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476920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写校园的景、事、物2、写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3、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4、看图写想象(废墟中的孤儿,战火中的啼哭)5、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6、写乡村生活及自己的感受7、写敬佩的一个人 8、自由表达第一次习作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教学目标:1、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2、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 3、在评讲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教学重点: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教学难点: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教学过程:一、 教师导入:我们校园里,有很多景点,同学们虽然每天生活在校园中,但不一定留意了。现在,老师请同

2、学们回忆一下,都有几处景点?1、 学生反馈,教师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话。2、 教师引导学生挑选自己愿意去观察的景点:如果老师让你去观察一处景点,你想去观察哪一处?二、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一处景点,我们总是要通过眼睛和大脑抓住它的特点来。在观察中,抓出事物的特点,我们的两篇课文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写桂林的水,作者抓出三个特点,分别是;写桂林的山,作者又抓出三个特点,分别是;写金华的双龙洞,作者给每处景点都抓出一个特点:外洞;孔隙;内洞。抓住事物的特点,并不复杂几个字几个词,足矣!同学们,咱们去观察景物,主要的任务是什么?三、 学生表述,教师教会学生对于一处景点,如果整体把握不了,要能分角度观

3、察它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日记本上制作观察记录卡,比如:特点:_ 四、 教师小结:(1)观察得越仔细,特点抓得就会越准确一定要做好这个观察记录,能不能做好呢?(2)按观察对象分组列队,强调观察纪律,外出观察记录。(3)集合,整理观察记录,布置作业:写作文底稿,检查观察记录逐个解散。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整理并记录“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 2、 在评讲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教学重点: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难点:围绕特点,写具体,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过程:一、 教师批改作文底稿,选出一篇组织评议,引导学生:(1)

4、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特别注意运用例文与课文,指导学生写一个好的开头。(2)修改一到二处毛病。二、学生修改各自习作底稿,上交,教师批改评级。第三课时讲评要求:1、赏析优秀作文,对写得不够好的进行点评,指导。2、鼓励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以及它们的变化等,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有序地表达,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讲评重点: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写。讲评难点:学生喜欢写作,努力修改自己的作文,使之符合要求。讲评过程:一、 总结这次作文情况。优点:言之有物,顺序井然;书写工整;不足:错别字多,语句不够生动;详略不当;感受肤浅二、 优秀作文赏析。1、列举两篇优秀作品进行讲评。2、介绍作文。3、说说这些作文好在什么地方

5、,还有哪些不足。三、分析典型的,普遍存在的问题1、列举存在问题较大的习作进行分析。2、让全班给他们提建议。3、作者谈收获。四、鼓励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第二次习作第一课时习作内容:说说我的心里话。教学目标:1、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2、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要点,写具体。教学重点:让学生围绕要点,写具体。教学难点: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教学过程:1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说说我的心里话。什么叫做心里话?读一读课本31-32页习作部分的一段话,看课文中是怎么定义心理话的?学生自由朗读。2学生表述,指导减缩语义:心里话就是内心真实的想法。 3过渡:心里话,一定要真实,要

6、以诚待人,不能说假话。4学生表述,教师努力拓宽学生的话题,拓宽学生的思路。5过渡:同学们说得都是心里话听得出来,你们的话都是真话,不虚伪,这就很好了。老师觉得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你们把心里话没有说明白,老师听了也纳闷。比如说吧怎么才能把心里话说到让人听了不纳闷的程度呢?你想到什么方法啊?6.学生表述,启发学生用举例子、说事例的方法把心里话说明白。7小结:(1)写作格式:书信;(2)写作技巧:心里话+具体事例。8.学生完成作文底稿,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目标: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2、自我评价一下。3、引导修改。教学重点:运用修改符号互改

7、习作。教学难点: 语句通顺,表达有顺序。教学过程:一、引导互评。 1、与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评价。 2、小组内互评,推荐写的好的当众朗读。二、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 1、修改错别字的符号。(下方框加删除符号)2、交换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交换,另一种是前后交换,中间位置不变。3、添加符号,指在句子中间添加字词或句子所运用的符号。三、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1、自行修改。2、同桌互相交换修改。四、抄正作文。要求:1、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注意书信的格式。 2、不乱写标点符号,记住标点符号的位置在方格的左下角。 五、课堂小结。反馈学生自行修改习作的情况。第三次习作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我的发现

8、。教学目的:1、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要点,写具体。 2、在评讲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教学重点: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要点,写具体。教学难点: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进行了口语交际。这节课,我们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究竟要求写什么呢?听老师读一读课本49页习作部分的一段话,想一想:究竟要写什么?二、学生表述,教师指导减缩语义:发现、经过或者心得,解释心得。三、拓展习作思路。1、过渡:不管是写发现,还是写经过,或者是写心得,首先必须写一样东西,你说需

