生出资重修,使太保亭重焕新姿,现已成为村民劳作之余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太尉殿太尉殿 位于林浦狮山村太尉街,内祀南宋丞相陈宜中,俗称“太师府”始建于明代,清代曾重修。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座东朝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双坡顶,周以封火墙。更楼更楼 建于南宋末年,为宋行宫戌卒夜巡时休息之所,楼前

14、还有行宫石仆地。古有明谕: “乞丐不得入境”,楼北古榕连理而生,也是数百年之物了。甘泉寺甘泉寺 在连坂甘泉山,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清光绪年间重修,坐北朝南,由大殿、边房、天井等组成,周以封火墙。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1998年再次重建,修复了大雄宝殿。连坂桥连坂桥 在连坂甘泉山兜,建于唐代,石梁式,单孔,南北走向,长15米,宽1.41米。两岸各用石叠砌为单面阶梯桥台,两桥立之间架二条巨大石梁。石梁上刻有:“当境连满与妻林十六娘为所生父母造桥一所,愿家国平安,同沾福禄,上元辛亥八月三日造”等字样。瑞迹寺神狮天仙府前天井内的“三脚蟾”为千年古物,其背上常年保

15、持湿润,久旱不干,故终年身披绿青苔,为镇寺宝物。林浦民风民俗五月初五端午节,林浦村民和全国民众一样,包粽子、做香包、划龙舟纪念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迎娘奶农历三月初三为“娘奶诞”,村中妇女拜祭“娘奶”,并恭奉“娘奶”神像,怀抱孩童塑像巡游全乡,以求庇佑妇女儿童健康无恙。福州十大榕树之一泰山宫(即宋帝行宫)是林浦村规模最大、建筑最为精美豪华的古建筑,宫前有宽阔的平埕,两株榕树屹立在平埕的两旁,古榕虬干盘驽,绿荫翳地,造就了宫前美景,人们亲切称它为宋帝榕。赵昰皇帝上岸处皇帝登岸处在邵岐码头边,是端宗皇帝来福州时登岸的地点,岸边石崖上凿刻的石阶依稀可见。上董元代何氏梅花墓林枝春墓林枝春(169917

16、62年)字继仁,号青圃,闽县林浦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林浦村)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生。枝春少孤,穷而奋。雍正元年(1723年)中举人。雍正八年考取中书。乾隆二年(1737年)以进士第二人及第(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又充“一统志馆纂修”。乾隆六年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和充武英殿纂修,校勘经史局,擢翰林院侍讲,冬,提督河南学政,改祠堂办义学,奖掖贫苦学子入读。乾隆七年擢右春坊右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次年改通政司右通政。乾隆十三年,承旨作玉瓮歌,勒石于承光殿壁。是年冬,出为江西学政,第二年转为左通政。乾隆十五年裁减冗缺,改为副使。乾隆十七年乞假归里,在福州鳌峰书院主讲8年,教人以严,每逢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