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46217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一、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柑橘重要起源中心,有文字记载的柑橘栽培历史已达4000 多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84 年国家 对包括柑橘在内的水果进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柑橘产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南方主产区农村经 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城乡居民就业和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基本情况1面积产量大幅度增长。从解放初期到1978年,我国柑橘产量一直在30万吨上下徘徊。1978 年全国柑橘栽培面积、 产量分别为 228 万亩和38 万吨。2000年全国柑橘面积已达1907 万亩、产量878 万吨,分别比1978 年增长7.5 倍和22.1

2、倍;人均柑橘产量由 1978 年的0.4 公斤提高到现在的8公斤,增长了19 倍;柑橘出口量由1978 年的7.6 万吨增加到20 万吨,增长1.6 倍。目前,我国柑橘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居第三位,是仅次于巴西(2399 万吨)和美国(1570 万吨) 的第三大柑橘生产国。2生产区域逐步集中。我国栽培柑橘的省(区、市)有20 个(不含台湾省)。20 世纪90年代以来,柑橘生产加快 向优势区域集中,目前湖南、江西、四川、福建、浙江、广西、湖北、广东、重庆 9 个省(区、市)的面积和产量已分 别占全国的 94%和 95%。3品种和熟期结构有所改善。橙类比重有所提高,甜橙占柑橘总产量的比重由199

3、0 年以前的20%提高到30%,宽 皮柑橘所占比重相应由70%降至60%。成熟期有所拉长,11-12 月集中成熟的柑橘由1990年以前占柑橘总产的90%以上 下调到75%左右。同时,一些名、特、优、新品种有了一定发展。如重庆锦橙、江西南丰蜜橘、福建?崭獭9阄魃程镨帧 (10憬?本地早橘、广东红江橙、湖南冰糖橙与无核?崭獭拇o苍滥?檬等。此外,从国外引进的脐橙在江西、湖北、重庆、 四川、湖南和广西等省(区、市)已建成初具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4产品质量有所提高。柑橘优质果率由1990年前的 25%左右提高到 35%左右。外观商品性有了明显改善,口感、 风味更加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近10 年来,还涌现

4、出一批国家级、省部级优质或名牌产品。据品质分析,我国优质脐橙的 外观和内质完全可与美国同类产品相媲美。5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近年来,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和市场营销日益受到重视,采后商品化处理从无 到有,目前经商品化处理的柑橘比例已达5%左右,贮藏能力占产量的10%,橘瓣罐头加工发展良好,橙汁加工开始起步, 柑橘主产区建设了一批产地批发市场。一些工商企业纷纷介入柑橘产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涌现出一批“公司+基地+ 农户”的典型。浙江黄岩罐头厂、湖南熙可罐头厂、汇源集团、三峡建设集团、赣南果业、椰风集团和娃哈哈集团等一批 实力较强的企业,正加大投资力度介入柑橘产业化建设。(二)主要问题虽然

5、我国柑橘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但从总体上看,整体素质仍不高,还难以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在区域布局、 品种结构、良种繁育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与美国、巴西、西班牙等柑橘生产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1区域布局不合理。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柑橘大发展中,一些非适宜区不顾当地生态、社会和经济条件, 违背适地适栽原则,一哄而起,盲目发展,造成产品质量低劣、单产低、经济效益差。即使在适宜区也存在品种分工不 明确、种植分散的问题,没有发挥出生态资源和品种资源的比较优势。这与美国佛罗里达州以加工品种为主(占全美柑 橘产量的 70%以上)、加利福尼亚州以鲜食品种为主(占20%)的布局形成了鲜明对比

6、。我国果园大多零星分散、超小 规模,成千上万亩的连片果园很少,难以与巴西和美国的经营规模相比。2品种和熟期结构不合理。从甜橙与宽皮柑橘的比例看,我国以宽皮柑橘为主,占60%以上,甜橙仅占30%。世界 柑橘以甜橙为主,占 63%,宽皮柑橘仅为 17%。巴西、美国的甜橙比例分别高达 95%和 76%(见图 1)。从成熟期看,我国 柑橘中熟品种(11-12 月)比例太大,约占75%。近千万吨的产品在3个月内上市,加上贮运、加工能力不足,造成季节 性供过于求。而美国柑橘成熟期分布在9 月至次年6 月的10 个月中,一年仅有2 个月无鲜果供应。由于我国在3-9月基 本无自产鲜果供应,给国外柑橘乘“需”而

