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档: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 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46200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档: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档: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档: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档: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档: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档: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档: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 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第7课陈情表忠义与亲情,面对命运的抉择,他毅然选择了后者。虽为“亡国贱俘”,却不卑不亢,甘于清贫,婉拒帝王之邀,只为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虽说“乌鸟私情”,实则为至孝之举。李密是幸运的,崎岖艰难的人生路上有祖母的精心呵护;祖母是幸福的,疾病缠身的晚年有李密的不离不弃。陈情表用孝义和恩情交织出一个个爱的闪光点,为我们诠释了爱的真谛。美字体人伦最是相依为命,孝字亦可陈情人前赏美文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

2、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六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生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做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

3、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性起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同学的情谊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

4、福之花开在哪里?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对祖国的感恩。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并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课内素材李密从小父丧母弃,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他一度沦为亡国之奴,归家供养祖母终老。后来他因孝被举荐,屡被征召;祖母却日薄西山,朝不虑夕。尽忠还是尽孝,李密进退维谷。侍奉新君,焉知福祸,且远离祖母,情何以堪?辞命尽孝,报养祖母,却逆君美意,横祸将至。李密思量再三,婉转陈词,

5、恳请皇帝准许他先尽孝后尽忠。他十分睿智,避而不谈转事新君的忧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情与孝情。“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得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李密机警善辩,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运用角度“孝”“亲情”“美德”“感恩”等。精彩运用片段一:孝更绝伦足可矜小时候,这根布带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根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这是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的颁奖辞。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他用行动注解

6、孝德,坚持五年用背带背患病母亲上下班,为年轻人做出榜样。在工作与孝心的天平上,没有谁重谁轻,陈斌强任劳任怨,为母亲尽心尽孝,这种爱心、孝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片段二:施恩不是为了回报,也不是为了感谢,真正施恩的人会忘记自己对别人的恩惠。感恩于心不是获得恩惠后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得到好处后的装腔作势,真正感恩于心的人会将恩惠藏在心底,日后慢慢回报。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诸葛孔明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孝子李密为报祖母养育之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他们的感恩来自于内心,他们是在谨记别人给予的恩惠后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的。然而,当今社会有几人能感恩于心?如果那些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学

7、子将别人的恩惠谨记于心,那么他们不会连一封感谢信都不写。感恩于心不仅是古圣先贤所崇尚的,也应该是我们当代人所继承和发扬的。孝心无价毕淑敏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认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期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8、。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远无法偿还的心债。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视的幸福

9、,“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亿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赏析撼动心灵的,总是心底的最爱。约翰列侬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

10、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失去了尽孝的机会,再也无法弥补。全文感情真挚,行文流畅,议论深刻,劝告世人要及早行孝,切中了现实生活的要害。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xn)夙遭闵凶(s)门衰祚薄(zu) 更相为命(n)B.茕茕孑立(qin) 床蓐(r)猥以贱微(wi) 生当陨首(yn)C.责臣逋慢(b) 犹蒙矜育(jn)过蒙拔擢(zhu) 宠命优渥(w)D.期功强近(q) 终鲜兄弟(xin)除臣洗马(xin) 刘病日笃(d)解析:D项,“期”应读j。答案:D2下列成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零丁孤苦:孤单困苦,无

11、依无靠。零丁,孤苦无依靠。朝不虑夕:早上不能顾及晚上。形容情势十分危急,随时可能发生变故。形影相吊:形体和影子相互安慰。形容孤苦无依靠。吊,慰问。茕茕孑立: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孑,孤单。茕茕,孤单的样子。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衰老的人即将逝去,或腐朽的事物即将灭亡。薄,迫近。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快要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人命危浅:比喻人即将死去或腐朽的东西将要灭亡。危:危弱。浅,指时间短,寿命不长了。急于星火:比喻催逼得十分紧迫,十万火急。星火,流星和烈火。A BC D解析: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朝不虑夕:早晨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这是说随

12、时都可能死亡。星火:流星的光亮。答案:A3下列加点词的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又,使终;B项暂时,假如;C项坎坷,险要;D项自夸。答案:D4下列句中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A谨拜表以闻 B则刘病日笃C历职郎署 D凡在故老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名词作状语。A项动词,使动用法,使知道;C项名词用作动词,任职;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答案:B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先从幼年坎坷不幸的遭遇说起,造成了一种悲怆酸楚的环境氛围,激起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B第二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叙两次征辟,一次

13、“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皆是供养祖母之事无人承担。C前两段重在议论中动之以深情,三、四段重在陈情中喻之以大义。D本文是介乎散文与骈文之间的过渡文体,由于缘情挥洒,故具有行云流水、天真自然之妙。解析:D项,“过渡文体”错。答案:D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申诉自己未敢违逆君命,但又不能离开祖母的进退不能的两难境地的句子是:“_,_。”(2)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3)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答案:(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4、二、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注醮(jio):改嫁。烝烝(zhng):热切的样子。游夏:孔子学生子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