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470178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数学解题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一般是指综合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逻辑思维规律,整体发挥数学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水平,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其中包括了思维创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除了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与培养外,更重要的培养途径就是解题实践,就是遵循科学的解题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如何解题,参与到解题实践过程中,学会解题,从中获得能力。下面就围绕解题的一般程序,来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1、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仔细、认真地审题,提高审题能力是解题的首要前提。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学生解题错误或解题感到

2、困难,往往是由于不认真审题或不善于审题所造成的。因为审题为探索解题途径提供方向,为选择解法提供决策的依据。因此,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审题习惯,就是要对问题的条件、目标及有关的全部情况进行整体认识,充分理解题意,把握本质和联系,不断提高审题能力。2挖掘隐含条件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虽给出但并不明显,或没有给但隐含在题意中的那些条件,对于前者需要将不明显的条件转化为明显的条件。对于后者,则需要根据题设,挖掘隐含在题意中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养成审题的习惯,提高审题能力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挖掘隐含条件化未知为已知的能力。3、分析解题思路、探求解题途径,发现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方法一个正确的解题途

3、径、一条正确的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它涉及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解题经验和解题能力等因素。虽然就其思维形式而言,只有由因导果和执果索因的综合法和分析法两种,但就探索解题途径的策略、方法和技巧等问题而言,确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和灵活多样的。因此,分析思路、探求途径是解题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核心、关键所在。4、多向探索,积累技巧,培养解题的灵活性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为了排

4、除学生类似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另外教会学生注意解题技巧积累。一些难度中上的题目,一般需要一些处理过程才可应用书本的有关知识解决。例如几何中的辅助线问题通常结合定理进行,运用不同定理解题的技巧也不同。又如代数中学生若不理解并熟记一些解题技巧,即使概念定理、公式学得再熟,也难以用得上,这只能解一些较为基础的题。因此要想做好难题、技巧题记好笔记是有必要的,这样能加深各种类型题的认识。5、注意数形结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具有抽象概

5、括的特征,形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数与形两者本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开万事非”。这说明,以形助数,可使许多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而用数解形,借助数量的计算和分析,可使问题的解决严谨化。如能注意运用形数结合,相互补充,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6、回顾与探讨解题过程,养成解题后的反思习惯解题后的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就是对解题的结果和解题的方法进行反省,对解题中的主要思想观点、关键因素及类同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推广,从而帮助学生从中提炼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加以掌握,成为以后解新的问题时的有力工

6、具。因此,使学生养成解题后的反思习惯,是解题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十分重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题后进行总结。解题之后可以从方法,规律,策略方面等方面进行总结,做到举一反三,提高解题能了。解题后进行引申。解题之后要善于把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引申,变为与多个原题内容或形式不同但解法相似或类似的题目,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深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后进行推广。善于进行推广所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道题,而是一类题、一组题的解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的回顾,与学生一起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解

7、题的主要思想、关键因素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

8、,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总之,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要通过掌握科学的解题程序、掌握解题的策略和方法、技巧;要通过我们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参与活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基本途径。因此,要使学生的解题能力达到较高水平,并上升为一种创造才能,就要在整个的教学的过程中,始终都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解题能力的各种因素,注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解题能力的提高才有根底和源泉,解题的功底才扎实。“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