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专题综合检测.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46385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专题综合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题1专题综合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题1专题综合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题1专题综合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题1专题综合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专题综合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专题综合检测.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天然气煤地热能石油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ABC D解析:选C。天然气、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不可再生的常规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为新能源。2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CaOH2O=Ca(OH)2BCH2O(g)COH2CHClNaOH=NaClH2OD2Al3H2SO4=Al2(SO4)33H2解析:选B。分解反应、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以及CH2O(g)

2、COH2等都是吸热反应。3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由H(aq)OH(aq)=H2O(l)H57.3 kJmol1,可知: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大于57.3 kJB从C(石墨)=C(金刚石)H1.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C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D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1解析:选A。由于浓硫酸稀释是放热的,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3、 NaOH的溶液混合反应时,放出的热量除反应热之外还有稀释所放出的热量,故应该大于57.3 kJ,A正确;石墨转化成金刚石吸收热量,说明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要低,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所以B项错误;硫固体汽化需要吸收能量,所以等质量的硫燃烧时,硫蒸气放热更多,C项错误;D项中2 g氢气燃烧放热285.8 kJ,2 mol氢气燃烧放热应为571.6 kJ。4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H22OH2e=2H2O;NiO(OH)H2Oe=Ni(OH)2OH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H2O的还原 BNiO(OH)的还原CH2的氧化 DNi(OH)2的氧化解析:选D

4、。由题中给出的电极反应可判断出作原电池时,H2是还原剂被氧化、NiO(OH)是氧化剂被还原,则充电时H2是还原产物、NiO(OH)是氧化产物,与正极相连的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D项正确。5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H1Cl2(g)H2(g)=2HCl(g)H22Cl2(g)2H2O(g)=4HCl(g)O2(g)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3H12H2 BH3H1H2CH3H12H2 DH3H1H2解析:选A。由盖斯定律可直接求出H3H12H2。6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

5、(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解析:选B。液滴边缘O2多,发生正极反应O22H2O4e=4OH。液滴下的Fe发生负极反应,Fe2e=Fe2,为腐蚀区(a)。A错误,Cl由b区向a区

6、迁移。B正确。C错误,液滴下的Fe因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D错误,Cu更稳定,作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7.某同学利用家中废旧材料制作一个可使玩具扬声器发出声音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方向为:铝质易拉罐导线扬声器导线碳棒B铝质易拉罐将逐渐得到保护C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D碳棒上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H2e=H2解析:选C。A项中为电子移动的方向,电流方向与之相反;B项中铝质易拉罐逐渐溶解;D项中碳棒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项正确。8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

7、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解析:选C。可以迅速选出C项是错误的,因为原电池放电时OH是向负极移动的。这种电池名称叫锂水电池。可推测其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再写出其电极反应如下:()2Li2e=2Li,()2H2O2e=2OHH2。结合选项分析A、B、D都是正确的。9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方案正确的是()A用铜片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铂片B用碳棒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铜片C用氢氧化

8、钠溶液吸收阴极产物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阳极产物解析:选B。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时,铜必需作阴极,阳极是铜或惰性电极,阴极的反应式为:Cu22e=Cu。10LiFe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FePO4Lie=LiFePO4,负极:Lie=L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池反应式为FePO4Li=LiFePO4B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得电子被还原 C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D充电时动力电池上“”的电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解析:选D。将电池放电时正、负极反应式相加得到FePO4Li=LiFePO4

9、,故充电时电池反应式为LiFePO4=FePO4Li;放电时正极上Fe3获得电子被还原;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正极移动;放电时正极材料被还原,所以充电时标注“”的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使电极材料复原。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解析:选C

10、。由放电时的反应可以得出铁作还原剂失去电子,Ni2O3作氧化剂得到电子,因此选项A、B均正确;充电可以看作是放电的逆过程,即阴极为原来的负极,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所以电池充电过程时阴极反应为Fe(OH)22e=Fe2OH,因此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会升高,C不正确;同理分析选项D正确。1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CuSO4BH2OCCuO DCuSO45H2O解析:选C。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的电解方程式是2CuSO42H2O2H2SO42CuO2,根据缺什么补什

11、么的原理,选项C正确。13.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D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有0.1 mol Cu2O生成解析:选A。由电解总反应可知,Cu参加了反应,所以Cu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石墨作阴极,阴极上是溶液中的H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A选项正确;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选项错误;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有0.05 mol Cu2O生

12、成,D选项错误。14.如图所示装置,通电后,可观察到Cu极溶解。现有下列说法:A为负极,A为正极,Pt极产生的气体是同池Fe极的2倍,CuSO4溶液浓度不变。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BCD解析:选D。只有金属作阳极时金属才会溶解,所以,乙池中Cu极为阳极,Fe极为阴极。因此可推知,电源B端为负极,A端为正极;甲池Pt极为阳极,Fe极为阴极。甲池电解H2SO4溶液,实际上是电解水,Pt极放出O2,Fe极放出H2,根据2H2O2H2O2可知,Pt极上放出气体体积是同池Fe极上放出气体体积的,而不是2倍。乙池实为电镀池,即Fe极上镀Cu,电解液CuSO4的浓度保持不变。15如下图所示,电解池中装有硫酸

13、铜溶液,选用不同材料的电极进行电解。下表中说法正确的是()序号电极材料通电后的变化阴极阳极A石墨石墨阴极质量增加,溶液的pH增大B铜铜阳极质量减小,阴极质量增加C铁铁两极的质量不发生变化D铂铁阳极质量增加,溶液的pH不变,解析:选B。A项溶液的pH减小;B项为电镀;C、D项铁为阳极,铁失去电子而溶解,阳极质量减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16(8分)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571.6 kJ/molC3H8(g)5O2(g)=3CO2(g)4H2O(l)H2220 kJ/mol根据上面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试回答下列问题:(1)H2的燃烧热为_,

14、C3H8的燃烧热为_。(2)1 mol H2和2 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_。(3)现有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 kJ,则在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为_。解析:(1)根据燃烧热的概念可知:H2、C3H8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 kJ/mol、2220 kJ/mol。(2)释放总热量的计算式为:Q放1 mol285.8 kJ/mol2 mol2220 kJ/mol4725.8 kJ。(3)设H2、C3H8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n2,则有解得在相同p、T时,V(H2)V(C3H8)n(H2)n(C3H8)31。答案:(1)285.8 kJ/mol2220 kJ/mol(2)4725.8 kJ(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