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课堂:和乐思新.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475904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光课堂:和乐思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阳光课堂:和乐思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阳光课堂:和乐思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阳光课堂:和乐思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阳光课堂:和乐思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光课堂:和乐思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光课堂:和乐思新.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阳光课堂:和乐思新 新乡市育才小学,是一所有着悠久文化积淀的名校。学校自1950年建校,迄今已走过了一个甲子。秉持传统优良作风,开创崭新育人篇章。近年来,学校无论在校园建设、校风校貌,还是在学校文化、教育质量上都取得了新的飞跃。学校确立了“阳光下快乐成长”的校风,践行“和谐中实现超越”的校训,李克兴校长的“二十五字教育观”(爱心即教育,态度即能力,活动即成长,习惯即成绩,兴趣即动力)成为学校的办学方略,也为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实验,指明了方向。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育才人继承传统、继往开来,在市教研室和教科所的指导下,积极实施有效教学,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及校本

2、课程的开发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把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紧密结合是我们深化课改的基本思路,经过对学校文化的梳理和审慎思考,我们逐步确立了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育个性品质,成创新之才。这一理念将培育人才作为学校的目的与追求;将“个性”与“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打造“阳光课堂”的创想,正是为了落实学校核心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形成我校鲜明的教学特色,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1 “阳光课堂”的背景1.1 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11年,今年2011版的新课程标准于秋季施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适合学生、适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迫切。目前的教学中,还

3、存在着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的局面,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堂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阳光课堂”呼吁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倡导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使民主的、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快乐的学习活动成为阳光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1.2 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特别是李克兴校长提出的“二十五字教育观”,成为我校的办学方略,指导着我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方向。学校正走上一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康庄大

4、道。 特色学校需要教学特色,需要特色课程。“阳光课堂”正是为了凝聚学校文化,创建与学校文化水乳交融的特色教学。“阳光课堂”主张把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主张一种个性化的教学,一种人性化的教学,它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课堂充满着阳光,让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洒满着阳光。“阳光课堂”致力于培养“阳光少年”,塑造“阳光教师”,构建“阳光校园”,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1.3 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 让每个孩子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在“和谐中实现超越”,这是我们

5、的校风、校训,也是我们的理想。可是,却有不少的孩子的学习生活“不快乐”,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在机械重复的训练中,很多孩子的个性被磨灭,精神受压抑。课堂上教师一厢情愿地“满堂灌”的情况还时有出现。 “阳光课堂”正是要打破这一樊篱,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让课堂个性张扬,灵动精彩,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2 “阳光课堂”的愿景与目标2.1 发展学生,培育“阳光少年” “让每个孩子阳光灿烂地成长”是阳光课堂的目标与追求。阳光,沐浴大地,普惠众生。我们的课堂也应当关心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自由地成长。所以阳光课堂首先是面对全体的课堂,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阳光,让每个孩子都灿烂成长的课堂。 阳光

6、课堂的目标是培养“阳光少年”,阳光少年的标准是什么?李克兴校长提出了“四气”,即正气、大气、灵气和才气。正气、大气强调的是阳光心态、博大胸怀,灵气、才气强调的是阳光思维、灵动干练。通过“外塑阳光形象,内育阳光心灵”,让每一个孩子都充分阳光起来。2.2 发展教师,塑造“阳光教师” “阳光课堂”实验,着力于打造“阳光教师”团队,成就幸福教育人生。“阳光教师”的标准是:怀一颗博大的爱心:对生活有阳光般炽烈的热爱,懂得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鲜活而独特的生命,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自由幸福的发展,努力把爱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个人。露一张和蔼的笑脸:对学生有阳光般温暖的笑脸,尊重和关爱每一名学生,严慈并济,是学生的良师

7、益友。对同事有阳光般和善的态度:坦诚待人,与人为善,有亲和力;尊重同事,工作中既讲竞争,又善合作。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对职业有阳光般健康的心态,爱岗敬业,遵纪守规,为人师表;关心集体,顾全大局,勇挑重担,心态平和,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怀一腔不懈的热情:对教研有阳光般不懈的热情,热心教改,带头实施,走在课堂教学前列,教学成绩良好。为一个执著的追求:对发展有阳光般执著的追求,情趣健康、举止文明、自信乐观,能把个体的发展与学校整体的发展合为一体,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2.3 发展学校,完善“阳光课程” 课程是学校的产品。“阳光课堂”实验要力求构建一套植根于学校文化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完

8、善的阳光课程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包括直射课程、漫射课程和折射课程三大类别。 “阳光课程”体系中的直射课程,指的是基础性课程,以国家课程和部分地方课程为主。“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阳光,直射的阳光是帮助植物完成光合作用的主力军。直射课程,就像直射的阳光一样,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需的能量。这一类课程建设的目标是科学地、规范地实施基础课程,给孩子奠定厚实的学科后续学习基础,培养学生乐学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直射课程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其目标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基础性课程的科学实施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且再创造的水平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更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

