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46492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题号一一二四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 )(2 分)A.空气/填空勒进/悬崖勒马B.悲博/博薄C.孱水/孱弱D.颤抖/颤栗蟋蚁/高楼大厦绯红/淫雨霏霏血管/血光之灾(解析:A.k o ng/k o ng, l e i/l e , le i/l果实累累/累教不改 咬文嚼字/封侯进爵莺啼燕哦/转弯抹角 随风晃动/虚晃一刀e i ; B.f e n/p e n, lo u/l o u, ji a o/ju e ; C.ch a n/ch an, f e i/f e i ,zhu a n/

2、zhu a n; D.ch a n/ch an, xu e /xu e , hu a ng/hu ) 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2 分)A.蜗行淹淹一息勾魂索命B.惦念颓唐不按海市蜃楼C.阔绰魁梧老眼昏花两肋插刀D.戏谑黏膜腰缠万惯无精打米(解析:A项“淹淹”应写为“奄奄”;B项“按”应写为“安”;D项“惯”应写为“贯”3.古诗文默写。(8分)(1)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3)杜甫登楼中作者用“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两句写出了他登楼时的所见景象O(4)古诗词中有很多含“马”的诗句,如“云横秦

3、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借“马不前”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借“瘦马写出了旅途的疲惫”(5) 著阅读。(4分)卜列句中的“甲、乙、丙、丁”是名著中的四个人物,请将其代表的人物写在横线上。在乱石山碧波潭底,孙悟空变作一只螃蟹,偷走了【甲】的辟水金睛兽,随即到芭蕉洞哄骗罗刹女。夜里家中失火了,【乙】头顶麻袋,裹着给马披的被子,冲进大火中抢救出硫酸盐罐,拦住受惊吓的枣红马,央求邻居一起抢救仓库。【丙】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阴沉的眼眶里。他曾说:“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快到收割了时候了,麦子

4、长得至少有十多米高。【丁】走了一个小时才走到这一片田的尽头。甲:牛魔王 乙:外祖母 丙:列夫托尔斯泰丁:格列佛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瓢,即可当容器用。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XX网2017年1月6日讯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普及

5、,个性化管理、自主化学习、自主适应学习等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的教育模式往往习惯“求其共性” ,而忽略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学生语文成绩特别突出,但数学却不及格,按平均分排名成绩便只能排在中间,老师根据平均成绩也很难判断学生的长处与短处,学生的个性化也就得不到施展。“互联网+”通过对教师与学生长期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行为、习惯、方式。(1)请用简要概括“互联网 +”在教学领域的优点。(2分)能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够关注到学生的不同特点;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2分。答对两点即可)(2)下表是某学校针对不同人群对“互联网+”在教学领域运用的了解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归

6、纳出三条主要信息。(3分)表一:老师、学生、家长对“互联网在教学领域运用的了解情况 TM较了解不了解+”表二:偏远地区老师对“互联网 +”在教学领域运用的熟悉情况销售额熟悉不熙芯42%熟强38%示例:现阶段“互联网+ ”在教学领域的运用还没有普遍被大众了解。老师对“互联网+ ”在教学领域的运用处于主导地位。偏远地区学校的老师对“互联网+ ”在教学领域的运用尚不熟悉。(3分。每点1分)(3) “互联网+ ”已经在你的学习中得到运用,但是你的父母对此不太了解,请结合材料向他们解释“互联网+ ”将如何促进你更好地学习。(3分)“互联网+ ”有能力去关注每一个个体学生的微观表现,诸如他在一道题上逗留了

7、多久时间,在不同 学科课堂上开小差的次数分别为多少等等。这些数据对其他个体没有意义,但是所有数据整合起来就能解 答教育过程中的许多疑问,而最有价值的是,这些数据完全是在学校不自知的情况下被观察、收集的,只 需要一定的观测技术与设备的辅助,而不影响学生任何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可以让教师能够更方便 获得每一个学生在学校中的真实信息,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示例:现在我们学校将“互联网+”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中,老师很容易了解我们的学习状况,并且根 据所了解的信息给我们制定合适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这一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日常 学习和生活。(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

8、文,完成7-10题。(共16分)故乡的味道刘朝阳我曾无数次回忆着故乡,回忆着故乡的味道。 故乡的味道是香甜的, 也是苦涩的,这种独特的味道,现在怎么也找不回来了,只能独自静静地回忆。故乡的春天是浅色江南里泛古村落的喃喃燕呢与袅袅炊烟,先是灰色的后是绿色的,绿色来时,我 渐渐地闻到了春天里淡淡的香椿味道。故乡村子四周许多高大挺直的香椿树,在暖暖的阳光里慢慢地长出新叶,叶芽有些暗红色,渐渐变 绿,叶片相互对称,光滑闪亮,树叶随风摇摆,散发阵阵淡淡的清香味。在树叶刚变绿之际,村里人用长 长的刀把细枝砍下,把细嫩的树叶摘下来担回家,放在大锅里煮熟,出锅后切细,然后晒干,用防潮袋装 好,想吃的时候随时取

