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462321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 思,可谓善喻矣。(节选自(礼记学记)【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 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 之道也。(节选自(礼记学记)【注和】道:引导。强:劝勉。庸:功劳,说:通“脱”,解脱。8. (2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故君子之教喻也(2)师尊而功倍9. (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1)君子既

2、知教之所由兴。(2)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10. (2分)说说【乙】文是怎样阐明“进学之道”的?11. (2分)我们学过的虽有嘉肴也出自礼记学记),你如何理解其中”教学相 长”这一观点?【参考译文】8. (2分)(D所以(2)闲适,轻松D. (4分)(1)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方法,(2)引导而不牵制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压制能使学生学习时容易接受,启发 而不说尽能使学生思考。10. (2分)先以“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对比,强调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再 以“攻坚木”设喻,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1. (2分)“教学相长”是指学与教相互促进,通过学习

3、,丰富学识,促进教学;在教 学中,发现不足,又会促进自己深入学习。【参考译文】甲君子既然知道了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又知道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作 别人的老师。所以君子教育和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而不是压制, 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引导而不是强迫,就会使师生关系和谐:勉励而不是压制,学习就 容易成功;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学生就会善于思考。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习容易成功, 使学生善于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乙】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 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 人

4、,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 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 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 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 思,可谓善喻矣。(节选自(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的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

5、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节选自(礼记学记)【注和】道:引导。强:劝勉。庸:功劳,说:通“脱”,解脱。(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故君子之教喻也所以师蟀而功倍闲适,轻松(2)翻译下面的句子。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3)说说【乙】文是怎样阐明“进学之道”的?(4)我们学过的虽有嘉肴也出自礼记学记),你如何理解其中“教学相长”这 一观点?【参考答案】(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 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所以君子教育和

6、诱导学生。故:所以;句意: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逸:闲适,轻松。(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 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 充完整。重点词:教,教育。兴,兴盛。句意: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方法。重点词:弗,不。牵,引导。贝IJ,就。和,和谐。抑,压制。引导而不牵制能使师生 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压制能使学生学习时容易接受,启发而不说就能使学生思考。(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述内容的理解能力。文章

7、先以“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 从而庸之”与“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进行对比,强调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 要性;再以“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设喻,强调善问者发问 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观点的理解能力。【甲】分析了教育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乙】 分析了增进学问的方法。虽有嘉肴则提出了 “教学相长”的观点,关键是正确理解教与 学的相互关系,围绕它们互相促进的关系来谈即可。答案:(1)所以;闲适,轻松。(2)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方法。引导而不牵制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压制能使学生学习时容易接受,启发而不 说就能使学生思考。(3)先以“

8、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对比,强调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再以“攻 坚木”设喻,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4)“教学相长”是指学与教相互促进,通过学习,丰富学识,促进教学;在教学中, 发现不足,又会促进自己深入学习。【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参考译文】【甲】君子既然知道了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又知道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作 别人的老师。所以君子教育和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而不是压制, 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引导而不是强迫,就会使师

9、生关系和谐;勉励而不是压制,学习就 容易成功: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学生就会善于思考。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习容易成功, 使学生善于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乙】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 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 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 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 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 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这些

10、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2019内蒙古包头)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知弗若欤?日: 非然也。(选自孟子告子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基一人专心致志(2)多名为银(3)及某家穿井(4)基真无马邪11 .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CA.骈死于槽杨之间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何陋之有D.甚矣,汝之不惠12 .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1分)13 .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2)天之苍苍

1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参考答案】10. (2分)(1)其中的(2)它的(3)他(4)难道12. (1分)设问13. (5 分)(1)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大师。他曾经教了两个徒弟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徒弟专心致 志,弈秋怎么教,他就怎么做;另一人(样子虽然也在听讲),心里却老想着将要有天鹅飞 过来,该怎么样拉开弓箭将它射下。虽然两人一起跟弈秋学习,他却远不如人家。这是因为 他不如人家聪明吗?当然不是啊!(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

12、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 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 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 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选自宋濂选东阳马生序)【乙】初,权谓吕蒙日:“御令当涂学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那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土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连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功学)【丙

13、】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选自论语十二章)【丁】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貌寝陋,人咸易之。及长大, 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终有所 成。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 被底,均可诵读,或当食忘著”,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 诵,书有弗记者乎?(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编)注板桥:即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殊:根本寝展:丑WI易:轻视赴古人 之美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籍:棋子。27 .

14、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2分)读书能自制苦自债数不苟同俗2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裘葛之举()假诸人而后见也()(3)孤岂社卿艳孥为博士邪()(4)更对客不听其语()29 .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用法相同的组是(2分)A.板桥幼随基父学耳真无马邪B.坐大厦之下晅诵诗书 自钱孔人,回钱不湿C.蒙乃始就学乃重修岳阳楼D.自以为大有所益全石以为底3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向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人成调板桥读书尊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31 .下列对上述选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2分)A.甲文“请生”在太学学习

15、那里师资雄厚,书春丰富但还有的人”业不精德不成”, 是因为学习不够专一。B.丙文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乙 文中的吕蒙学有所成,就是因为听从了孙权的劝告,从书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C. 丁文板桥刻苦自学,由浅人深,积极探求,喜欢诵读默背达到了“当食忘等”的痛 迷程度。D.甲文宋濂以太学诸生”为例,对东阳马生进行了劝勉,言辞感切,发人深省:乙 文用对话表现人物,孙权善劝,吕蒙听劝,言简意丰富于情味;丁文先抑后杨夹叙夹议, 揭示了刻苦自学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参考译文】【丙】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 人。”子夏说:“欲学识渊博就要专心一志,在学问、道德上要与人相互切磋、询问并且要知 晓独立思考,有德行的人就会在这里面的人群中产生。”【丁】郑板桥小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没有其他的老师。小的时候没有特别和别人不一 样的地方,虽然长大了,容貌丑陋,人们都看不起他。但是他读书能够自己刻苦,自己愤激, 从浅的地方到深的地方,从低到高,从近到远,到达古人学问深奥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