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475698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计算机网络》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计算机网络》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计算机网络》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计算机网络》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教案.doc(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授课方案苏继斌计算机网络课程授课方案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工程技术基础课程,是理论和实践亲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是提高学生信息素质和工程涵养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经过本课程的授课,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看法、核心原理和常用的组网技术,为今后从事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指挥、训练工作确定必要的工程技术基础。二、授课对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讲课对象是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他们拥有基础较好,理解能力强,有强烈的求知欲的特色,并且对计算机网络已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接触和使用过很多网络应用。他们希望经过课程学习认识计算机网络内部的工作原理,利用所学知识能解决一

2、些在网络应用方面的实责问题。本课程要修业生具备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以及通信方面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三、课程授课目的经过本课程的授课,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看法和核心原理,掌握因特网一些重要协讲和常用网络设施的基本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学习复杂系统工作原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解析问题、归纳和综合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质,灵便利用所学原理与知识解析和解决实质网络应用中的问题的能力。经过本课程的授课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未来.的需要。同时经过本课程的授课,能够为学习计算机、通信、信息类专业课程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为今后从事工作确定必要的工程技术基

3、础。四、课程授课内容设计本课程授课分为理论授课(44学时)和实践授课(12学时)两部分。理论授课借助计算机网络五层原理性系统构造来组织授课内容,以因特网为实例,围绕基本看法和基根源理,依照:归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的序次讲解各层内容,最后教授与以上各层都相关的网络安全。一是归纳。使学生对整个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功能、组成有一个整体大概的认识。认识分组交换的基根源理和特色。理解什么是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的分层系统构造及各层的基本功能。二是物理层。主要让学生理解一些数据通信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物理层能为上层供应什么样的服务,为理解上层协议的工作原理供应必然的基础知识。三是数据链路

4、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层技术: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是媒体接见控制和局域网技术。四是网络层。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掌握网络层是理解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的重点,要掌握IP地址、分组转发、路由选择、网络互联等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和重要看法。还要掌握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关系,以及将网络虚假化链路的看法。五是运输层。理解运输层在网络分层系统构造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掌握可靠数据传输和TCP的工作原理,掌握流量控制和拥挤控制的基根源理和方法。六是应用层。由于学生对网络应用的使用较为熟悉,应用层主若是使学生理解应用层是怎样利用基层供应的服务来实现各种网络应用的,理解应用层协议所要解决

5、的问题。理解典型网络应用的基根源理。七是网络安全。先介绍网络安全的内容,尔后介绍网络安全服务的各种体系,最后简要介绍典型的网络安全协讲和系统。实践授课以增强学生的着手实践能力为目的,以提高操作技术和面向合用技术为设计原则,以组网技术和成立网络应用服务为核心设计实验内容。详尽包括简单局域网组网、网络协议解析、路由器配置、典型应用服务器的配置和简单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等合用性较强的实践内容。部分实验内容可依照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质情况,让学生自主选做。五、课程授课模式设计采用以讲解原理性知识为主的授课模式,依照计算机网络五层原理性系统构造来组织授课内容,以因特网为实例,围绕基本看法和基根源理,依照“自底向

6、上”的方法,逐层讲解各层内容,使学生逐步成立起计算机网络的知识系统构造。着眼原理知识,使学生获得长“保质期”的知识,同时关凝视前流行的技术,将这些技术作为网络原理的应用实例来学习。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每层协议的原理时,主要依照“问题方法和原理详尽技术实例”的思路讲解:先解析该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与上基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针对这些主要问题先讲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根源理,尔后介绍在因特网中实现这些功能的详尽协议或网络设施。比方,网络层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怎样找到一条到目的地的“最正确”路径,即路由选择问题。先讲解基本的原理性选路算法,如距离向量选路算法、链路状态选路算法,尔

7、后再介绍因特网中分别采用这两种算法的选路协议:RIP和OSPF。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在学生的知识空间中“成立”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构造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个知识点在讲课中应重申知识点在整个系统构造中的地址,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讲课过程中,侧重阶段性总结,每章结束时经过总结帮助学生将该章内容关系起来成立起计算机网络某一层的知识构造,尔后再放入到整个网络系统构造去,这样学完满个课程后在每个学生掌握的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而不能是是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和技术原理。在授课方法上,由“单一的教员讲解”转变成采用引导、启示、研究、