9、出。那时一般清炒香椿,看上去细细的,味道可香了。但只有家里来客人才能闻到 香椿煮鸡蛋或者香椿炒腊肉的香味。夏季,田野浓绿,青山隐隐,山上苍松挺立,房前屋后的小鸟喟啾,知了聒噪。在村前田坡荒地里, 生长着一丛丛细细嫩嫩的野蒜,村里人称它小蒜,茎小、叶细长,根部长着花生米大小的蒜头,不可做菜 但是有点蒜的香味。在缺粮的年代,温饱就是理想。于是,村里人经常拔小蒜回家,把小蒜的叶子切细和 上糠,有条件的加点糯米粉,揉成团做成小蒜耙,蒸熟后吃,既有米的香味又有蒜的香辛味。那时,谁家 做了小蒜耙,一蒸熟,香飘全村,全村人都知道了。很快,村里人也会去拔小蒜,你做他也做,热闹非凡, 但绝不独享,左邻右舍,走屋

10、串巷相互送上门,喜气洋洋,香满人间。秋末,天高气爽。村子前后的枣树早已沉甸甸的,绿叶丛中点点微红, 如黄昏时的晚霞,枣子熟了。家乡的枣子是全县出名的特产。枣树可以随处而生,且长得高大,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枣树。每到九月份, 是打枣子捡枣子的季节。我在县城走读的那些年,九月正是上学的时候,上学之日枣子未完全熟,待过一个月后回到家时, 枣熟季节已过,那时,在学校特别想吃家里的枣子。母亲便从家里送来了红枣,感觉真甜,甜得像枣子里 有蜂蜜。深冬,村子四周早已草木枯萎、黄叶凋零,昏沉的田野泛着一层薄薄的白霜,气温日寒。牛棚里的老黄牛早已伸出长长的脖子用力咀嚼着黄色的稻草,在等待着主人出去寻找另一种早餐。 天

11、刚亮,我与伙伴各自牵着自己家的黄牛踏着清晨的霜露,慢慢走进晨雾氤氟的山间。看着老黄牛低着头 喘着粗气吃着枯藤野草, 大伙也没闲着,找了些干柴枯枝,点起一堆篝火,从地里刨出还未秋收的大红薯,把红薯放在火堆底下, 边烤火边烧红薯,搓手跺脚的声音与火堆里烧着竹节的响声此起彼伏。红薯烧熟了,用木棒拨开火堆,拿出红薯抓在手中抛来抛去,驱驱寒意。打开红薯,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连附近只顾 低头吃枯草的牛儿也抬头,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红薯“阵阵”叫。红薯入口真甜,吃得浑身暖呼呼的,深 冬的寒意瞬间消失,这就是我们一顿丰盛的早餐。故乡的味道是甜的,甜得让我在异乡熟睡的梦里总是露出深深的笑踊,在饥饿的年月,她总在吐

12、露着芳香,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我; 故乡的味道也是苦涩的, 这份苦涩只有留在记忆里,所以无论走多远,这份味道都不变。(选自思维与智慧,有改动)7 .“故乡的味道”散落在季节里。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依香椿的清香味夏季小示示耙飘着香辛味秋末红枣的甜味深冬红薯的香味8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1)左邻右舍,走屋串巷相互送上门,喜气洋洋,香满人间。这句话写出了在缺粮的年代,左邻右舍互助和睦的关系。(1分)这里的“香满人间”既指小蒜耙的香辛味,又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善。(1分)(2)母亲便从家里送来了红枣,感觉真甜,甜得像枣子里有蜂蜜。这里红枣的甜不仅指枣本身的甜

13、味,(1分)也指母亲不辞辛劳送枣的爱的味道。(1分)9 .根据文章第-段内容,说说第段提到故乡的味道“也是苦涩的”的原因。(4分)在缺粮的年代,温饱就是理想。春天里,只有家里来客人才能闻到香椿煮鸡蛋或者香椿炒腊肉的香味(1分);夏季,村里人经常拔小蒜回家,把小蒜的叶子切细和上糠,有条件的加点糯米粉,揉成团做成小蒜耙,蒸熟后吃(1分)。这些写出了当时物质的贫乏、生活的艰苦,因此这里故乡的味道“也是苦涩的”(2分)。10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结构上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2分);内容上深化主旨,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往昔生活的怀恋(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1-1

14、3题。(共12分)嘱托格?鲍姆特就在彼得动身前往华沙参加一九五五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前一晚,有人来敲门。原来是一位邻居。他 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然后摆在桌面上,摊开来。里头是一张相片、一封信和一张字条。他讲述了有关这个红小包的一段经历。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波兰。这样,大批的波兰人被弄 到德国去。那时候,这位邻居正在一家锯木厂当工人,他曾答应帮助一个波兰囚犯实现他的托付。一天,锯木厂的一个工棚失火了。人们都在交头接耳,心里明白是囚徒们干的好事,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把斗争进行下去。一群身穿黑制服的党卫队员朝工厂一拥而入,带走了许多做苦工的囚犯。当党卫队

15、员冲进邻居工作的那个车间时,他正与那位囚犯在干活,这位波兰人迅速地从裤兜里摸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塞到德国工人的手里,“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党卫队就把他带走了,作为对这次纵火的报复。一九四六年夏天,这位邻居发了一封信给囚犯的太太,她的地址就写在那张纸条上。可是,他并没有得到回音。一年半之后,他又试图再投一信-然而,一切依旧是徒劳的。现在好了,终于有了这一天,他可以托人将这个小包包直接带到波兰去。这位邻居把小红包郑重地递给彼得。彼得注视着这张相片。相片上是一位妇女,手里抱着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姑娘。信呢,不言而喻是遇害者留给他家属的最后诀语。在那个小小的纸片上,用大大的字迹写着这样一个地址:“Z和M泥波耶夫斯卡华沙斯巴索夫斯基大街十八号”。“一定的,我会去找她的,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