7、入提供了市场空间。从用途来看,我国柑橘以鲜食为主,加工比例仅占5%,加 工又以橘瓣罐头为主,主要供应出口,橙汁加工几乎空白。尽管20 世纪80年代以来引进了20 多条橙汁加工生产线,但 因适用原料不足,加工期短,大多处于瘫痪状态。目前我国消费的橙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01 年我国从巴西、以色列 和美国等国家进口浓缩橙汁2万吨,比上年增加 2 倍多。从销售情况看,我国柑橘以内销为主,出口比例小。2000 年我 国柑橘鲜果出口约20 万吨,仅占柑橘总产的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9 个百分点。2000年柑橘鲜果进口量达6.2 万吨, 比上年增长 1倍多。出口柑橘90以上是宽皮柑橘,进口柑桔80是

8、甜橙。3良种苗木繁育体系不健全。使用柑橘无病毒良种苗木可以增加产量30%左右,柑橘生产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无病 毒苗木,而我国目前柑橘无病毒良种苗木生产能力只能满足生产需要的 2%,苗木繁育体系的各个环节没有形成有机整体, 乱调乱运苗木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方甚至把带有检疫性病害(溃疡病、黄龙病)的苗木引入产区,严重制约了柑橘产 业的健康持续发展。4产业化链条不完整。我国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和市场营销是产业化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采后增值 率低,柑橘产业的整体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我国柑橘鲜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率仅为 5%,而发达主产国家高达90% 以上。我国柑橘加工比例远低于世界 35%

9、的平均水平,更低于80%的巴西和 70%的美国。另外,我国橘农的组织化程度 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果农协会的组织,还没有一个像美国新奇士(Sunkist )公司那样的中介。同时,技术培训推 广、质量标准及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一)市场前景分析1.概况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 2000 年总产量约1 亿吨,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 22%。全世界主产柑橘的国家和地区约40 个,主要有巴西、美国、中国、西班牙等国家。其中,巴西和美国的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24%和16%。过去20年, 世界柑橘产量增长了近1 倍,我国增长了8 倍,巴西增长了1 倍,而美国基本没有增长。我国虽然柑

10、橘栽培面积最大, 但单产低,产量只占世界总产的 10%。世界柑橘生产以占总产量 63%的甜橙为主,主要产地在巴西和美国,我国和西班牙以宽皮柑橘为主。过去20 年,世 界柑橘产量增长最快的是宽皮柑橘(主要来自中国的增长), 2000 年产量达到1788万吨,比1980 年增长110%,甜橙 增长 63%,柠檬增长 88%。柑橘产品除了鲜果外,比较大宗的还有橙汁、橘瓣罐头、柑橘香精油和果胶等加工附产品。柑橘产品(包括鲜果、 橙汁和橘瓣罐头等)的世界年贸易额约 65 亿美元。2.鲜果市场目前,世界人均柑橘产量 16 公斤,其中鲜食人均9.7 公斤。世界柑橘年出口量约 1000 万吨,占总产的10%左

11、右。南非、乌拉圭出口比例超过柑橘总产量的60%。出口量最大的 西班牙年出口达280多万吨,美国年出口120 万吨。柑橘出口目的地大多是其周边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出口大国都瞄准 消费增长很快的亚洲市场。世界柑橘鲜果进口国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和不产柑橘的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东南亚国家、俄罗斯 和东欧国家,近年亚洲国家和地区进口增长很快。2000 年全世界进口甜橙347万吨(其中脐橙约占一半),宽皮柑橘 214 万吨。目前我国柑橘总产量 1000 万吨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10%,人均柑橘产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由于成熟期 过于集中,致使采收旺季供过于求,而到了39 月又出现供不应求或

