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导管室工作常规和放射保护制度样本.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462403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导管室工作常规和放射保护制度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心导管室工作常规和放射保护制度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心导管室工作常规和放射保护制度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心导管室工作常规和放射保护制度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心导管室工作常规和放射保护制度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导管室工作常规和放射保护制度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导管室工作常规和放射保护制度样本.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心导管室工作常规和制度1 心导管室的条件1.1 建筑设计1位置: 应设在清洁和安静要求较高的部位, 为避免X线机对四周环境的辐射损害, 应尽量设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 自成一区。2机房的位置: 安装X线机的房屋应选择适当的位置, 要与有关的工作室邻近, 并要考虑到邻室的防护问题。墙壁应有2毫米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以推拉门为好, 防止射线外漏。3手术间内结构: 手术间内结构以便于清洁处理为原则。墙面和天花板采用可隔音、 坚实、 光滑、 无孔隙、 防火、 防湿、 易清洁的材料。颜色采用淡蓝、 淡绿、 淡黄等。墙角呈圆形, 防止积灰。门应无

2、门槛能自动开启的感应门, 以方便推车进出, 避免用易摆动的弹簧门, 以防气流使尘土及细菌飞杨。地面应坚硬、 光滑、 无缝隙、 可冲洗、 不易腐蚀、 不易被血污浸染, 并设有下水地漏, 地漏方向坡度不小于1%。室内要有多路电源和足够用的插头, 地面有导电设备, 防静电, 电灯开关要有明显标志, 防止搞错。电源插座应有防火花装置, 电缆电线宜安装在暗设的壁槽和地槽内, 即便于维修又便于清洁。造影间不易装对外的窗户, 依靠空调、 空气过滤装置进行室内空气交换及温度调节。操作间与造影间之间安装的铅玻璃以宽大为宜, 便于操作和观察。4面积: X线机机房的大小, 除足够容纳机器外, 必须有足够的余地, 以

3、给予病人出入的方便, 工作人员操作及必要时抢救的方便。要尽量使其宽敞, 通风良好, 保持室内干燥, 空气新鲜。5入口的布局: 入口布局的设计要符合功能流程与洁污分区要求, 设双走廊, 洁污分流, 大门处设有病员出入处和工作人员出入处。工作人员出入处最好建有风浴、 气浴的通道设备, 以除去工作人员带入的灰尘和细菌。病员出入处应有入口管理台, 护士在此核对病人及病历卡后更换手术间推车进入。亦能够在此地上铺一消毒水地毡, 可减少车轮带入的灰尘。6附设工作间的配备: 附设工作间应设有操作间、 微机房、 洗手间、 器械室、 敷料准备室、 无菌物品存放室、 导管存放室、 器械清洁室、 男女值班室、 贮藏室

4、、 会议室、 医生休息室、 护士值班室、 卫生经过室、 医护办公室、 男女更衣室、 男女淋浴室、 厕所、 污敷料室等。1.2 造影室内设备、 器材的要求1一个现代化的导管手术间必须具有空调装置。窗式、 立式空调能控制室温, 但不能输入新鲜空气, 不易清洁。中心空调可输入新鲜空气, 每小时至少20次空气交换, 但必须将输入各间的管道分组, 防止各间的交叉感染, 风管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当前较理想的是采用生物洁净技术, 经过初、 中、 高三级过滤, 除去空气中尘埃, 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不论何种装置, 室温必须保持在2426之间, 相对温度保持在50%60%左右。室内应有温度表、 湿度表。2应具有

5、中心吸引, 中心供氧装置, 220伏及380伏等各种电源装置, 心电监护仪、 手术无影灯、 万能手术台、 器械台、 抢救车、 处理柜等。3墙壁嵌有电钟、 X线片观片灯、 音控对讲机等。4造影室内只允许放置必须的器材、 物品, 以减少X光散射线, 避免影响C形臂的旋转, 使尘埃堆积附着细菌, 并固定位置放置, 便于抢救使用和清点。5造影术中医师一般站在患者的右侧, 故无菌手术台应放在患者右侧。处理台应在无菌台附近, 急救车、 壁柜、 导管柜应靠近处理台, 这样可减少物品供应的路程, 提高工作效率。6X线机的要求: 心血管造影所用X线机不同于普通X线机, 它要求必须能在数秒时间内获取一连串高质量图

