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孔子吗》第一阶段.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475300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你了解孔子吗》第一阶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你了解孔子吗》第一阶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你了解孔子吗》第一阶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你了解孔子吗》第一阶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你了解孔子吗》第一阶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你了解孔子吗》第一阶段.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 一 ) 项 主 题 活 动活动主题你了解孔子吗学情分析学生在语文课文中,学习了论语十则、两小儿辩日,很少有学生买有关孔子方面的书籍来读,对孔子的了解恐怕仅限于此。主题的产生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于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影响最大。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对孔子的了解恐怕仅限于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开展该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孔子、了解中国古文化。活动目标1、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对孔子的思想有初步的认识,并能从中汲取营养。2、能够熟练地通过多种途径查找到有关孔子的资料,并学会对收集到的众多资料进行分类整理。3、能够选择恰当的内容编写小剧本。4、培养学生团结

2、合作的精神。5、通过了解孔子和中国的悠久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时间安排实践活动周期3月 - 4月 六个周期分为几个阶段五个阶段计划课堂教学6课时教学策略建议分为“确立小组课题,制定探究方案”、“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分析和整理资料”、“汇报展示成果”和“编写小剧本”五个阶段,6-10个课时完成。第一阶段,学生将明确研究方向,确定所需资料的内容和形式;第二阶段,学生将不局限于课内,可利用课余时间,建议重在解决资料收集的丰富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第三阶段,学生将分类整理资料,以便对孔子形成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第四阶段,汇报展示收集到的孔子资料;第五个阶段,学生将编写剧本,具体写作可

3、分散在平时或课后。活动阶段( 一 )活动课题第一阶段 确立小组课题,制订探究方案活动周期3月 日- 日计划课堂学时1课时实践活动任务1、能够根据对孔子感兴趣或有疑惑的内容明确探究方向。 2、能够初步制订本小组的课题研究方案。 3、激发对孔子的探究欲望,培养实践求知的精神。重点明确各小组探究方向,能制定出本小组的探究方案。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探究欲望。准备教师准备孔子的名句、介绍孔子的短片或孔子有关的漫画等。学生准备活动过程活动主要内容教师指导过程,手段学生活动预测与调控一、设置情境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温故而知新”这个经典名句出自哪一位名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4、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又出自哪一位名家? 引出课题,播放介绍孔子的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切入话题。让我们跟随孔子的脚步,再一次走进两千多年以前那个温暖的春天。欣赏经典名句,说出作者的姓名,观看短片,思考自己想对孔子的哪些方面进行探究。学习可能对孔子了解不多,可准备一些有关的短片、文章、故事,如蔡志忠的漫画书论语等,引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主要内容教师指导过程,手段学生活动预测与调控二、指导学生确立课题三、指导学生制订方案 四、结束语1、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孔子的了解,及自己对孔子的哪方面比较感兴趣。 2、让学生思考为编写剧本,需要收集那些方面和种类的资料。1、讲

5、解制定方案的重要性。2、确定研究的子课题。3、分组选择子课题。4、组织各小组制订方案。5、各组交流探究方案。经过这节课的讨论,我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相信你们完全有能力让更多的了解孔子。今天我们只是确定了研究的方案,请同学们课下根据本组制定的活动方案收集相关资料,老师期待着你们更加精彩的表现!下课。1交流自己对孔子的了解。小组讨论,确定最想了解孔子那些的故事,并推代表发言,说明理由。 1、孔子的生平2、我最欣赏的孔子名言名句3、孔子的故事及动画片4、孔子的思想及影响学生聆听小组讨论完成课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制定课题探究方案学生完善对于对孔子不敢兴趣的学生,可对其进行引导和开导。 提示学生要尽可能选择自己最想了解或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 提示学生收集一些和孔子有关的图片资料,将更有利于增加对孔子的认识和了解。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子课题。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个完整的方案应包括的内容,然后鼓励每个小组设计一份课题探究方案,明确小组活动计划。 方案的设计如果课内无法全部完成,可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完成。主题实践学习提示阶段性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