8、讲解、谈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虑、积极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想象力、创新欲和研究精神。在授课过程中重申“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结合。重申课前预习,先以预习作业的形式将问题部署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利用已学知识,解析问题并进行创新思想,英勇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学生充分课前思虑的基础上,教员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思想方法最后将要教授的知识转变成学生自己的创新成就。经过课后开放性问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想空间。针对学生不会看书,不会学习,课堂互动深度不够,研究谈论参加度不高的问题,部分授课内容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依照教员给出的学习要求、学习资料和启示性问题在课前自学,课堂经过有深度的问题张

9、开谈论,进行深度互动,迫使学生积极思虑,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偏差。在授课手段上,采用幻灯和板书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特色,多用图例来描述网络原理和系统构造,用动画来描述协议交互过程和设施工作的流程。同时用板书记录重点性看法,并利用板书灵便动向的特色,在讲课过程中对幻灯内容进行灵便扩展和发挥。授课进度整体安排序号授课内容课堂授课实践授课网络教学时学时学学时1归纳402物理层203数据链路层824网络层124学生自5运输层62主学习6应用层847网络安全40总计4412计算机网络课程授课方案第1讲内容讲课题目:课程介绍、因特网归

10、纳、因特网的组成目的要求:明确课程地位和意义,介绍学习方法。认识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因特网)的组成和术语。理解网络核心的分组交换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差异。重点难点: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本工作原理方法步骤:课堂讲解与实例介绍器材保障:电脑、投影时间地址:授课内容:1归纳预习思虑题:1. 你主要用计算机网络或因特网干什么?你以为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重点元素组成?你所知道的网络设施有哪些?你知道的连接因特网的方式(上网方式)有哪些?2. 你以为计算机网络或因特网的核心功能是什么?与电话网、有线电视网有什么实质差异?一、课程简介(一)课程目标(二)内容、重难点(三)学习方法和要求二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经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把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讲出来,尔后进行总结。突出并重申“计算机网络与传统通备注此处板书经过预习思考题,学生提前思虑课堂内容,增强参加度。此处板书此处板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方法。此处板书可将一部分放到课程简介从前作为开场白此处板书幻灯并讲解:使学生因特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幻灯并讲解: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端系统,端系统中都有些什么。此处板书幻灯并讲解:使学生理解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根源理及其比较。比较可能没有时间讲信基础设施最大的不相同在于:其端系统是功能富强、拥有智能的完,可让学生课后思计算机!”,所以“应用层见迭出!需求推动网络技

12、术飞速发展!”。考,下次课三、因特网归纳再讲(一)网络的网络结合图示,介绍一些名词和术语:主机、端系统、链路、路由器。(二)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简单介绍)经过图示介绍一下因特网服务供应商和ISP多层构造的形成,和WWW对世界的影响,其他内容学生自学。(三)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自学)部署学生自学,要修业生知道IETF和RFC。四、因特网的组成(一)因特网的边缘部分简单讲一下其组成。(二)因特网的核心部分(重点)重点讲解分组交换。1、为什么需要交换技术?(解析)2、网络核心表示图3、电路交换的基根源理(图例)4、用电路交换进行计算机数据传输的问题(提问)经过该问题,启示学生提出分组交换的思想。5

13、、分组交换的基根源理(图例)分组、储藏转发的看法6、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比较。1)分组交换存在的问题:时延、丢包等经过提问和启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将这些问题找出来2)在资源分配和资源共享方面的比较;3)在时延方面的比较;回顾与小结:1、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因特网)的作用;2、因特网的组成;3、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基本工作原理;4、列出本次课要掌握的知识点。作业与思虑题:1.习题1-012.习题1-03参照资料:1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第4版),(美)JamesF.KuroseKeithW.Ross着/陈鸣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计算机网络(第4版),(美)特南鲍姆着/潘爱民译,清华大学初版社;本次课授课领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