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习题.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48019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习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 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一、 选择题1.有关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下列表述准确是( )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2.下列有关中国造纸术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传 到欧洲,后来传到朝鲜、日本和阿拉伯等国家与地区B.先传到朝鲜、日本和阿拉伯等国有与地区,再传到欧洲C.后来传遍世界各地D.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3.132年,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 )A.1500年 B.半个多世纪 C. 1600年 D.1700年4.下列关于我国冶铁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A.我国使用铁比

2、发明冶铁技术要早 B.冶铁技术在商代发明的C.冶铁技术的发明是工具材料方面的一次技术革命D.铁器工具一经发明就成为当时最主要的生产工具5.下列有关我国中医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我国传统的医学称为中医学扁鹊是春秋是的名医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的经典华佗收集民间药方,编写出不朽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被后人尊称 为“医圣”A. B. C. D.6.我国数学的起源很早。商朝甲骨文中已有一至十、百、千、万13个数字,可以记载( )A.一千以内的任何自然数 B.一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C.十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 D.百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7.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是 ( )A.九章算术 B.缀术 C.齐民要

3、术 D.方圆阐幽8.下列有关祖冲之的说不正确的是 ( )A.他精通天文、数学、机械制造B.他编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精确的历法C.他首次将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的八位数字D.他的数学名著缀术在唐初被列入“算经十书”,成为官定的算术教科书9.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 ( )A.中国的太阳历 B.中国的太初历C.埃及的太阳历 D.中国的石氏星经10.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完整的百科全书式的农书是 ( )A.缀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天工开物11.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地学著作是 ( )A.水经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九章算术二、材料解析题12.阅读材料:纸的诞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

4、次伟大的革命。在第一张纸出现以前,人类不是没有尝试鞍其他的传播媒介,中国的简、帛,埃及的纸莎草纸,欧洲的羊皮书卷,都曾在人类传播技术史上占有过一席之地。但是,当纸张出现以后,它们又都很快的一一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让位于集万千优势于一身的纸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们在带给人类传播和书写的便利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不便。试想,在古代的中国如果有人要写一本书的话,就得把整个竹林砍倒才够书写材料之用。一个官员日常所要批阅的公文,每天至少也要55公斤的重量。在欧洲也同样,生产一本圣经需要300多张羊皮。试问,这种传播介质如何能够担负起记载和传承文明的历史重任!请回答:(1)请你简述中国造纸的大致

5、经过。(2)从材料中找出中国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3)当今人们提倡“无纸化”办公,请你对纸张的前景作一番预测。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采择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摘自齐民要术自序材料二: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代文化的奇葩,全书10卷,92篇,正文7万字,注释4万字。其中参生和引用的古书肯150160种;关于食粮的有14篇、瓜菜15篇、水果12篇、树木9篇、染料3篇、家畜5篇、食物制造22篇,养鱼、造酒、煮胶、笔墨各1篇。回答下列问题:(1)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谁?通过材料,你可以了解到作者通过哪些途径获得资料?(2)齐民要术的哪部分内容你最感兴趣?说明理由。答案:一、1.B 2.A 3.D 4.C 5.C 6.C 7.A 8.C 9.D 10.B 11.C二、12.(1)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早期,已经使用了大麻造的纸;西汉中期,又出现以麻絮、布料、绳头等原料造的纸;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麻头、树皮、破布、旧鱼网造出价廉物美、便于书写的纸,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提高了纸的质量,人们把蔡伦改进技术后造的纸称为“蔡侯纸”。(2)(3)略 13.(1)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贾思勰;前人的研究成果、走访老农民、收集农谣、谚语等。(2)依据材料二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