9、要写什么?2、学生表述,教师拓宽学生的思路:先写事儿,最后再写一点发现、启示或者心得。3、例文引路:(1)范读例文蜘蛛织网的秘密(2)分析:小作者是抓住哪几个方面来写的?(3)学生发表意见,总结写法。4、学生拎出关键句子,小结:抓好这两句话,你就能写好这一篇作文。学生完成作文底稿。四、指导习作。重点指导习作能力差的同学: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把句子写通顺。五、课堂小结。反馈学生在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目标: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2、自我评价一下。3、引导修改。教学重点:运用修改符号互改习作。教学难点: 语句通顺,表达有顺序。教学过程:一、引导互评。 1

10、、与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评价。 2、小组内互评,推荐写的好的当众朗读。二、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 1、修改错别字的符号。(下方框加删除符号)2、交换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交换,另一种是前后交换,中间位置不变。3、添加符号,指在句子中间添加字词或句子所运用的符号。三、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1、自行修改。2、同桌互相交换修改。四、抄正作文。要求:1、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注意书信的格式。 2、不乱写标点符号,记住标点符号的位置在方格的左下角。 五、课堂小结。反馈学生自行修改习作的情况。第三课时讲评要求:1、赏析优秀作文,对写得不够好的进行点评,指导。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句子写通顺,内容写

11、具体,从而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讲评重点:如何抓住自己的发现具体写。讲评难点:如何有序地习作。讲评过程:一、总结这次作文情况。优点:能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下来;不足:部分同学没有按观察顺序有序表达,句子不通顺,内容不具体。二、优秀作文赏析。1、列举两篇优秀作品进行讲评。2、介绍作文。3、说说这些作文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不足。三、分析典型的,普遍存在的问题1、列举存在问题较大的习作进行分析。2、让全班给他们提建议。3、作者谈收获。四、鼓励学第四次习作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习作看图作文。教学目的:1、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2、引导观察照片,指导学生表达清楚自己的所见所想,围绕要点,写具体。 3

12、、通过习作,树立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观察照片,指导学生表达清楚自己的所见所想。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想象,把内容写具体。教学过程: 一、引入习作。1、教师板书两个词语:观察 联想,学生齐读。2、教师导入:“观察”这个词语好理解,说明白点儿就是“看到了什么”;“联想”这个词语,如果说明白一点是什么意思呢?由这个物体想到与它相似的物体,比如看见一个红苹果想到一个红太阳,这就叫联想,由这件事想到与相关的事就叫联想,由这个人想到与他相关的人就叫联想。这节课,我很想看一看同学们观察和联想的本领到底怎么样? 3、揭示内容:请仔细观察书中一张老照片,你“看到了什么”?二、学生交流汇报

13、习作材料。1、学生表述,注意规范学生的表述:(1)我看到了一个_的婴儿;(2)我还看到了_。2、讲述:这张老照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东西,但是它模糊的画面也掩盖了一些东西我们看不到。记载这一段历史的文字告诉我们,现场,不仅有木板,还有浓烟,还有鲜血。你能用“到处到处到处”这样一个排比句描述一下这个婴儿当时身处的环境吗?3、学生表述,教师顺势引导其说一段话:课本上有这样一张老照片。4、过渡: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学生简单表述,教师提示学生说清楚时间、地点、主要事件。 三、讲解照片相关事件。1、学生完整表述事件的原因:是因为1937年8月28日这一天,日本鬼子轰炸了上海火车南站。2、教师具体描述82

14、8历史事件:1937年8月28日下午2时,日机疯狂轰炸上海南火车站。上海原有南北两个车站,八一三以后,北站处于战区,交通完全断绝,南站就成了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当时上海及其附近的难民蜂拥而至,争相出逃、南站拥挤不堪。第一批四架日机首先向南站投弹炸死难民500多人。不一会,又有八架日机飞抵南站上空投弹,炸死200多人。车站天桥、月台、铁轨被炸得稀烂,地上满是焦黑残缺的尸体。月台上横七竖八躺满尸体,上面还压着铅皮和木板。广场上很多被炸死的妇女紧抱着无头缺肢的孩子。日机投掷的燃烧弹使车站及站外的外揭旗和郑家桥燃起大火,一时间烟雾弥蔓,哭声四起,满目疮痍,惨不忍睹。上海南站远离交火地区,根本没有军事设施,中军对南站的轰炸,完全是有计划的野蛮屠杀。3、学生结合文字具体描述一下事件发生后的惨状,增强印象。4、教师过渡:当时的上海火车南站,根本不是交战区。车站内的人都是平民老百姓,日本鬼子却不管这些,仍然向车站投炸点,屠杀老百姓你对这些日本鬼子,你“想说点什么”?四、学生习作。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想有序、清楚地写下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目标: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2、自我评价一下。3、引导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