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治冠心病.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46360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辨治冠心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辨治冠心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辨治冠心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辨治冠心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辨治冠心病.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辨治冠心病 内容提要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的简称。主要是六淫犯 心,七情内伤,饮食不节,久病、大手术失血、厥脱证之后,或年老 体弱,脏气虚弱致心脏的阴、阳、气、血亏损,痰浊、瘀血、气滞、 寒凝、湿阻于心络、心经而发病。有时为七情(除喜外) 、寒冷,各种 原因引起的气血丧失,脏气亏损的影响而诱发疼痛发病。气虚是发病 的基础。 心绞痛的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扶正即补虚,常用人参,改变了 传统: 诸痛不可补气,痛甚者脉必伏,用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参 术的说法。提出痛不可补气,但心痛亦可补。 并将补气法应用于 各型,比单用辨证拟用扶正祛邪法效佳。 心肌梗塞的治疗,用生脉散加复方丹参、川芎唪等静

2、滴,配合辨 证施治,改善了心脏的循环机能和内环境,且对结代脉(心律失常) 、喘证(心衰) 、厥脱证(心源性性休克及低血压状态)等有防治作用, 提出生脉散等静滴代替传统西医用利多卡因防治结代脉,避免了利多 卡因可能发生的副作用。用四七末等治疼痛,代替西药度冷丁、吗啡、 避免度冷丁等引起呕吐及重复使用有成瘾的副作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传统医学没有冠心病 的病名,但有类似冠心病的证候记载,如心痛、胸痹、真心痛、厥心 1痛、久心痛、卒心痛等证则很早便有记载。如在公元前五世纪.我国最 早的医学蓍作黄帝内经>就有较详细的描述。素问、脏气法时 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

3、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 痛。 灵枢、厥病篇指出: 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 夕死、夕发旦死。 素问、厥论云: 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 身热、死不可治等这些记载,描述了心绞痛、心肌梗塞的疼痛部位, 放谢方向,预后估计,是传统医学对心绞痛、心肌梗塞的最早记载, 也有可能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描述。提出心脏性疼痛引起循环衰弱和 预后严重性。 东汉张机在金匮要略谈到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时,提出病 机和脉象以阳微阴弦等,其证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心 ,痛彻背 并指出胸痹缓急,即心痛有时缓和,有时剧急的发病特点。 ,在治疗上,根据不同证候,制定了瓜萎薤白白酒汤等九张方剂,以取 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之效

4、。 隋 元方在其诸病源候论中对本证的认识又有进一步发展。 巢巢氏认为心病可有的痛证候,心痛又有虚实两大类,并指出临床 上有久心病证侯,伤于正经者病重难治。该书记载心痛者,风 寒邪气乘于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者,有久成疹者 久心痛 ,候称, 为诸脏主,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者,则朝发夕死,夕 心 发朝死,不暇展治。其久心痛者,是心之支别络,为风邪冷热所乘痛 2也,故成疹,不死,发作有时,经久不瘥。 在病机的阐发上,较仲景 又有所提高。 宋朝时,严用和将心痛分为虫心痛、疰心痛、风心痛、悸心痛、 食心痛、饮心痛、寒心痛、热心痛、去来心痛九种,包括心脏疾病、 胃脘疾病及肺痈、肺痨、悬饮等引起的胸痛

5、,但主要是对心痛,心绞痛 的分类,可见早在宋朝时,已对心痛有了详细的分类和全面的认识。 元朝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对心腹痛亦有详细的描述, 并提出 诸 痛不可补气痛甚者脉必伏,用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参,不可用 。参、术。 的治法之忌。 明朝时期,对心痛的辨证更为细腻。并对心痛与胃脘痛、厥心痛 与真心痛等,有了明确的鉴别,并对心痛、真心痛等的成因和治疗有 了进一步论述。 以上是历代先贤对本病的部份论述,通过复习前贤典籍和笔者的 临床观察,本病的发病及病机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 六淫犯心,但主要为风寒。通过临床观察,部份病例有淋 雨、感风寒病史,可能是淋雨感寒后,风寒湿之邪客于心络,受内因, 外因作用而发心痛(心绞痛) 至于酷暑火邪炎热,耗伤心气,亦可致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