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100】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479357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100】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100】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100】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100】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100】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100】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100】含答案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文档阅读一百天100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 古诗词阅读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回乐峰:指城东的烽火台。受降城: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闻名。1.下列诗句运用的艺术技巧与画线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一句所表现的景象。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二、 文言文阅读: 苏秦之楚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

2、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揭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注:卒:完毕 。揭者:接待宾客的近侍。就舍:回到宾馆。4用“/”划分朗读停顿(断2处) 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苏秦和楚王这两个人物形象?苏秦: 楚王: 7文中苏秦揭示楚国现状的话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即 。现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 的句子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根据文中内容进行理解。三、 现代文阅读(一) 记叙文阅读“

3、三好生”陈庆苞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老师在后面吸烟,整个操场乱哄哄的什么也听不见,他坐在下面低着头想自己的心事。“要发奖了!”有人喊了一声,同学们的目光都聚到主席台上。被喊到的大都是军官子女,他很羡慕他们。当然仅仅是羡慕,即使夜里做一百零八

4、个梦也不会梦见自己当“三好生”,他觉得“三好生”不是他这种人当的。直到旁边的“大棍”用胳膊肘捣他,“快!校长喊你到台上领奖,你是三好生啦!”福星真的照到了自己的头上。他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激动得不知所措。“快去呀!”旁边的几个人叫道。就这样,在小学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他第一次被评上了“三好生”。领奖的时候,为了替农家子弟争回些面子,他走得郑重其事。到主席台上,他也像军官子女那样向校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接下来,就该双手接奖状了。“你来干什么?”校长的神色奇奇怪怪,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我来领奖呀。”他不明白,为什么校长对别的“三好生”笑容可掬,唯独对他冷冰冰的。他有些委屈。“领什么奖?

5、!”校长一下子暴怒起来,“简直是胡闹!”他一下子懵了,“不是你喊我来领奖的吗?”“我叫你来领奖?”校长把“三好生”名单往他面前一递,“你看看,上面连你的名字都没有,我会叫你来领奖?”他听到身后传来了同学们的笑声。只听“大棍”一边笑一边大声嚷嚷:“哎,他信了!他信了!” 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被人捉弄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无地自容,转身就跑。他的班主任,一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走过来拦住他:“别走,这次三好生有你呀。”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班主任走到校长面前:“这次三好生有他。怎么能没有呢?我明明记得有嘛。”校长生气地把名单递给他。他仔细地看了两遍,一拍脑门:“哎呀,你看我!我写名单的时

6、候把他漏掉了,都怪我!”校长脸一沉,“胡闹!亏你平时那么认真,也能出这种错!现在怎么收场?”全场静得出奇。班主任把上衣口袋里的钢笔拿下来递到他手上:“没有奖状和红花了,这个奖给你吧!”班主任平时常穿一件蓝色中山装,上衣口袋里常常别着一支钢笔,钢笔的挂钩露在外面,在阳光下白灿灿的,常引得学生羡慕不已。要知道,那个时候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钢笔还是奢侈品啊。那个寒假,他过得既充实又兴奋。他拥有了第一支钢笔,最主要的是,这支笔代表着一种荣誉,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奖品。他的自卑感一下子就消失了,从此和“三好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他当时对班主任虽有感激,但更多的是埋怨,埋怨他一时的疏忽让

7、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了丑。要是领奖那天没有那令人难堪的一幕该有多好!他常这样想,并遗憾万分。从此以后,无论在校内校外,他见了班主任总觉得不自在,尽量躲着走。班主任一笑置之,待他如故。二十年后,他已是某中学的一位班主任。一天,他向妻谈起了往事,提到他当年的班主任,那个平时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慨道。妻子笑吟吟地反问道:“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单单把你漏掉呢?亏你现在还是班主任。”半晌无语。夜半,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信笺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那令人难堪的一幕”所指的内容。9文中画横线处的场面描写,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10“你说,

8、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慨道。”请你揣摩“他”说此话时的心理。11如何理解妻子所说话的深意?12文章结尾“我”“两眼含泪”的原因?13我读了本文,相信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小学班主任的,请你对他作点评价。(二) 议论文阅读“舌尖体”,网络表达新滋味周慧虹 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食材、味道、乡愁片中经常出现的这些关键词开始深入人心,一种仿照舌尖解说词的“舌尖体”文字在网上悄然走红。 这些“舌尖体”文字,寥寥数十字、上百字,或调侃琐碎生活,或描述家常美食,或追忆至真亲情这些文字表述得形象生动、蕴涵着一定哲理,有的因充满戏谑而令人忍俊不禁,有的因饱含深情而催人眼圈发热,有的

9、则娓娓道来令人感到无以名状的美好。 读着这些精美的“舌尖体”文字,不免使人感叹,网络这口大锅,终究还是能够熬制出一些语言、思想上的美味。虽说,与经典名著相比,它们不过只言片语,然而,即便这些只言片语,也能令人读出感觉与感动,带给人一些深邃的东西。 相比于“舌尖体”,近几年来,网上还有不少新锐文体你方唱罢我登场。例如,肉麻台词听了让人“有想撞墙冲动”的“琼瑶体”,嗲不死你呕死你的“蜜糖体”,酷似老外说汉语说不利落的“梨花体”凡此种种,虽不缺调侃戏谑,可每句话里流淌着的更多是矫揉造作、野蛮无趣以及匪夷所思。此类文句,是加了地沟油爆炒、撒了嫩肉粉烧烤的,别看它们裹挟于烟熏火燎中呈现出一副生意兴隆之状

10、,其实,食客们大啖过后,付出的都可能会是自己语言表达、内心思考等方面遭受无形伤害的代价。 自从网络走入我们生活,有太多的人对之既爱且恨。人们满怀欣喜地热爱它,因为它展现了无限可能;人们又无可奈何地指责它,因为它身上还充斥着显而易见的浅薄、粗俗与戾气,直接影响到网络表达的纯净,影响到网民思想的提升,影响到网络交往生态的健康和谐。 置身网络时代,我们无法拒绝网络,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与他人携手,让与己相关的网络表达多一分熨帖,就像“舌尖体”所描述的家常美食,“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了”。 (选自工人日报2014年O5月26日,有删改)14简要概括文章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15文章第段的论证方法有哪些,有何作用?16结合文章内容,“舌尖体”文字能悄然走红的原因。17.如何理解“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了”一句的含义。18网络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体”,让你对网络语言有哪些体会? 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