6、像。血管造影机X线发生及控制系统往往采用4050千伏范围, 可达8001250毫安, 可连续或脉冲式曝光; 控制系统多为全计算机化, 程序化, 以键盘或等离子触摸屏等方式输入各种指令, 操作简便, 显示清楚。C形或U形臂和诊断床能够方便的从各种角度显示心血管解剖结构, 而且尽可能不妨碍手术医生的操作。动态旋转减影要求C形臂从LAO到RAO旋转角度达180以上, 旋转速度达30/秒。诊断床的纵向、 横向及升降运动范围要大, 并可左右旋转, 方便患者交换。C形臂和诊断床的控制应方便、 灵活, 手术医生及技术员均能对其进行操作, 可手动或电动操作, 以便步进式追踪造影剂减影。影像增强器及监示器:一般

7、采用的影像增强器直径为916英寸, 一般均可进行多种视野大小变换, 高分辨的影像增强器应配备高清晰度监视器。造影室内监视器须配较大屏幕或采用多屏幕、 多分割或画中画形式, 便于随时进行前后、 动态、 左右等各种方式的对比。影像采集、 记录方式及储存系统: 血管造影图像可选用数字化图像、 电影、 100毫米切割片、 快速换片器、 录像等多种方式进行采集和记录。一般一台血管造影机应具有23种方式。由于心血管造影数换量特别大, 采用可读写光盘或8毫米数据磁带进行不失真储存, 后者存盘时间快、 经济, 是当前较流行的方法。影像处理系统: 分图像重放部分: 用于控制循环放映的速度、 方向, 截取放映范围

8、等。图像处理部分: 窗宽窗位调谐、 黑白转换、 放大漫游、 边缘增强、 像素移位、 多种时间减影方式及其对减影效果的调整。图像分析部分: 系统可提供多种分析手段, 如密度测量、 距离测量, 还可能提供多种分析软件包, 进行左心室功能分析, 血管分析, 血流测量等。图像管理部分: 能够删除图像, 储存图像, 挑选图像进行激光或多幅相机照相。2 导管室的管理2.1 无菌管理无菌管理在导管室的业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居首位, 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无菌技术有灭菌法、 抗菌法和有关操作规则, 管理制度所组成, 与建筑条件、 设置也有密切关系。因此, 无菌管理涉及每个参与手术的工作人员和手术中各个环节。为避免

9、人为因素的感染, 必须加强以下管理。1检测管理: 手术间的空气、 一切物体表面、 各种消毒灭菌方法( 包括”外科洗手”效果) 与手术感染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因此, 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测, 以了解消毒灭菌达到的程度。空气检测宜应用空气微生物采样机, 当前公认手术室空气合格率为细菌量70mw/cm2为合格; 压力蒸气灭菌效果的检测可采用热电偶测试法、 留点温度计测试法、 化学指示剂测试法以及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菌片检测。”外科洗手”效果的检测宜采用无菌棉签蘸含有中和剂的无菌营养肉汤, 在手的规定范围内作采样。化学消毒液浓度应作定期检测, 含氯制剂可应用G-I型消毒剂浓度试纸, 用比色法检测,

10、计算其浓度。2监督管理: 无菌技术环节众多, 涉及人员面广, 包括手术间的管理, 各类物品的灭菌程度, 参加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以及病人手术野的消毒等基本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导致全部无菌技术的失败。因此, 加强监督很重要, 特别在手术上台时, 急症抢救时及更换实习进修生时, 更要加强监督管理, 而且应人人参与管理, 形成处处监督的负责局面。3制度管理: 导管室的制度是保证贯彻无菌操作的纪律, 要自觉地养成习惯, 但对初进导管室者或非自觉者来说则是一种约束。加强无菌管理必须落实制度着手, 重复说明重要意义, 经常检查落实情况。2.2 安全管理由于导管室工作具有严格无菌、 急症抢救