12、无货可供的局面。虽然我国2000 年出口柑橘20 万 吨,但仅占总产量的 2,约占世界柑橘鲜果贸易量的2%。根据有关专家(美国,托马斯斯普林,2001)预测,下一个10年世界柑橘生产和消费总量的增长率为6%左右。近5 年来,国际宽皮柑橘市场消费增长较快。脐橙和容易剥皮、无核、风味较浓且具有香味的宽皮柑橘以及杂柑等是未来市 场比较受欢迎的品种。脐橙是我国市场近年开始畅销的新品种,目前正处于市场成长阶段,人均产量不到 1 公斤,国产脐橙供应期集中在 11-12月, 3-10月脐橙市场基本被进口产品占领。据测算,到2005年,人均产量按2公斤计算,国内市场容量在260万 吨以上。另外,国产优质脐橙在

13、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市场有很大发展空间,赣南、湘南等地脐橙已占领 12-1 月的港澳市场。 通过延迟采收、拓展出口等措施,今后海外市场潜力至少可达50万吨以上。3.加工制品世界柑橘加工业的主导产品是橙汁和橘瓣罐头,分别占加工品总量的81%和5%。( 1 )橙汁世界橙汁年产量1600余万吨(原汁),巴西占世界橙汁产量的70%左右,主要供应出口。美国橙汁产量占世界的 23%,是世界第一消费大国,进口大于出口,属净进口国家。目前,世界年人均橙汁产量为2.5升,美国为25升,我国仅为0.1升。我国橙汁年产量1万吨,需求缺口高达12万 吨。根据 2001 年北京国际柑橘研讨会国内外专家预测, 2010年我国

14、橙汁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80万吨。从世界橙汁发展历史看,橙汁生产经历了原汁、浓缩汁和非浓缩汁三个发展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非 浓缩汁,因质量和风味更接近鲜榨汁,保质期较现榨橙汁长,虽然售价高,但一面世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量逐年 上升。由于非浓缩橙汁含水量高,运输与保存的成本较高,不适宜长途运销,具有就近销售的特性,因此我国开发生产 非浓缩甜橙汁,具有就近占领国内和东南亚市场的“地利”优势。( 2)橘瓣罐头橘瓣罐头在发达国家的需求比较稳定,近十余年来国际市场销售量保持在30万吨左右。主要生产国是我国和西班牙。20 世纪80年代初,我国橘瓣罐头加工业已具有相当规模,但从80 年代中后

15、期开始,随着鲜食柑橘供应的增加,国 内橘瓣罐头的销量大幅下降,橘瓣加工厂纷纷倒闭。1990 年以后,浙江黄岩和宁波一带抓住日本放弃橘瓣加工的机遇, 引进技术,合作经营,重新发展橘瓣罐头加工,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和欧洲。近年湖南与美国也开始了橘瓣加工合作,产 品出口美国。目前,我国橘瓣罐头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和湖南,其中浙江省占大部分。2000 年我国橘瓣罐头出口12 万吨,2001 年增加到17万余吨,占世界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出口目的地日本占 48%、北美占33%、德国占11%。随着我国加入WTO,与西班牙在国际橘瓣罐头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我国生产成本较低, 竞争中总体对我有利,西班牙有丧失日本

16、市场之后又逐步退出北美市场的可能。可以预计在未来5 年内,我国橘瓣罐头 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出口市场有进一步扩大的条件和可能,但市场容量有限。(二)竞争力分析1.价格我国柑橘生产成本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柑橘鲜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特别是采收需要大量劳动力。 在美国,果实采收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 40%以上。根据近年的调查,我国甜橙生产成本0.71.3 元/公斤,宽皮橘生产成 本 0.40.7 元/公斤,大约为美国的 1/2,为日本的 1/20。我国鲜食柑橘价格具有竞争优势。我国脐橙价格一般在3元/公斤左右,而美国加州的零售价为8-10元/公斤,运到中国 市场后为 10-15.5 元/公斤。我国宽皮柑橘的平均零售价格为 1-2 元/公斤,而西班牙为 18 元/公斤。我国用于榨汁的甜橙原料除没有足够的产量和较长的供应期作保障外,原料价格是制约橙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