9、与教师的职业幸福。对国家课程的创造性执行,既体现在对精神的领悟、思想的统一和步调的一致上,也体现在根据学校的教育背景、教育文化形态、教育特色和教师的教育能力、不同发展速度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符合学校实际的适应性的校本化改造与实施。 “阳光课程”体系中的漫射课程,指的是拓展性校本课程。直射的阳光经漫反射后,变得更加柔和、细腻,在摄影的世界里它更适宜于表现细节。它让这个世界更加丰富,更加柔和妩媚。漫射课程设置是对直射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它引领孩子走入一个个多彩的世界,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找到最佳可能性,教育的终极关怀是帮助孩子认识自

10、己的智能优势所在,发现自己的成功之门。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说:“一个老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学生要自己走进来。”打开一扇门,为学生呈现更多的精彩,让学生快乐地走进来,这正是拓展性课程所要做的。这类课程是排进课表的,也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包括阅读课、书法研修课、经典诵读课、科学实验课、摄影基础课、口风琴课等。 “阳光课程”体系中的折射课程,指的是探究性校本课程。阳光经三棱镜折射之后,便有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彩。这是因为白色光是由不同的单色光组成的,而每种单色光的波长不同,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折射率也就不同。正因为如此,自然之中才会有美丽的彩虹出现。即使是

11、色光其波长和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有着差异,何况孩子?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儿童在多元的、开放的课程中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从而高质量地实现培养目标,开发儿童的身心潜能。只不过因为换了个角度,原本单调的世界就被折射出七色光彩。换个角度,教育也一定会更加绚丽缤纷。探究性校本课程方案来源于教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的设计与规划,是课程设置的个性化表达。光线只有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才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课程也一样。在现实操作中,折射课程是不排入课表的,它更多地出现在课余时间。其在学校的表现形式一是社团类课程,如摄影社、文学社、管乐队、舞蹈队等;二是节日类课程,如英语节、

12、读书节、艺术节、民族传统节日的社会实践活动等。3 “阳光课堂”的基本价值追求3.1 和:阳光普惠众生,孕育着和谐与幸福。 在我校的校训中强调“和谐中实现超越”。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和为贵”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学校才能得到更快的提升,师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里的和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在课程的实施上主要表现为师生关系和谐,生生关系和谐,师师关系和谐以及个体自身的和谐等;另一层是指学科之间的和谐,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注重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让课程发展与儿童成长步调一致。 “和谐”是“阳光课堂”重要的价值追求。要做到各方面的和谐,就必须坚持“和而

13、不同”的思想。这里的“和”讲的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的是君子在承认人的差异、不同的基础上寻求统一、理解,而小人则强求同一,抹杀人的个别性。和而不同的要旨是:第一,事物是各各不同的;第二,不同事物互补互济,于是第三,整个局面因之而和谐。“和而不同”,是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只强求“同”,而不谋求“和”,矛盾冲突激化的结果就会导致一场共同性的灾难。 “和而不同”的理念,从积极意义看,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要看到各自的差异,尊重各自的差异兴趣、爱好、秉性等,唯有如此师生之间、同学

14、之间、学科之间才能和谐相处,共图发展。 育才小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厚重的人文积淀已经形成一种具有深刻影响的文化力。这是一种倡导“大爱、敬业、协作、竞争”的文化,是一种追求卓越、敢为第一、与时俱进的文化。这种文化已经深入每位师生的内心。育才小学拥有一支业务精湛、个性鲜明的教师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每位教师风格不同、特长各异,但目标一致,都有着共同的追求,那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阳光灿烂地成长”。 2009年,我校承担河南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个性化教育”的研究。学校广大教师在“个性化教学”方面积极探索。这也与我校“育个性品质,成创新之才”的核心办学思想不谋而合。“个性化教学”是以尊重

15、师生的个性为前提的教学,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与需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形成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 本着“和而不同”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校长期积淀的学校文化,认真研读了关于“个性化教学”的理论,我们确定了以下基本思路: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强调“教”为“学”服务的理念,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要最大限度地尊重老师。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积淀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形成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教学体系。不折腾,不懈怠,不动摇。坚持理念引领、宏观掌控的原则。鼓励教师以学

16、校核心办学理念为指导,进行大胆的教学创新,实施“个性化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文化。提倡多种教学模式共存。教学需要模式,但万万不可“模式化”。刻板的模式化的教学是不会有活力,也不会有前途的。在教学中,一个学科可以也必须有多种教学模式,因为要面对各种不同的课型,面对各不相同的知识点;一个教师可以也必须会操控多种教学模式,因为要面对各不相同的学生,面对纷繁变化的现实世界。因此,我们鼓励教师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提倡多种教学模式共存。把“我的模式我的课”作为教师个人教学专业发展的目“标,把“多种模式七彩课”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研究发展的目标。 我们强调“和而不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也不是无原则地迁就、纵容、“为所欲为”。要实现“和谐”,就必须协调好以下几个关系:“个性”与“规范”的和谐。张扬个性与遵守规范似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