11、、 护士执行医嘱为口头医嘱等特点, 故更应要求工作细致, 一丝不苟,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在手术中较易发生的差错事故有下列情况: 用错药、 接错病人、 误用未消毒器材。为确保病人安全, 必须加强以下管理: 1加强医德教育 医德是医务人员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形成的关心与爱护病人的基本道德。病人在手术时, 将生命交给了医护人员, 所有参与手术人员的认真作风、 负责精神对手术的成败、 优劣起重要作用。因此, 加强医德教育, 培养认真细致、 一丝不苟的作风, 这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2技术精益求精 为提高手术质量, 消灭差错, 手术前要充分做好计划, 遇有情况能准确、 迅速地处理,

12、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有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娴熟的技术。努力学习, 严格训练, 更新知识, 技术上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关键。3严格规章制度 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 绝大多数是未严格执行制度, 特别是查对制度所造成的。实践证明, 规章制度是从前人的经验和病人的痛苦中总结出来的, 必须严格执行制度, 这是安全管理的有力保证。4注意防微杜渐 预防差错事故的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 必须结合临床实践, 将可能发生问题的苗头或其它单位的有关教训经常告诫医护人员。注意防微杜渐, 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 并注意表扬在预防差错中的好人好事。如已发生差错, 则应认真讨论, 分析原因, 提出改进办法。对差错事故的防

13、范采取预防为主的方法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2.3 物质管理导管室的物质管理主要有设备、 仪器、 手术器材、 药品、 面类敷料、 导管的管理, 严格的、 科学的管理是保证日常手术、 急症抢救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1X线设备应由指定技师操作、 保养、 维修、 清洁, 设有故障、 维修登记本。2抢救仪器, 如除颤器、 心电图机、 监护仪、 吸引器等应由专人负责检查、 保养、 清洁, 每次用后做使用记录, 每天进行功能检查, 保证其完好备用。3手术器材应有专人负责管理, 定期检查清点, 注意防锈、 防损、 防失, 每次用后上油保护。4药品应有专人负责管理, 定期检查清点, 定位放置, 注意有效期限及时更

14、换, 每次用后及时补充, 剧毒药品每次用后做好登记。5布类敷料应选用致密而厚的棉布制做, 宜用浅蓝或浅绿色, 减少手术台上白色及光的刺激, 并易与非手术用布类区别。布类用品应有专人负责保管, 定期清点, 做到帐物相符。损坏报废布类应及时增补, 以保证供应。6导管的管理: 导管库由护士长专人管理, 建立入库、 出库登记。可查寻导管的失效期、 数量、 价格、 规格、 型号。按失效期顺序摆放, 防止混乱, 便于拿取。日常见导管由房间护士负责管理, 每日造影术后按基数补充导管, 并进行登记。造影术后由配合护士根据术中实际应用划价、 开单, 患者记费后将收费条返回导管室, 未及时交回的由配合护士负责催促

15、。3 导管室的规章制度3.1 一般规则导管室需严格执行各项消毒、 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 除参加检查、 治疗的有关人员外, 其它人员不得入内。患呼吸道感染者不得入内, 手部感染者不得参加手术。凡进入导管室人员必须按规定更换鞋、 衣裤、 口罩、 帽子, 外出时更换外用鞋, 穿好罩衣, 检查完毕, 衣裤、 口罩、 帽子、 鞋放于指定位置。导管室内应保持肃静, 不得大声谈笑, 禁止吸烟、 会客等与治疗无关的活动。导管室内器械、 物品一律不外借, 特殊情况必须外借时, 需经负责人许可, 并做好借用记录。检查申请单应于前一日上午十时前送到导管室, 检查时间一经排定, 原则上不得更换, 手术人员应于约定

16、时间前半小时进入导管室, 因故变动者, 应事前与导管室联系。急症手术由值班医生通知导管室, 同时或随后补填导管申请单以免发生错误。如急症手术与常规手术发生冲突时, 优先安排急症手术。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 随时准备接受急诊病人, 不得擅离。导管室人员均应熟悉本室内各种物品的固定位置及使用方法, 用后放回原处。急救药品、 器材必须随时做好准备, 以便立即取用。一般药品、 器材必须随时检查, 及时补充。手术完毕, 用过的器材、 物品应及作清洁或消毒处理, 然后放回原处。患传染性疾病患者用过器械物品, 应做特殊处理, 手术间亦应重新进行消毒方可再用。严禁不熟悉各种造影设备使用规则的人乱摸乱动机器, 发现机器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上级及维修人员。注意X线防护, 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